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太行山脉横亘在河北大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淌在山间。溪水东去,绕过一座山,望之犹如一位正在弹奏古琴的美丽仕女。这里就是颍上县了。
县城西面不远处,坐落着一座规模不小的村落,乃是此地望族翠家的家族所在。翠家祖上数代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在本地颇有声望。翠家现任当家人,就是翠青山。翠青山有两个女儿,长女翠丝已出嫁多年,次女翠花才十八岁,正是亭亭玉立、国色天香的年纪。
翠花生得一副天仙姿容,瓜子脸蛋,柳叶眉,一双明眸精明灵动。她从小就聪慧过人,十二岁就能诵诗作对,弹词弄曲。村里不少年轻小伙都对她芳心暗许,纷纷上门提亲,希望能将这朵罕见的翠花插在自己的襟怀里。
起初,翠青山对女儿的婚事并不着急,想要等待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来提亲。然而日子一长,翠花的名声越发远扬,求亲的人越来越多,让翠青山也受宠若惊,渐生有些飘飘然之感。
就在翠青山打算选定一个最优秀的女婿人选的时候,一位穷书生张有才忽然上门求親……
二翠青山本是极不看好这个张有才的。一个落魄的穷书生,无家无产,哪里配得上自己的宝贝千金翠花?
但让翠青山没想到的是,翠花听完张有才的求婚,竟一反常态地主动表示接受这门亲事。
原来,翠花从小就梦想嫁给一个有学问、有出息的人。她虽然生活优渥,但见多识广,对那些只知礼数音律、一味讨好自己的纨绔子弟已然厌倦。她希望的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即便生活还不富足,只要能与心仪的对象携手奋斗,那也是她的心之所向。
张有才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还只是个穷书生,但很有学问,而且对翠花一见钟情。他诚恳地表白和对翠花的一片真心,打动了翠花,她决定嫁给张有才,与他一同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
翠青山见女儿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反对这门婚事。双方父母很快就定下了亲事。不久,翠花便嫁给了张有才,成为他的妻子。
婚后,张有才仍然勤奋好学,白天到私塾教书,晚上就回家认真准备科举考试。翠花对丈夫十分敬重和支持,她擅长针线,就帮着张有才洗涤和缝补他的衣服,还时常为他准备些养身的好药补品。
终于,在结婚的第三年,张有才考中了秀才,摘得了那朵令无数书生梦寐以求的黄金花。这一消息传出,整个县城为之欢腾,所有人都在议论张有才的才学和翠花的贤淑。
张有才也在这时受了知县的赏识,被任命为主簿,负责处理文书案牘。翠花于是也跟着丈夫离开故乡,正式搬入了州县的衙门内开始了新的生活。
刚开始的日子,张翠花二人过得非常甜蜜。张有才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心中的梦想,翠花也为丈夫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两人住在州衙内简陋却舒适的小院里,过起了朝夕相处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张有才虽然当上了主簿,但俸禄微薄,家境依然清贫。翠花嫁到州衙后才发现,自己嫁给的不过是一个收入低微的小吏,生活还遥遥无期地要达到她心目中的富贵景象。
渐渐地,翠花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厌倦。她开始向往更加富裕体面的生活,也不再像以前那般贤淑地照料丈夫的起居。
就在这时,翠花邂逅了一个叫张三的权贵青年,两人一见钟情,渐生情愫……
三张三是本州一个富甲一方的商贾之子,生活优渥,衣食无忧。他生得颀长挺拔,相貌出众,举止高雅,很得州官员们的欢心。
一次,张三同几位朋友闲逛到州衙门外,无意中与正要出门的翠花相遇了。张三一眼就被翠花迷人的气质深深吸引,主动上前搭讪表示欣赏之情。翠花起初有些拘谨,但很快也被张三英俊的外表和悦耳的谈吐所打动。
两人就此结识,张三开始频繁地在翠花家门口逗留,送来鲜花美食与翠花相会。翠花受宠若惊,也渐生好感。她开始向往和一个如此优雅博学的青年在一起的生活,这与她现在朝夕面对的张有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终于,在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翠花接受了张三的表白,两人跨过了不该跨过的雷池,成为情人关系。
从此,每逢张有才外出公干的时候,张三就会潜入翠花的卧房,与她偷欢。翠花被张三富有魅力的追求冲昏了头脑,也沉迷于这种刺激的私会。
这样的私通关系持续了一年有余,竟然没有被张有才发现。因为平时翠花对他仍然装出一副贤妻的温顺模样,张有才对此全无戒心。
直到一天,翠花忽然收到张三的口信,说他要离开这里去东京进修,过一段时间就要启程了。
翠花听后心惊,一一想到日后可能再无机会与张三相会,心中难以割舍。她求张三想个办法留下来,两人好一起生活。
但张三却说自己一心想要在东京发展事业,翠花如愿与他在一起,就需要除去张有才这个障碍。
翠花起初有些犹豫,毕竟张有才是自己多年的丈夫。但终究还是动了杀心,想要与心上人长相厮守。
于是,两人密谋找个机会杀害张有才,然后翠花嫁给张三,两人离开这里,过上让翠花梦寐以求的富贵生活……
四张有才近期正在准备赶考殿试,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结果公布。
终于,在一个清晨,传来捷报,张有才高中进士,光宗耀祖,实现了考中蓝田的宏愿!
翠花得知丈夫中进士的消息,表面上也表现出惊喜的样子,恭贺他取了这高中第。但内心却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高兴。
她意识到,丈夫功成名就,自己要除去他就更加困难。而一旦张有才去了京城任官,自己想和张三私奔也无比艰巨。
翠花陷入了焦虑和纠结之中。
好在张三及时送来了信,信中说道,时不我待,这是除去张有才的大好良机。他建议设下埋伏,在张有才背井离乡去京城的路上下毒手。
翠花犹豫再三,还是点了头。她心知自己对张三已深陷爱河,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她可以豁出所有。
于是,翠花装作一切如常,开始为丈夫收拾行装,准备他去京城赴任的旅程。
张有才对自己美貌动人的妻子毫无疑义,只认为翠花在衣锦还乡之前,想尽一个妻子的本分为自己送行。
终于,张有才踏上了北上的路途。他策马缓步,一路高兴地想象着入京任职后灿烂的前程。
殊不知,张三早已在一处林间小路上设下了埋伏,只待张有才经过便将他击毙。
正当张有才自顾自地哼着小曲,想着入京后要带翠花去逛逛景点时,前方忽然跳出几个魁梧的汉子,将他团团围住!
张有才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看到张三从树后走出,手持一把匕首缓缓朝他逼近……
五张有才猛然意识到大事不妙,他重新审视着面前这个自己从未谋面的张三和几个歹徒。瞬间明白过来,自己这一去恐怕难回了。
“张三,你这是何苦?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害我?”张有才语气中透着沉痛。
“哈哈哈”张三发出了阴险的笑声,“你还不明白吗?人死不能复生,妻子守活寡是苦,今天我就成全你们一对好姻缘,送你去地下与先人团聚!”
说罢,张三猛地挥刀就向张有才脖颈劈来。
张有才眼看就要离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翠花的身影。原来,要取他性命的人,竟是自己最信任的妻子!
这残酷的真相让张有才痛彻心扉。他原以为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娶了翠花。没想到,恶贯满盈的张三,竟能轻易就动摇了翠花的心。
张有才轻叹一声,放弃了反抗。只是在弥留之际,发自肺腑地吼道:
“翠花,我痴心一片,你却舍我而去!就让你遭报应,但邪不可幸。皇天有眼,报应迟早会来!”
话音刚落,张有才眼前一黑,倒在了血泊之中。
张三得意洋洋地收起匕首,吩咐手下歹徒将张有才的尸骨掩埋在路旁的树林里。
处理完后,张三高高兴兴地策马赶回州县,想要与心上人翠花商量取财分赃的事。
待张三拍马去远方,树林里忽然传来一声叹息:“吾儿,你昔日苦读不辍,今日功名在望,却被凶手残害,实在命苦!”
原来,在张有才生前最终的哀嚎中,有一位老者听见,来此目睹了整个谋杀过程。此人便是张有才的父亲——张天命!
六张天命是张有才的亲生父亲,他本在老家务农,听说儿子高中进士,非常高兴,就来到州县想要跟儿子一起去京城觐见圣上。
没想到刚到州县附近,就目睹了儿子被谋害的全过程。张天命悲痛欲绝,却也不敢贸然出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含冤而死。
等到张三带人离开后,张天命小心翼翼地来到儿子的遗体旁。他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为儿子讨回公道。
于是张天命将儿子葬在树林里,便连夜赶到了州衙,请求见知县。
知县听张天命叙述此事,勃然大怒。他立即派衙役前去树林搜查,很快就找到了张有才的尸骨。知县随即命人把尸首移回衙门,进行法医鉴定。
另一边,张三回到州县,兴冲冲地来到翠花家中与她商讨事宜。
两人正含情脉脉地勾画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州县衙差役忽然来到,把正在甜言蜜语的两人硬生生拽回衙门接受审问。
原来,法医的鉴定结果表明,张有才身上伤痕确实死于他杀。再结合张天命的证词,张三与翠花就是这起谋杀案的主谋!
知县严刑拷打下,张三很快招供自己一时贪欲陷害张有才,而翠花也承认与张三早有私通。
知县听后大怒,当即判处两人斩立决!
第二天黎明,就在州衙广场上,两人被押上了断头台。
“啪嚓!”两声脆响,张三和翠花的首级同时落地。结束了他们贪婪凶残的生命。
人世间,善恶到头终有报,苍天饶过谁!
七张有才被害的消息,很快在全县城传扬开来。人们议论纷纷,都对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童生感到惋惜。
尤其是张有才生前的学生们,更是痛心疾首。他们纷纷前来张老家吊唁,并主动帮着张天命料理后事。
张天命虽然痛失爱子,但也很欣慰儿子在世时深得民心。他决定为儿子修建一座小园,以茶代酒,接待前来吊唁的乡亲。
很快,这个园子修建完毕,张天命取名“思念园”,以怀念逝去的儿子。
首次接待学生们来访时,张天命详细讲述了儿子生前的故事。话语中,没有丝毫对翠花的怨恨,只是单纯缅怀儿子的才华和善良。
学生们聆听后,无不感慨张有才生前品学兼优,却遭恶人所害,实是可惜。大家更加钦佩张老能宽怀处世,不与女儿翠花一般见识。
从此,“思念园”便成为本地人缅怀张有才的去处。人们在这里畅饮新茶,诵读张有才生前的文章,感念这个可敬的青年。
时光荏苒,转眼数年过去,“思念园”已经成为本地一处颇负盛名的风景。
直到一年初春,一个形迹可疑的商人忽然来到州县,向人打听起了张有才的故事。
原来,这个商人姓陈,是翠花的同乡。许多年前翠花嫁到河北时,他们两家还有些交情。现在得知翠花命丧异乡,陈商人经过多方查证,特地前来吊唁。
张天命得知陈商人来意,欣然邀他共进晚餐,详谈当年种种。
两个老人回忆着翠花生前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聊到了深夜。
天明时分,陈商人告辞而去。临行前,他留下一封信,托张天命转交给翠花的家人。
张天命将那封信小心收好,等待机会时再转交翠花的家人,他不再携带怨愤,只希望所有人都能宽以待人,不念过往,从容再生。
人世无常,来日方长,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