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媳连生三胎都是女儿,婆婆骂她无用,和尚:把狗牵走

博学的星 2024-02-11 11:08:58

一、引言

东晋末年,中原地区经历了五胡乱华的战乱,各族迁移南下,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到了隋朝初年,国家渐趋稳定,百业待兴,人民生活逐渐转好。然而,由于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尤其在农村地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被视为铁律,许多家庭都非要生育男孩才肯罢休。因此,生男孩成为当时人们求之不得的心愿。

为了达成心愿,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有的会在怀孕期间尽量服用补阳气的食物和中药,有的则迷信食用动物阴茎等能“补精”的东西,也有人甚至害怕做梦梦到母猪等会儿生女儿的兆头。当然,最主流和简单的做法,还是去寺庙供奉神佛,祈求赐予龙子鲤孙。

隋朝开皇年间,河南洛阳临潼县有个小山村。村里姓刘的木匠刘顺,娶了邻县女子程婉为妻。两人新婚燕尔,生活甚是美满。可好景不长,连生三个孩子后,程婉终于在众人期待中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可让刘家人失望的是,是一个女儿。之后第二第三胎也全都是女儿,这使刘顺母亲张氏极为苦恼。

张氏本是个敬佛顺命的人,平日里也不苛责儿媳,可三孙女让她备受打击。张氏心想,难不成她祖上传下的香火就要断送在自己这一代吗?她开始责怪起儿媳来,说她穷三代之力才把刘顺嫁出去,就是想要他传宗接代,如今儿媳竟然连一个男孩都生不出来,实在太不中用了。刘顺见母亲愈发苛刻,自己也很无奈,只能央求母亲再宽限些时日。

正当母女关系越发紧张之时,张氏听村里几个老太太聊起了最近盛传的一件事。原来村外头林子里有座小寺庙,平时香火很旺,但最近几年香客稀少,寺里的和尚们也十分穷困。本想着依靠积德,没想到香火越来越微。后来庙里请来了一个高僧,这位高僧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便离开寺庙四处云游,帮助普通百姓解决各种烦恼,借此积德华寺。

二、刘家情况

刘顺和妻子程婉结婚多年,两人感情甚笃,唯一遗憾就是一直未能有个骨肉传承香火。程婉前两次产下的都是女儿,刘家人尚能接受,第三次仍是女儿时,刘母张氏就开始怨气冲天。张氏天天唠叨刘顺,说他找了个无用的妻子,生不出儿子就是对老人家的亏欠。刘顺左右为难,只能求母亲再给些时间。

张氏原本不是一个苛刻的婆婆,但自从儿媳连生三女后,她的脾气就大变,经常无故找茬,语言攻击儿媳。刘顺不得已多次劝说母亲,希望她能体谅妻子,别总说些难听的话。然而张氏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观念让她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三个孙女成天缠着刘顺夫妻,刘顺也疼她们疼得不行。然而每每看到女儿们稚嫩的小脸,刘顺都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他害怕母亲会在女儿们面前争吵,伤了她们的心。更让他焦虑的是,母亲是否会对这些孙女们不冷不热,认为她们毫无用处。

刘顺曾努力劝说母亲,女儿们长大后也可以嫁人,帮助夫家传宗接代。但张氏强烈反对这种说法,她认为刘家香火必须由刘家男丁来传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否则就是大不孝。刘顺无奈之下,只能让妻子再努力怀上龙子,才能化解这场母女矛盾。

程婉也明白作为儿媳的责任,她答应会再尽力怀孕生子。虽然前几次运气不佳,她还是充满希望,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总有一天能如愿以偿。为了让公婆高兴,她开始注意起了日常饮食起居,祈求能再次受孕。

三、寺庙传闻

张氏为生儿子的事日夜牵挂,终日在家叹气。一天,村里来了几个远方返乡的客人,正巧路过张氏家中。张氏热情招待他们吃饭,并询问是否知道哪里有灵验的寺庙可以求子胎。

几人说,在几山之外,有座小寺院,那里供奉的是九天回转真君,专门帮助无子之人,只要虔诚祈祷,就能如愿。最近有好些无子夫妇去求子,都说特别灵验。

张氏听了大喜,连忙打听清楚地址。客人说,要穿过两座大山,在深谷中才能找到这座小寺院。路途艰难,必须真心祈求,才能找到。

四、求子之旅

听说村外寺庙有位高僧能帮助无子之人求得贵子后,张氏恨不得立即动身前往。但想到身体上有些不便,她还是派人传话给儿子,让他带儿媳去寺庙碰碰运气。

刘顺听母亲这样说也不好推辞,第二天一早就备好礼品,和妻子程婉坐上了磨磨蹭蹭的马车,开始了他们的求子之旅。

原本离家不远的寺庙,因为山路崎岖,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总算抵达。一进入山门,两人就看到香客如织,想要见到高僧根本不易。刘顺夫妻只好先在大殿上了香,祈求老佛保佑。

两人在香火旺盛的大殿里磕头诚心祷告。即使高僧不见,但能在此虔诚膜拜,也许也能积些阳德。他们祈求菩萨保佑让刘家早日迎来龙子,以免母女关系继续恶化。

不过,就在两人准备离去之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苍劲的声音:“两位施主,在下正是此地广通高僧,可否打听一下来此的缘由?”

两人回头一看,一个头顶光秃,须发花白的和尚站在身后,从着装来看正是寺里的主持。夫妻二人连忙上前给高僧顶礼,将家中的情况说了一遍,请求高僧帮助他们生个儿子,以完善刘家香火。

高僧听后思索片刻,说道:“你们家养狗吗?”刘顺回答家中有一条老黑狗,偶尔也放出院子遛遛。高僧摸着胡子点点头:“这样吧,你们回去后,先把那黑狗牵走,暂时交给其他人看管,然后恭恭敬敬来庙里祷告,说不定能如愿呢。”

刘顺和程婉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但转念想想,既然是高僧的吩咐,他们也就不好多问,只是一一记下。夫妻二人再次向高僧表达谢意后,转身离开了寺庙,开始了返程。

一个多时辰后,两人终于回到了家中。刘顺第一时间去找母亲,将寺庙之行的情况说了一遍。张氏听到高僧的神奇吩咐,也感到不解,但想到这可能就是高人的手段,也就没有过多追问。

五、产子

按照高僧的指示,刘顺将家中的黑狗暂时送到邻居家寄养后,和程婉又去了一次寺庙,虔诚祈祷。

没过几天,程婉就感到有了怀孕的迹象。她兴奋地告诉刘顺这个消息,两人都激动得无法言语。接下来的日子里,刘顺对程婉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怕任何差池影响到胎儿。

就这样,在高僧的加持下,程婉终于顺利地产下了龙子!这是她连生三女后,第一次产下的儿子。接到喜讯的刘母张氏激动万分,她立刻让人请来知书识字的邻居,帮助取了一个好听的乳名“顺天”。

张氏亲自前往刘顺家中探望儿媳和外孙,并且对儿媳程婉态度180度大变,再也没有埋怨她的言语。张氏高兴地对几个老邻居许下诺言,等孙子满月时就要备好酒席,请大家来喝喜酒。

刘顺也激动不已,他觉得母亲能开心起来,自己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更让他欣慰的是,三个闺女也都对这个新来的弟弟爱不释手,整日围着要抱抱亲亲。刘家上下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等儿子出生满月,刘顺特意驮着礼品再次拜访了村外的寺庙。他必须当面感谢这位高僧的帮助,没有他的指点,儿子可能性命难保。出乎刘顺意料的是,高僧不在寺中,据说他已经离开,继续云游去了。刘顺只得在殿内烧了高价香,以表谢意。

临走时,刘顺还特意问了一位年长僧人,不知高僧让暂时溜走家中的黑狗是什么道理。年长僧人听后略一沉思,才给刘顺解释了个中奥秘。

六、黑狗之谜

刘顺对高僧的吩咐仍然充满疑惑,特意在满月时返回寺庙打听其中的奥秘。一个年长僧人听完刘顺的故事后,沉思片刻才给出了解释。

原来,刘顺家中那只黑狗,与他新生的儿子有些前世因果。具体来说,黑狗的前世曾与儿子的前世有过冤仇,导致两者有些敌对关系。普通人看不到这些前世记忆,但高僧通过禅定看到了这层关系,所以才提出这个建议。

黑狗的存在对准备投胎的婴灵形成了威胁,让婴灵不敢进入刘家。而暂时溜走黑狗,就消除了这个障碍,让婴灵得以顺利降生。所以高僧的建议非常英明,直接化解了两者的矛盾。

刘顺听后大为感悟,原来人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未知的复杂关系。他更加敬佩高僧的睿智了。

年长僧人又说,婴儿投胎后,前世的记忆就会抹去。他已经不会记得黑狗的恩怨,两者将会和睦相处。所以刘顺大可放心,将黑狗接回家中,不会有任何问题。

果然,刘顺将黑狗接回后,黑狗并没有给婴儿任何威胁,反而经常守护在婴儿床前,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刘顺的儿子长到几个月大后,也很喜欢黑狗,经常开心地拉扯它的耳朵和尾巴。

如今,刘家上下和乐融融,刘母的脸上也时常挂着笑容。她终于熬到了儿子给刘家传宗接代的这一天,作为一个母亲,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了。

每每想到这一切还要感谢村外那位高僧的指点,刘顺和张氏都由衷地存着一颗感恩的心。也许有些事情在常人眼中难以理解,但只要结果好,过程就无需较真。

七、团圆结局

龙子出生后,刘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气氛。刘母张氏重新变回那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家,对儿媳和孙女们也是满满的爱。刘顺也轻松许多,母亲的开心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三个女儿每天都跟妈妈一起照看弟弟,学习如何换尿布喂奶。她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刘顺也经常抱着儿子逗他开心,举家老小其乐融融。

刘顺按照僧人的建议,将黑狗接回了家。黑狗见到新生的婴儿有些好奇,常常围着婴儿的床铺打转。好在它很快就适应了这个新小主人,会在婴儿哭闹时亲昵地舔舔他的小脸,婴儿也喜欢拉扯黑狗的耳朵和尾巴玩。

慢慢地,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女儿们也一个个嫁到了邻村去。刘顺和妻子程婉就靠着这些孩子的回访维持着老两口的生活。儿子顺天和黑狗感情最好,它们常常形影不离地在村里跑来跑去,惹得村民们都说顺天养了头狗做儿子。

顺天长到十几岁后,黑狗因病去世,他伤心了好几天,整日闷闷不乐的。刘顺只能安慰他,人生死别离是常事,告诉他要学会坦然接受。过了一段时间,顺天才渐渐走出了悲痛,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开朗的小伙子。

如今刘顺和妻子都已年过花甲,儿孙环绕左右,开始过上了幸福满足的晚年生活。每每想到儿子的降生是在高僧指点下的神奇经历,刘顺都由衷地感激老天的眷顾。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奇妙的际遇。即使过程迷离难明,只要结果善良美满,就应当怀着感恩之心接受老天的安排。人生短暂,与家人团聚是最大的幸福。

0 阅读:91

博学的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