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创新动能活跃消费场景协同共生

人民网 2025-01-21 16:31:0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重点任务中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会议要求,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观众基础、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演艺行业在内容、运营、业态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形成演艺消费新生态。演艺消费在扩大需求、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已成为文旅消费的新亮点、新引擎。2024年,在人民网828企业服务平台的支持下,人民网研究院针对全国营业性演出中呈现的演艺消费特征与态势展开调研,形成本报告。

一、新阶段:演艺消费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7.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30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艺术表演行业类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48.84万场,同比增长10.85%;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观众人数176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其中,剧场类演出(含演出新空间和小剧场等)29.64万场,票房收入119.29亿元;观众人数5424.11万人次。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0.27万场,票房收入296.36亿元,观众人数3651.82万人次。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

文娱行业数据服务平台灯塔专业版APP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收录的2024年演出票房收入中,以音乐会和演唱会为主体的音乐类演出,撑起了全部演出中92.4%的销售票房;以话剧、儿童剧、音乐剧、戏曲和歌剧为主体的戏剧类演出,构成了全部演出中4.4%的销售票房。该平台收录的2024年演出场次中,戏剧类演出占比最高,达40.6%,2024年演出38万场;音乐类演出占比40.2%,2024年演出37.7万场。

观众构成与消费趣味变化、演艺服务主体寻求发展新空间、城市扩大消费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需求,共同助推演艺消费进入新阶段。

(一)观众构成:18至34岁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

根据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演出市场消费主力为18至34岁的年轻人群,该年龄段人群连续三年在购票观众中占比超过76%。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的2023年剧场类演出市场数据显示,72%的剧场类演出观众年龄在18至34岁之间,音乐剧25岁以下观众占比最高,达到40%,位列各品类第一。

2024年8月,上海大剧院针对观众文化消费及观演趋势开展调研发现,74.1%的调查观众每年在观演方面投入1000元以上。高频次观演人数占比显著提升,每年进入大剧场观演3次以上的观众,从2017年的68.4%上升至81.9%,观演次数在10次以上的占比达到15.3%。

年轻群体的行为喜好和消费习惯对演艺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推动行业加速向个性化、体验化和数字化发展。很多95后、00后观众通过观看戏剧释放情绪,获得疗愈。他们喜欢互动性和游戏性,重体验,愿意排队三四个小时看一场8分钟的演出,愿意为了仪式感和拍照打卡花费五六百块钱和一个多小时来化妆、换古装、戴头饰。

(二)服务主体:多渠道寻求演艺供给发展增量

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剧场演出场次存在“天花板”。与大剧场相比,小剧场座位数量少,票价较低,演出时间较短,与周边商业体距离更近。近年来,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呈现较为活跃的发展状态,新剧目数量和演出场次保持上升态势,演艺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知名文娱企业开心麻花2023年完成了全国在近150座城市共约1.2万场次的演出。其中,大剧场的演出约四千场,剩下的八千场是包括演艺新空间在内的小剧场演出。

传统商业街区应对电商冲击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努力,助力演艺为主营业务、多种业态融合的演艺新空间加速发展。调研发现,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的演艺新空间很多是由商业街区过往的其他项目转型而来。还有一些剧场由从老城区腾退出的工业车间、民居院落改造而成,成为百姓身边的艺术空间。

(三)城市经济:文化消费多元融合释放新动能

大型演出在带来票房收入的同时,能够产生流量聚合效应,有效拉动城市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一系列文旅业态消费增长,催生“演出+文旅”消费新模式。

2023年以来,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多个城市出台了建设“演艺之都”、促进演艺消费的相关政策。《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将演艺资源整合划分为演艺精品、演艺主体、演艺市场、演艺空间、演艺品牌、演艺传播、演艺生态七个方面,提出30条主要任务。2023年初,“着力打造‘演艺之都’”首次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打造“演艺之都”。

2023年10月,《上海市加强消费市场创新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印发,明确提出“营造全球新品首发、新剧首演、新展首秀、新戏首映消费氛围,打造流量话题。”“加快建设‘一站式’商旅文体展联动新载体,打造一批标杆性剧院演艺综合体、游乐综合体、体育综合体。”

2023年11月发布的《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把“打造国际演艺消费中心”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打造一批文化演艺与商业、旅游深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建设多元融合服务文艺消费引领区,促进旅游业、周边产业和第三服务业经济增长,让广州成为顶级剧目展演的摇篮、演艺人才发展的殿堂、人们追求高端艺术的向往之地。

演艺消费对所在地经济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十分显著。以太原市为例,该市2024年共举办32场演唱会,现场观演近100万人次,较2023年的20场、50万人分别增长55%和100%,全年演唱会带动消费41亿元。长沙站的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4天吸引了近14.9万人次市民游客入场,跨城观演比例达92%,跨省观演比例达68%,显著高于“五一”假期长沙市省外游客占比。演唱会观众直接带动长沙市文旅消费5.18亿元。

二、新路径:内容、运营、业态多维创新

(一)内容:创作多元内容,满足复合型需求

2024年,多家演艺院团创新改编老剧目,在保留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通过引入现代元素、应用新技术等方式使演出焕发新活力。院团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各类消费人群需求,积极“跨界”“破圈”,形成了更具互动性、参与感的观剧体验,以多元供给促进演艺消费的增长。

1.现代元素演绎中华文明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元素引发消费热潮。这一潮流也蔓延至演艺行业,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创作风格受到消费者欢迎。2024年,多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线索或表现手法的新剧目上演。

作为古戏楼与古剧种融为一体的演艺空间,具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出品了《乐府潮音》,用西方乐器演奏昆曲,融合中西方文化艺术。2024年10月,“乐府潮音——新乐府跨界音乐会”上演,将本年度发行的琵琶跨界作品《蝶魄》和新乐府经典戏曲跨界作品《新乐府|昆曲·幽游》以现场音乐的方式呈现给观众。12月16日,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在正乙祠戏楼首演,并成为驻场剧目。主创团队深挖故宫博物院的古典文献资料,剧中服饰款式、色彩配搭、纹样图案,均取材于故宫所藏的明清服饰档案。绣着缠枝莲、折枝花的华美戏服,不仅是昆曲美学的象征,也成为文物活化的经典案例。

同样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中汲取艺术灵感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12月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演。这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次在国家级体育场馆内演出,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场面堪比演唱会”。

2.科技元素丰富演出形态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被提出。其中提到,打造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打造一批演艺新空间,促进虚拟现实(VR)体验等文娱业态场景创新。

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扩充了演出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在数字人演艺方面,随着数字人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图形技术、动画技术、全息投影、实时动态捕捉等为虚拟歌手设计更高难度的表演动作,构建更瑰丽逼真的舞台背景。

商业演出中,全球首位中文虚拟歌手洛天依,在上海静安体育中心举办了2024“歌行宇宙·无限共鸣”全息演唱会,裸眼3D等多项技术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体验。

2024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虚拟化身实验室,数字人“梅兰芳”在电脑屏幕上惊艳登场,让现代观众得以目睹大师风采。“数字梅兰芳”大师复现项目2021年10月启动,通过高逼真实时数字人技术复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形成了在外貌、形体、语音、表演等方面都接近真人的“梅兰芳孪生数字人”,再由梅派传承人作为中之人(操控虚拟主播进行直播的人)驱动人物模型表情、身形体态,进行数字化重建。

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是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之一。通过扩展现实设备的图像识别跟踪定位等技术,《黛玉葬花》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进行叠加与融合,根据观众选择的游览顺序推送不同表演片段,观众可以获得自主探索欣赏越剧表演的交互体验。有观众表示,“戴上扩展现实眼镜,……镜中景象完全模糊了物理空间与虚拟影像的边界,仿佛我就站在舞台中间,黛玉就在我眼前葬花。”

人民网打造了兼具科技、教育、娱乐功能的综合性场馆“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在与广旅集团合作的广西南宁馆,由人民网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台AI展示体验剧《白泽的奇幻旅程》,正在270度环绕屏沉浸式舞台和基于虚幻引擎的线上虚拟舞台上演。

3.融合发展扩容消费场景

旅游演艺成为近年来演艺消费发展的重要增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旅游演艺从门票经济转变为场景消费运营,通过环境布置、氛围营造、情感联结和体验互动等方式,串联融合餐饮、客栈、店铺、文创等,为景区带来消费溢出效应。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及国庆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在演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2%。从多家景区上市公司2024年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为体验买单,主打旅游演艺的景区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较亮眼。主打“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上市公司宋城演艺,旗下广东千古情景区在上半年已实现营收1.26亿元;7月底正式迎客的三峡千古情景区核心演出《三峡千古情》在开业一个月内演出170场,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同时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

2023年8月,沉浸式唐风市井文化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新增《万邦来朝》《长相思》《琵琶行》《折柳送别》四大演出和十余处NPC定点互动,整个街区浓缩成为一场高密度、深体验、精水准的体验空间。2024年1月的数据显示,主题街区日均游客量超7000人次。总收入中,门票收入约占40%;文创、旅拍、餐饮的销售收入占30%-40%,客单价可达100元/人。“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初步成功增强了我国本土主题乐园的市场信心。

(二)运营:观众沉浸式参与,共创社交附加值

为更好吸引观众,剧院、演出商和经纪公司改进运营策略,通过数字化管理、多渠道宣发、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提高复购率、客单价和观众满意度,为演艺消费创造了更好环境。

1.让演出融入观众生活圈

为了让观众对演出更有代入感,演艺服务主体精心设计演出前后各环节,使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演出成为观众生活的一部分。观众在等候开场时,就可以扫现场的二维码进入微信群,从而获取当场剧照和后续演出资讯等。一些古装剧或年代剧为观众提供换装服务,观众可以身着剧情年代的造型,融入故事情节、登台展示才艺,帮助剧中主人公实现愿望。开心麻花《疯狂理发店》的“寻找谁是凶手”环节,调动场内观众推进剧情发展,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体验。

更为彻底的做法是重构观众与演出的关系,让他们从观演者变成演员。沉浸式体验抗日的剧目《跟着团长打县城》2024年“十一”假期在社交媒体上蹿红。在山东省沂南县的红嫂家乡旅游区,游客花78元门票,就能在影视基地中“八路军团长”指挥下发起冲锋,夺取县城,体验电视剧《亮剑》中“攻打平安县城”的相似剧情。在飙高的客流量面前,景区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

院团品牌的周边、演出前后的花絮,都成为扩展观众消费体验的重要元素。正乙祠曾是浙江银号商人集资修建供奉财神赵公明的祠堂,又称银号会馆。正乙祠戏楼赠送观众银票样式的戏票,手工印制,是小红书上热门的打卡实物。戏楼还为前来表演的艺术家配有定制印章,观众集满十个艺术家印章,便可免费观看任意一场演出。

部分演出单位把年轻人的需求前置到经营思考的逻辑里。如配合剧迷在演员谢幕后“堵后门”(Stage Door),增加观众与演员互动。演出后设置主创签票根环节,满足观众喜欢的玩法。

2.基于数据分析精准营销

基于大数据分析观众消费特征、消费习惯,进而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成为剧院和演出商提升运营水平的重要手段。从票务系统数据中,可以分析销量走势、上座率、退票率等,评估演出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表现,进而调整剧目排期和场次。从网民评论中,可以观察和分析观众反馈,优化演员阵容和剧情细节。依托更精细的消费者画像,可以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

如针对当前高频次观演人数占比显著提高的态势,剧场通过提供不同的观剧视角和多种特别场次的演出,提高观众的复购率。如繁星戏剧村出品的《朱莉小姐》演出中,不同的卡司阵容在服装设计、人物风格等方面都有完全不同的呈现,不同的观演区域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朱莉小姐》还设计了诸多特别场演出,如乐队专场、下午茶场、舞会专场、双男主专场、女生反串场等,让铁杆粉丝的每场观演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此外,票务系统和社交平台中具备的个性化推荐功能,能够根据观众的历史购票记录和偏好,推荐即将上演的演出。通过分析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向特定用户群体推送定制化的演出周边产品。

3.依托社交平台“种草”传播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豆瓣和小红书)成为演出产品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内容+社交+达人合作,缩短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链路。同时,利用短视频和短剧的高用户粘性,成为品牌营销的新宠。

演艺类直播对大型商业演出的转化作用十分显著。一些歌手通过先行举办线上演唱会收获网民关注,为线下演唱会的市场推广、品牌合作、观众转化等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4.以优质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2024年,演出服务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优化观演体验。硬件方面,着力运维设施先进的演艺场馆,为大规模客流提供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软件方面,各地政府为演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如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便捷的交通引导和接驳等。此外,对票务平台等实行常态化监管,保障执法力度。

如成都市龙泉驿区借势演艺经济,联动辖区30余家酒店民宿定制60余辆专用大巴,为入住观众提供免费接送和赠送定制应援贴纸等服务。2023年,龙泉驿区演艺收入同比增长43%,新增交通出行消费1.32亿元,通过专车接送等方式新增餐饮购物消费1.55亿元。龙泉驿区还发动体育场馆、商超、餐饮、酒店、民宿等经营主体,设置应援点位,以满足主题妆造、服装、手绘、标语设计等需求。

(三)业态:场内场外融合发展,跨界延伸产业链

1.多元业态与消费场所深度融合

演艺场馆融合多元消费场景,与餐饮、居民区、写字楼等场地共生融合发展,既能拓展观众群体,方便观众走进剧场,也有利于增加消费附加值,拓展经营收入来源。

在北京市西城区,以京剧演出为特色的湖广会馆充分利用“三楼一馆”(戏楼、茶楼、酒楼和博物馆)空间。茶楼引入咖啡新茶饮品牌“点绛唇”,开发体现会馆文化的会客厅宝善堂,承接高端定制的沙龙和雅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

同处北京西城区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2024年11月年度演出票房突破2亿元,创中心开幕9年历史新高。其着力打造的北京天桥演艺区没有围墙,其中北部是天桥历史文化街区,通过腾退修缮胡同中的“小旧破杂”院落,吸引艺术家团队入驻,陆续孵化了十余个工作室或小微艺术馆,如赵春香微妙艺术馆、知阮数字艺术馆和马海方人物画工作室等。多条特色胡同和小微艺术馆群落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经过活化改造的民居杂院成为市民身边的艺术体验空间。

在传统剧场之外,利用各种零散空间打造的多样态演出场所——演艺新空间快速发展起来。涉及在室内空间开办的演出场所(包括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会馆、古戏楼、已改造的老旧厂房、书店等);以及在户外空间开办的演出场所(包括产业园区、文化街区、艺术聚集区、公园景区等)。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北京有包括传统剧场和新空间在内的超300个演艺空间开展营业性演出。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认证的2024年度“演艺新空间”达100家。

位于北京市望京商圈的开心麻花沉浸演艺新空间·花花世界,在约三千平米的面积里面分布了三个演艺新空间:黑匣子剧场、戏剧主题酒吧、环境式小剧场,还有录音棚、排练厅、导演工作室及露天酒吧。通过打造休闲娱乐消费和戏剧结合的一站式目的地,吸引年轻人。

2.品牌IP引领产业链条延伸“场外”

演艺企业注重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挖掘发展潜力。一些戏剧院团以演出IP为核心资源,开发电影、艺人经济、剧场院线、文化节庆品牌运营、艺术展览、培训、品牌联名等板块。

繁星戏剧村用“戏里·戏外”概念串联戏剧与产业侧。在“戏里”,繁星戏剧村自有版权戏剧60余部,年均演出量1500余场。在“戏外”,其组合业态包括院线电影、文化节日品牌运营、艺术展览、培训、戏剧课堂与品牌合作等。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基于现象级的文化IP——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在多元主体合作打造IP衍生品方面做出深度探索。自2021年8月首演以来,《只此青绿》演出总场次已超过570场(至2024年8月),延伸出文创产品、品牌授权、改编电影和音乐会等系列周边,还推出了数字藏品纪念票和图书《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出《只此青绿》IP联名产品,如与中粮长城葡萄酒合作推出联名葡萄酒,与竹叶青茶叶合作推出联名绿茶,并与吉利轿车、中国珠宝、古越龙山、喜茶等达成品牌合作。《只此青绿》还有官方线下体验店“青绿空间”,具有艺术交流展示、咖啡餐吧、文创产品销售等功能。

三、更好发展演艺消费相关建议

(一)发挥政策杠杆效应,引导演艺消费提质增量

2024年以来,多地通过补贴、奖励和减税等方式,加强对演艺消费项目的政策扶持。

2024年12月,江苏省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围绕演唱会音乐节、优秀剧目文艺演出等十个方面提出奖励措施。其中,对每站累计售票达3万人次以上的演唱会,予以30万元起步的递增奖励,最高可达200万元。另外,对于省外观众比例超过55%和65%的,奖励金额再分别上浮10%、20%。

同月出台的《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规定,对年度开展1000人以上营业性演出活动累计达100场的演出场所(单厅或单馆),给予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最高30万元奖励;达200场,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对年度开展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累计达30场的演出场所,给予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最高60万元奖励;达50场,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南京市从需求侧着手,出台《南京市促进演出市场消费实施办法(暂行)》《南京市文化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实施管理细则》,对消费者观看优秀剧目予以补贴。从2017年起,南京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遴选出的优秀演出剧目实施补贴,补贴比例在每张票价的5%-50%。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首演剧目、首秀剧目或品质高的剧目,提高补贴比例是一贯的做法。

分析认为,相关支持政策应强化导向性,引导提升演艺作品的文化品质,同时要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度,避免奖励难以落实等情况。

(二)结合本地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演艺品牌

演艺项目是直观呈现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有效途径。结合自身文化优势与特色,打造特色演艺剧目,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塑造城市演艺品牌,促进城市文旅消费。

实践中,成都市支持演艺机构与博物馆、旅游景区合作,围绕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和大熊猫生态文化等主题,创编特色演艺剧目,打造特色演艺品牌活动。在大型演出期间,观众凭演出票可以免费参观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等热门景点,形成演艺与旅游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陕西省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把“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陕北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更好融入文旅产品和服务。2024年春节期间,西安17台精品演出接待观众近100万人次,16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7.47%,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3.02%。

(三)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增强演艺服务可及性

随着演艺空间嵌入更多公共场所,城市公共服务的提升和创新对演艺消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致力于建设“演艺之都”的城市,应围绕观众的需求和痛点,进一步优化相关配套服务。

2024年10月,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为旅客把行李直送酒店或高铁的旅游增值服务。这项服务由文旅部门牵头发起,至2025年1月,杭州已有60多家酒店可提供“轻松游”行李送件进站服务。为更好促进演艺消费,文旅部门应围绕游客需求,打通演艺信息触达、观演时间和游玩路线规划、购票及消费便捷化等环节,让游客获得更贴心的服务和更优质的观演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演艺服务产品可及性,建议在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下,演艺运营主体加大面向街道、社区、校园等相关演出产品的设计和输出,让演出更好融入“15分钟生活圈”,激发群众观演兴趣。此外,演艺院团、剧场等还可以通过举办教育培训活动,如知识专题讲座、表演工作坊、彩排观摩、演出导赏等,降低观演门槛,让更多居民有机会与艺术家近距离交流,更好参与到演艺文化活动中来。

(四)顺应跨界融合趋势,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水平

演艺与旅游观光、游戏娱乐、社交亲子等不同场景的融合发展仍将持续深入,各类创新融合业态发展需要政策的包容审慎监管。

业内人士建议,从大力提振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的视角,对各类演艺业态融合引发的政策申请,减少政策堵点,提高审批效率,更多为演出团体和经营场所提供政策咨询、市场指导等服务,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和成本。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市场监管、城市规划、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协同,提供更为高效的政策监管。

消费者权益方面,针对关注度较高的购票选座、退改票机制、演出“注水”等问题,进一步开展科学精准治理,更好维护演艺市场秩序。

(五)请进来、走出去,更好发挥演艺国际交流纽带作用

2024年12月,我国对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为240小时(10天),新增21个口岸至60个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至此,中国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

一方面,入境政策放宽、支付方式更加便利,为入境游客演艺消费创造了更好条件,演艺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愈发突显。据介绍,上海马戏城时空之旅剧场年末的一场表演,“当天场内观众约900人,韩国观众占了1/3”。演艺服务主体应加强国际交流、国际营销意识,探索通过演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各相关机构、平台针对入境游客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提升消费便利程度,更好吸引国际游客。

另一方面,演艺精品“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以多种模式加速推动国内优秀演艺作品“出海”,推动中国原创走出去,扩大中国演艺品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东西文化交融碰撞。

监制:唐胜宏 刘志华

研究团队:人民网研究院

执笔:董晋之

(本报告由“828巨人港”企业服务平台支持。“828巨人港”企业服务平台是人民网打造的新质生产力服务平台,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成长为目标,通过举办产业对接、技术交流等活动,持续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1 阅读: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