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变数不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眼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而言,更是如此。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俄乌局势持续升级,对抗早已不再仅限于正面战场之上,俄与西方的较量也是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
正当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之际,2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传来了。

动向一,俄本土再遭袭击,普京下达重要指令。
28日,俄国防部发表声明称,2架意图袭击俄南部民用基础设施的无人机被俄军击落,并称这2架无人机为乌克兰所有,在邻近民用基础设施时,该无人机被俄军电子战部队击毁。
但乌克兰方面并未证实此事。
同样在28日,俄方表示,一架型号为UJ-22“天空”的攻击型无人机在莫斯科州一处天然气压缩站围栏10米外坠毁,但没有发生爆炸,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与损失
经过初步分析,该无人机可在自主模式下飞行800公里,航速可达140公里每小时,最低飞行高度为50米,并可配备武器和搭载炸药,最大荷载为20公斤。
也就是说,如果该无人机携带了炸药,并在天然气压缩站内坠毁,将引发连环爆炸和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更引人关注且疑惑的是,这架无人机是从哪里起飞的,又如何绕过了层层封锁,来到了天然气站附近?并且这架无人机属于谁?

要注意,与当天宣布击落2架“乌克兰无人机”不同,俄方这次并未对外透露,该无人机是否为乌方所有。
更要注意,该无人机已经飞进了莫斯科,这意味着它可能有抵达俄首都莫斯科并发动袭击的能力,这无疑是最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
别忘了,就在1月下旬,一架搭载约150公斤炸药的无人机在距离莫斯科约150公里的森林坠毁,并引发剧烈爆炸。
如此一来,一个让人担忧的猜测出现了——这次在莫斯科州天然气站坠毁的无人机,是否只是扮演“探路”的角色,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携带炸弹或炸药的无人机来到此地发起袭击?
毕竟,该无人机落在天然气站围栏10米开外,实际上已经“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并且,该无人机进入俄腹地,如入无人之境,也再次凸显了俄军在防御无人机方面的疏漏与不足,若无法改善这一情况,俄本土没准会遭到更大规模的袭击。

别忘了,去年12月,俄本土3座重要的空军基地相继遭到袭击,如今又有无人机飞入俄本土,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对此,俄罗斯确实得加强警惕和戒备了。
至于这些无人机究竟是属于谁的,从目前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的角度来看,乌克兰显然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但也不排除某些西方势力所为,目的是进一步挑起俄乌对立、加剧局势紧张,而后趁机谋利。而能做到这一点且有动机的西方国家不少,例如美英等国。
此外,在俄本土遭到无人机袭击当天,俄本土多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突然播报了有关“导弹袭击警告”的消息,引发不小震动和恐慌。事后,俄方称这些电台和电视台的服务器遭到了攻击,所播放的内容“不属实”。
由此可见,一双“幕后黑手”正在推动这一些事情,以进一步向俄罗斯施压,这场对抗,已经开始向网络战、电子战等领域蔓延了,俄罗斯的压力不小。
为此,普京于28日晚下达重要指令——要求俄安全局制止并打击那些企图分裂俄罗斯、损害俄利益的活动,严厉惩治“极端分子”。
可见,当前俄乌局势的紧张与复杂,远比想象中严峻。

动向二,俄乌局势升温之际,德国被美国背后“捅刀”了。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26日,来自波兰的首批“豹2”坦克抵达乌克兰之际,白宫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突然表示,在向乌克兰提供坦克一事上,拜登一开始是拒绝的,并认为从军事角度分析,乌克兰只需要德制“豹2”坦克,并不需要美国的M1坦克,但由于德国发出“美国不给M1,那德国也不给‘豹2’坦克”的表态,拜登出于对美德同盟关系的考虑,不得不做出向乌提供坦克的决定。
很显然,美国这是在将“援乌坦克”的责任甩给德国,意图对外营造一种——美国是被德国“逼迫”,才做出向乌提供坦克决定的信号。
无形之中,德国被美国推到了援乌前列,以及面对俄罗斯怒火的“前沿地带”。
面对美国的“甩锅”之举,德国也没惯着,直接回怼称——向乌提供坦克是由美德两国协商一致做出的,德国也从未将提供“豹2”坦克与美国M1坦克相挂钩。
言下之意,德国无非想说,事是两国一起做的,现在美国想把德国推出来顶包,没门。

德国总理朔尔茨
至于德国的辩解,能否抵消美国“甩锅”带来的影响,目前谁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德关系将迎来重大转变,甚至关系由此恶化。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这回轮到德国被美国“背后捅刀”了。
在这之前,法国曾在美英澳潜艇事件中,被白宫背后“捅刀”,引发国际局势震动。而在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又趁着欧洲面临能源危机而兜售高价天然气,还要以补贴政策“撬走”欧洲企业,吸引其赴美发展,妥妥的“趁火打劫”之举。
如今,又轮到德国被美国“捅刀”,美国算是把欧洲得罪了个遍。而这,也再次揭露了美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只顾本国利益优先而罔顾别国利益的真实嘴脸。
可以预见,美欧关系将迎来一道更大的裂痕,西方阵营距离貌合神离、支离破碎又进了一步。

2,美国这次“捅刀”德国背后,也是有目的的。
一来,是通过“甩锅”转嫁援乌的责任,把自己“摘干净”;
二来,是给美国民众一个交代,对外营造一种美国干预俄乌局势是“被迫”的氛围;
三来,是拖延向乌提供M1坦克进程,甚至是直接“反悔”,取消对乌军援坦克,毕竟M1坦克是美国的标志性坦克,造价不菲,且蕴含诸多美军机密,一旦送去乌克兰,美国也心里也不安;
四来,美国也想彻底将德国、欧洲“拉下水”,将其绑上同一战车。
3,泽连斯基这回要为难了。
不论是德国的“豹2”坦克也好,美国的M1坦克也罢,都是乌克兰梦寐以求的先进准备,如今白宫公开表示——“乌克兰不需要M1”,这不就暗示泽连斯基别找美国讨要坦克吗?

再加上,德国这次被美国“背后捅刀”,势必心存怨气,原定向乌提供的“豹2”坦克,也可能会拖延交付时间。毕竟,德国可不会如美国的愿,去当这个“出头鸟”。
如此一来,泽连斯基心心念念的美德2大西方坦克,很可能都拿不到手,这对当前俄乌局势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重大变数。
只能说,美国这次“捅刀”德国,不仅伤了德国和欧洲,更连带着“捅”了乌克兰。
山雨欲来风满楼。接下来,且看局面如何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