1995年,陕西出土一墓志,证实太子李弘的死,绝非正常死亡

曦言说人间 2024-07-24 03:25:34

当自己的亲生孩子,变成了最终夺权路上的绊脚石,你会怎么做?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样的难题,却是她掌权路上,最不可避免,也是遇到最多的问题。

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除了她惊世骇俗的功绩,最让人无法忽视的,就是她称得上是心狠手辣的果决。

武则天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当时已经被册封为皇太子,即将登基的李弘。但这位即将登基的太子,却正值壮年时突患急病而死,年仅二十四岁。

而李弘一死,唐王朝的大权就顺理成章地被紧握在武则天手中。但世上真有这样巧合的事情吗?直到1995年,出土的一则墓志铭,才彻底揭示了太子李弘的死亡真相。

突然薨逝的太子

“显庆元年,立为皇太子,大赦改元。”

显庆元年,也就是公元656年,年仅4岁的李弘,高宗皇帝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被立为皇太子,正式成为了唐王朝钦定的下一位掌权人。

在深宫的高墙之中,团团宫人的簇拥之下,李弘带着一脸稚气懵懂的眼神,也许话都还说得不是很利索,就被服侍着穿上了绣金镶玉的锦衣,完成册封大典,成为了皇太子。

对于武则天来说,李弘除了是备受疼爱的长子之外,更是帮助自己成功离开感业寺,巩固在宫中地位的关键。

根据考证,皇太子李弘应当是生于永徵三年(652年),但武则天却是在永徵四年才被复召入宫。

而在唐太宗死后的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到永徵四年,武则天都一直待在感业寺中。

因此,这位身份显贵的皇太子,其实是在感业寺中出生的。他的出生,直接加快了武则天被唐高宗复召入宫的进程。

当时的武则天刚刚回到宫中,左有虎视眈眈的王皇后,右是身后家族势力庞大的萧淑妃,自己又是太宗皇帝曾经的妃子,一时之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对于武则天来说,回宫后地每一步都过得异常艰难。

而长子李弘被册立为皇太子,次子李贤被封为潞王,无疑是武则天母仪天下,彻底巩固地位的象征。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幼时就被早早地封为太子的李弘,却并没有散漫骄纵。他被唐王朝最好的学者教导,学习将来成为帝王后的一切。

而事实上,李弘也确实成为了令治下都满意的皇太子。

在李弘十一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监国。从那之后,只要高宗有疾在身,或是出游各地,就会任命李弘监国,国事“皆委太子决之”。

“太子弘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

随着李弘的渐渐长大,朝野之上对于他的赞誉之声越来越多。一切都在表明,李弘绝不是平庸之辈,是令上下都一一信服的储君。

所有人都在看着李弘的成长,等着他将来有一天能够继承大统,成为明君,但变故,却突如其来的发生了。

“昔周文至爱,遂延庆于九龄;朕之不慈,遽永诀于千古。”

上元二年(675年)的五月,一封从长安宫阙中传出,告示天下的诏书,瞬间就惊动天下,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谁都想不到,正值壮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皇太子李弘,竟然就这么突然病逝了。更令人震惊的是,诏书中高宗“朕方欲禅位于皇太子”的话,直接向天下宣告了自己曾经有着让位的心思。

这意味着如果李弘没有突发疾病死去,那么很有可能在今年之内,他就会登基为帝。而当时的高宗已经身患疾病,身为皇后的武则天大权在握,被称为“二圣”,垂帘听政。

就在高宗恰好准备禅位给李弘的时候,李弘却突然薨逝,世上真有这样巧合的事情吗?

因此皇太子李弘之死,历史上的讨论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李弘是早就身患肺结核,又积劳成疾,才会一命呜呼。但也有人争论是武则天担心上位的儿子会夺走自己的权势,才暗中命人狠下杀手。

但事实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却一直没有定论。一直到1995年,陕西一则墓志铭的现世,李弘死亡的真相才被揭晓。

成谜的死因

在李弘死后,高宗下诏,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埋葬于恭陵之中。但这则揭晓了真相的墓志铭,却并不是李弘本人的墓志铭,而是出自于闫庄之墓。

说起闫庄,相比于唐朝时其他的名臣大儒,或许并没有多少人听过。但他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太子家令。

太子家令的品级不高,在唐代时是从四品,惟金也只有从正八品,但其身份的特殊之处,却是来源于“太子”二字。

身为太子的家令,也就是太子家中的总管事,和太子的关系十分紧密,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在陕西发现的闫庄墓,正是太子李弘的家令。更凑巧的是,在李弘死后不久,几乎是同一年,闫庄也紧接着“暴病”离世。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或许李弘死亡的真相,就藏在闫庄的墓志铭之中。为闫庄的墓志铭撰写的人,是当时唐代的碑文名家李俨。两人共同生活于那个皇太子突然薨逝的时代,也许李俨,会在碑文中藏着一些李弘之死的线索。

太子李弘在四月时死于自己的寝宫之中,就在同年,闫庄也随之死去。不止是当时,在后世的许多猜测中,都纷纷怀疑是武则天在鸩杀太子李弘后,担心闫庄说出这个秘密,同时又担心李弘的势力卷土重来,才决定斩草除根。

但出人意料的,闫庄的碑文却并没有众人期待的真相。反而是晦涩难懂,甚至让人乍一看有些不知所云。

通篇看下来,除了生涩少见的怪词奇语,唯一能让人记住的,就是闫庄确实是死于暴病。

“缠蚁床而遘祸,随鹤版而俱逝。”

一直以来,有不少人都猜测,“鹤版”暗指的就是太子李弘之死。闫庄的突然病逝,就是因为李弘之死所带来的打击太过巨大,才使得闫庄心情郁闷,暴病而死。

“积晦俄侵”,则又指出闫庄之死,是长久的忧愁伤思,才会积忧成疾 。

闫庄身为太子家令,又是名家阎立本的侄儿,世家大族之后,这样的人,如果说有什么值得忧思成疾的,就只有李弘之死了。

但藏在李弘之死背后的,真正令闫庄忧愁的,或许是帘幕之后虎视眈眈的武则天。如果李弘真是武则天所杀,那么这把屠刀,架到闫庄的脖子上,只会是时间问题,甚至有可能因此波及整个家族。

闫庄是太子的臣下,和武则天之间却没有什么情谊。杀死一个闫庄,对当时的武则天来说是轻而易举。因此很可能是在这样的整日惶恐担忧之中,闫庄才会日渐产生心病,最后药石难医,同年病逝。

那李弘难道真的是被武则天杀死的吗?

太子李弘之死真相

俗话说,虎毒尚且不食子。李弘作为武则天和高宗的长子,备受宠爱,武则天真的狠得下心对亲生孩子痛下杀手吗?

答案或许很残酷,因为对于这时的武则天来说,权势已经大于一切了。

武则天不再是曾经刚入宫的那个天真少女,唐太宗时期十几年的失宠与冷落,和数年幽禁在感业寺的日子,让武则天越发意识到,只有真正将权力抓牢在手中,才能保住自己。

在武则天的身上,除了太子李弘之死,另外一件真正意义上让武则天彻底翻身的事,就是王皇后的废黜。

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与高宗的长女暴毙,在武则天的利用之下,将公主的夭折推到了王皇后身上,让王皇后彻底失去了高宗的宠爱,而武则天至此才算在宫中站稳脚跟。

但是一直到现在,都仍有不少人猜测,其实是武则天为了扳倒王皇后,亲手掐死了刚出生的女儿。如果王皇后的废黜,真的只是武则天的一手谋划,而她既然狠得下心杀死刚出生的女儿,那么杀死一个对于自己威胁巨大的长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同于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登基是夺嫡之战中最令人意外的胜者。但或许就是这样的意外,使得高宗对于掌控权力并不十分上心。

随着年纪渐长,高宗常常卧病床榻,而身为皇后的武则天就代替高宗,共同处理政事,垂帘听政。

一旦李弘登基,那么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再将“垂帘听政”的戏码继续下去。武则天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好不容易才紧握在手中的权力再次流失?

而且李弘正值壮年,又是人心所向,名声在外,随意的废黜与囚禁称病,显然是不合常理的。也许就是这样,武则天才想到了故技重施。

牺牲一个儿子,换来自己大权在握,甚至君临天下,对武则天来说无疑是值得的。而当时在朝堂之上掌握实权的武则天,诏书与墓志铭的撰写,都是在她的一手操办之下进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想要为李弘之死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简直是信手拈来,甚至连史书的修撰,也可以随着武则天的想法而改变。

因此史书与诏书中的暴病而死,和一直以来的“肺结核”之说,其实都可能只是帝王权力之下运作的产物。

李弘之死的真相,也在闫庄的墓志铭中被隐晦地暗示着,与武则天绝脱不了干系。

结语

虎毒尚且不食子,武则天却能为了权力,而亲手鸩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实在是令人唏嘘。

武则天与李弘,在幼时或许也曾有过一段母慈子孝,抱在怀中逗弄亲昵的日子,但这样的母子之情,最终却还是抵不过权力的诱惑。

但或许也正是武则天的心狠手辣,才有了后来的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中国知网《唐《闫庄墓志》考释补论》——孟祥娟

中国知网《武则天与太子李弘,李贤的关系考释》——赵文润

中国知网《唐孝敬皇帝李弘死因辨析》——张军胜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