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广西49岁老汉梁二与贵州19岁姑娘陆红兰相遇,随之不顾一切的谈起了恋爱。
不到一年时间,两人老家举办婚礼。
相隔三十岁的年龄差,怎么说都不符合常理,这段感情不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传播。
可想而知,更多的人在看笑话,却是不想,离婚的迹象全无,结婚21年倒是连生了15个孩子。
真爱还是无知?计划生育的政策竟管他们不住,话题经由知情人上传网络,他们下场如何?
相遇的不合时宜1994年,广西容县农村的梁二出发广东中山某建筑工地打工,他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此时的他49岁,父母接连去世。
早年由于家境贫寒,说亲的媒人都避而远之,一再耽搁早就过了“黄金年龄”,逐渐无人问津。
少了家人的操心,梁二一个人乐得自在。
离家打工,也算是见了世面、挣得了一些钱财,可在村里人看来,他就算是盖起了二层砖瓦房都改不掉其“老光棍”的事实。
对于邻里的议论,梁二不愿多想,旁人讨论的多了也难免入心,可反观自己身无长物,又有什么资本。
人倒是个老实人,做事也很勤快,不然在建筑工地根本混不开。
奈何姻缘浅薄,闷头干活,工地上人来人往,辍学打工的学生仔比比皆是,他时常将他们想象成自己的孩子。
梁二也有为家延续香火的梦,从来不说,想来是怕被议论成“白日梦”。
19岁的陆红兰就是此时出现的,贵州大山里的姑娘,受苦受得习惯了,可工地上没有轻活。
姑娘家的力气总归是有限的,每逢遇到坎,梁二都会伸手帮一下,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良心上过不去。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稔。
吃饭、交流的话题越来越频繁,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自然能够看出陆红兰对梁二的依赖。
可一个年近五十,一个刚刚成年,能有什么纠葛。
众人明显低估了少年人的“莽撞”,陆红兰心中并非孺慕之情,而是爱慕,愿意为之生儿育女的爱慕。
这简直是荒唐,面对她的表白,梁二明显想都不敢想。
不敢张扬,因为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是个笑话,可陆红兰随之表现的一言一行都当不得玩笑。
娶妻生子对梁二来说就是幻想,如今真切的姑娘站在面前,言语真诚,他如何会没有想法。
两人自愿谈起了恋爱,可陆红兰的父母知道后竭力反对。
这不就是往火坑里跳,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做傻事,可越是劝阻越是叛逆,她有了身孕。
生米煮成熟饭,这婚事已然板上钉钉。
陆红兰的父母再是气急也无用,当年10月她便随着梁二回去了广西容县举办婚礼,并未领取结婚证。
1995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
一家三口竟是意外的和谐,陆红兰心甘情愿,梁二踏实肯干,给人一种好日子就在前方不远的错觉。
悬殊的年龄差一直以来都是村里人谈论的焦点,有人说他有福气,有人说他被人骗,不曾消停。
孰不知,这样令人难以理解的操作仅仅是个开始,他们认为的爱情好似与常人有所不同。
生育的毫无节制人的贪心总是永无止境的,梁二有了女儿,不期然的就想要个儿子,可孩子的性别哪里是他能够猜透的。
想要二胎,陆红兰没有意见。
两人开始具体实施,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模糊不堪,且村中地处偏远,无人管束。
这便是一些人心里最简单的想法,等到孩子出生,纵使国家惩罚又有什么办法,没钱只能拖。
基于对法律的不了解,陆红兰又生下了二胎、三胎、四胎,接生医院温馨提示,当地有关部门上门宣传。
可医生与工作人员并不能时时看着他们,家中经济因为孩子的接二连三愈发穷困。
梁二夫妇并无闲钱去买计生用品,对避孕措施了解更少。
将发生关系天真的以为就是爱情,可这样的生活是陆红兰最初想要的吗?变成一个“生育机器”。
旁人的话她根本听不到心里去,生孩子医院花钱且有暴露的风险,从第五胎开始她就自己接生。
临近生产就躲进山洞,剪刀剪脐带,草药来消毒,如此孩子竟能一个个平安存活,只怕谁见了都得感叹一句福大命大。
截止到2016年,陆红兰已经生育了15个孩子,其中四男十一女,都在野蛮生长。
作为一个母亲,她根本离不开家门半步,劳心劳力也无法看顾周全,为此梁二辞职归家。
一家人在一起是好的,可贫穷不断加剧也是真的。
此事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开始在网络爆火,大家纷纷质疑这段感情的自愿性,计划生育如何就没有具体落实。
基于网上的沸反盈天,广西省相关部门在2022年成立了调查组针对此事进行具体的了解。
通报随之发布全网,梁二与陆红兰是自由恋爱无疑,期间并不存在拐卖或者诱骗,两家人还时常往来。
时间线一一捋清,涉事的当地11名工作人员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宣传、落实不到位均有疏失。
面对这一家十七口,政府必然要承担起责任。
根据贫困标准为他们一家建档立卡,一一为孩子们上了户口,以便于接受义务教育。
由于连续生育,陆红兰的身体患有慢性病,且最后一个孩子出生时,梁二已有七十岁,再加上常年辛劳,身体也早已是强弩之末。
低保贫困户每月都有补助,可贫困的家境到底影响了孩子婚事。
大女儿已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一直在外打工没有归宿,对于这一点,当父母的他们也毫无办法。
纵使有心,也是无力。
2019年底梁二一家成功脱贫,家庭总收入已然超过最低的贫困标准,不管是政府还是友邻,能帮的只有一时。
孩子要考大学,要读中学,都是父母的债,他们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也不知道,在当初选择接连生产时,梁二和陆红兰有没有想得如此长远,但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得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