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龙银元铸期又遇断档,北洋33铸造前的几年,究竟有何变故?

蒙萌谈文化 2023-02-09 11:51:06

一位老哥来到店里,想让我帮忙看看银圆。他提到自己的银圆是前几年家里盖房子时发现的,也是碰巧,在墙缝里居然有四个银圆掉了出来。图案是龙纹,银圆上面还粘了一些土,老哥说自己也不懂银圆,就想了解一下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又能值多少钱。

老哥的银圆上雕刻着北洋造的字样,几枚银圆的面值都是七钱二分,常年埋在土里,虽然有些岁月的痕迹,但端详过后,发现它们是民国时的老假银圆,做工比较粗糙,字口也不深邃。甚至在年份上也有问题,其中一枚赫然写有31年,熟悉北洋龙的朋友应该知道,北洋龙的主币里是没有这个年份的。

老哥的这些银圆可能是过去人们为图吉利,在地基或是墙里放一些老钱,当时也没有注意放进去的东西是真是假。老哥略微有些失落,本以为天降横财,最终却失望而归。

我们不禁想问,为何北洋龙的铸造,从29年以后,就直接到了33年,中间的这段缺失是怎么造成的?

自北洋29铸造以后,连续三年没有继续铸造北洋龙的主币,只是在光绪三十一年出现过一种一钱四分四厘的小银币,但它的铸造量非常少,而且它的起源扑朔迷离,至今未有定论,当年也没有相应配套的主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1907年,才又开始铸造北洋龙银圆。

北洋龙银圆的铸期中断,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先前的一次主要是因为庚子事变的影响,而此次断档,和清廷的本位之争和元两之争关系重大。

究竟是实行金本位还是银本位,在当时很少有人注意这个问题,然而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本位之争被推向高潮。

清朝当时没有确立本位制,交易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银。但条约中规定赔款要使用金来计算。如此一来,如果国际银价下跌,就需要更多的银去和金做兑换,其中会产生大额镑亏,导致赔款数额变多。

然而在当时如果实行金本位制,也是困难重重。拥有金矿才能铸造金币,清廷时期并没有多少黄金储备,铸造金币不符合实际。也有人提出采用金汇兑本位制,但这样的话,清廷仍然需要大借外债,抵押还是只能用银,镑亏的问题依旧无法解决,是否采用这种本位制的问题也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除了本位之争的影响,清廷内部对于货币的单位采用问题也是争论不休。一方认为应该以两为单位,毕竟自古以来咱们国家的习惯就是如此,自己的币制自己决定就好,没有必要使用外国流行的七钱二分。另一方则认为以元为单位更合适,理由主要是自广东、湖北开铸龙洋银圆以来,各省所铸银圆皆以七钱二分为准,继续使用是个单位,可以省去折算的麻烦,而且使用七钱二分的单位并不会有损主权,货币上所体现的主权不是依据重量而定,而是和文字、图示的关系更大。

北洋龙银圆停铸的几年间,正是这两场争论的白热化阶段。光绪三十三年的时候,市面上钱荒的问题愈加严重,北洋银圆局开始继续铸造七钱二分银圆。其实从这年开始,以载沣为代表的元派已经逐渐占据上风。而国际银价这一年也有了明显的回升,镑亏的影响减弱甚至消失。

如此看来,北洋龙银圆的此次断档与重新铸造,表面上是对于货币问题的讨论,实际暗含权力之争,这段历史也为三十三年北洋龙银圆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内涵。

0 阅读:262

蒙萌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