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欺楚—楚国的地缘战略困境

旧时堂前 2024-04-14 12:08:19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伐秦,各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领衔各国,周王室赐胙于楚王,楚国国势达到鼎盛。但仅仅五年后,楚怀王被张仪所欺,与齐绝交,孤立于列国,被秦国两次击败,后不断被秦国欺骗,乃至楚怀王最终被秦国绑架,客死他乡。楚怀王悲剧的一生

楚怀王悲剧的一生

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楚怀王为何屡屡被秦国所欺骗,这就必须从秦楚两国地缘格局来分析。

秦国自秦惠文王以来采取了类似今天英国的战略方式,利用自己拥有崤函之固的地缘优势,对列国采取类似离岸平衡的策略,联合列国打击中原最强大的国家,确保不出现一个超级强国,例如当魏惠王时期魏国霸业达到鼎盛时,联合赵、韩、齐、楚多次围攻魏国,最终摧毁魏国霸业;当齐国强大时,联合列国伐齐,几乎灭亡齐国。战国列强几次合纵伐秦的失败,更是确保了秦国在战略上已立于不败之地。

雄才大略的秦惠文王

楚国是战国时期比肩齐楚的强国,版图辽阔,资源丰富,战略纵深大,灭亡楚国难度很大,但楚国有一个最大的地缘劣势,那就是面对北方中原地区的战略正面太宽大,延绵三千多公里的国境线自东向西要面对齐、魏、韩、秦四国,且没有相对险要的地势阻挡四国南下,这就意味着楚国一旦成为列国目标,双拳难敌四手,难以招架类似五国伐秦的攻势,尤其是韩魏两国直接威胁楚国的核心区南阳盆地,因此楚国选择与齐国结盟,对抗秦国。

公元前314年,就在楚国积极组织合纵,对抗秦国时,齐国趁机灭掉了北方的燕国,引发了楚国朝野的震动,楚国越来越担心齐国的背盟。由于秦国拥有崤函之固,列国重创秦国的难度很大,楚国越发担心对抗秦国只会让齐国和三晋得利,于是秦国分化瓦解楚国的机会来了。

齐国灭掉燕国

张仪入楚,欺骗楚国用商於之地换取齐楚绝交,这还不足以让楚国动心,真正让楚国动心的,是秦国欺骗楚国共同瓜分列国,楚国腹地位于汉江下游,打秦国要溯流而上,难度很大,但若直接北上攻打韩魏则把握更大,况且楚威王时期楚国多次击败齐国,设想等到天下只剩下秦楚两强时,再与秦国决一雌雄,胜负未分,楚国未必会输。因此张仪这样的说辞和利诱楚国很难拒绝,于是楚怀王派人与齐国绝交。

秦楚两次大战

只是楚国没想到的是,秦国现在想要的是他的命,秦国见齐楚绝交,立刻欺骗楚国,联合韩魏两国孤立楚国,楚国瞬间变成孤家寡人。秦国联合韩魏两国两次打败楚国,韩魏联军一度威胁楚国腹地,从此楚国由盛转衰。

公元前306年楚国灭掉越国,基本上拿下了整个南中国,震动华夏,引起了列国的担忧,齐国、韩国、魏国,三国联军于公元前301年在垂沙大败楚国,秦国也趁机进攻楚国新城,杀楚将景缺,楚国被迫送太子质齐。

公元前299年,秦国邀请楚怀王入秦会盟和谈,消息传来,楚国朝野为此争论不休,担心秦国不守信用,但站在决策者楚怀王的角度,他也没有太多选择,楚国的地缘困境意味着楚国不能与同时齐秦为敌,虽然暂时与齐国停战,但万一得罪楚国,很难保证齐国不会趁火打劫,楚怀王打算即使没有实质性的会盟进展,也可以稳住秦国,确保楚国安全,楚国为避免外交孤立的局面只能同意会盟。楚怀王抱着侥幸心理前往,却万没有想到秦国会绑架楚怀王,最终客死他乡。

楚怀王被绑架

楚怀王时期楚国国力达到鼎盛,但同时也暴露了楚国的地缘困境,每当楚国国力强盛时,很容易会被列国围殴,且楚国扩张过快,边境线过长,三千里边界难以处处兼顾,一旦成为众矢之的就难以招架,为摆脱地缘困境,楚国不得不选择联合秦国,打击其他列国,秦国才可以屡屡戏耍楚国,通过秦楚联合的诱惑不断牵制楚国的外交战略。 相比之下,张仪为秦国制定了合理的争霸战略,利用秦国占据第二阶梯的地形优势,不过分扩张,选择不断削弱地缘战略对手,使秦国立于不败之地,等待对手犯错误。

1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