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妖女祸殷商,媚态百般惑君王。心如蛇蝎手段毒,贪图权势毁家邦。
在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封神榜”这一题材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无论是从前的《封神演义》,还是近期热度居高不下的电影《封神》,都向观众们展示了不尽相同的殷商时期。
在封神这一题材当中,有一个人物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祸国殃民的苏妲己。
据说她被狐妖化身,身上有着森森的妖气,凭借着自己的美貌深深吸引着纣王。
让纣王对她神魂颠倒,什么事都愿意听她的,殷商的朝政因此被苏妲己搅得一团糟。
当然,殷商朝堂上人才辈出,不可能让苏妲己就这样放肆下去,比如当时的太师闻仲,就是一个法力高强的人。
据说他的第三只眼能够洞悉人心,明察善恶,对付苏妲己这样一个妖怪应当不在话下。
然而,明知妲己是妖怪,闻仲却没有对她下手,这是因为什么呢?
一、殷商太师闻仲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先了解其中的一位主人公,也就是太师闻仲。
闻仲在殷商朝堂上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他是帝乙的托孤大臣,是纣王最为敬畏和信任的臣子,在纣王登基的过程中,闻仲鼎力相助,为其提供了莫大的支持。
所以,纣王登基之后,对闻仲也从来都是客客气气,愿意听他的意见。
而闻仲也没有让纣王和殷商朝堂失望,作为太师,他身上有很多“技能”,不仅精通兵法谋略,更是拥有强大的法术力量。
他的额头上有一只眼睛,这是他独特的标志,闻仲能够凭借三只眼睛洞察世间诸多隐秘与邪恶。
在殷商朝廷有闻仲的情况下,本可以发展的很好,然而这一切都在妲己进入纣王宫廷之后发生了变化。
在入宫之后,妲己迅速以其倾国倾城之貌蛊惑了纣王,让纣王开始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也让殷商的江山社稷自此开始走向衰败的不归路。
彼时闻仲外出征战,平叛归来后,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种情景,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百姓们哀声哉道。
他很快便发现了问题的源头,看出了妲己的异常,并且凭借自己的三只眼察觉到了妲己身上那浓厚的妖邪之气。
按理来说,此时的闻仲必然要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妲己这一大毒瘤,然而,他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与权衡之中。
这是为什么呢?
二、闻仲的第三只眼看到了啥
通过闻仲的能力,不难想到,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他的第三只眼看到了些什么。
原来,闻仲的第三只眼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妲己的妖身,更是其背后那错综复杂的势力。
妲己虽然是妖怪,但她是受女娲娘娘之命下凡的,她身上的任务就是加速殷商的灭亡。
而女娲娘娘作为上古正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她的旨意闻仲当然不能轻易违背。
更何况,闻仲知道封神这件事的重要性,它关乎到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甚至是天地秩序的重塑。
若他贸然对妲己下手,不仅是公然与女娲娘娘作对,也会引发一场更为巨大的神佛之战,其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如此,闻仲也意识到了自己对朝堂的掌控已经不如从前,因为长期征战在外,闻仲对于朝廷内部的政治局势已有了一定的疏离感。
他回来之后发现,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已经被她完全掌控。
而朝廷中的许多大臣,或迫于纣王的威严,或被妲己的魅惑所迷惑,纷纷倒向了妲己一方。
此时,闻仲若要对妲己动手,必然会面临来自朝廷内部巨大的阻力,他不仅会被纣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更是会陷入与整个朝廷为敌的境地。
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即便他成功除掉了妲己,也难以挽救殷商王朝的颓势,
当然,在权衡的过程中,闻仲自然也要为自身考虑。
他意识到,在这场天地大劫中,各方人物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好了。
即使自己是殷商的太师,身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但也无法逃脱封神榜的算计。
而此时,如果他因为擅自杀了妲己而打乱了封神大业的布局,那他很可能会遭受天谴,甚至失去进入封神榜的资格。
对于闻仲而言,封神榜虽然意味着一种束缚,但也是他在这场浩劫中保全自身和殷商旧部的一种途径,他不能因一时冲动而放过这一线生机。
三、走向无能为力的结局
当然,从更深层次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闻仲这样做,其实也反映了他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那就是对殷商命运的无奈与无力感。
他知道,殷商的气数已尽,这是天数使然,即便闻仲拥有再高强的法力和再卓越的才能,也难以逆天而行。
毕竟,妲己的出现只是殷商灭亡的一个导火索,而真正导致殷商衰败的根源,在于纣王的昏庸无道和朝廷内部的腐朽。
闻仲深知这一点,他十分无奈自己的无能为力,但却无法做到坐视不理。
面临着局势的不断恶化,闻仲不得不再次出征,抵御来自各方的叛乱。
在他离开朝廷期间,妲己没了束缚,更加肆无忌惮地施展妖术,祸乱朝纲,使得殷商的江山社稷愈发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战场的局势也不容乐观,闻仲面临着多方势力的威胁,他心中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通过打胜仗为殷商争取到一线生机。
可惜,最终的结局并没有如闻仲所愿,殷商还是在妲己的祸乱和各方势力的攻击之下走向了灭亡。
闻仲也在与西岐军队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
即便闻仲能力出众,最终他的命运,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还是如同殷商王朝一样,在这场封神浩劫中成为了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