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以为周总理审阅后就可以发稿了,不料,总理说:我得请示主席

王哥说过去 2024-12-21 22:20:34

在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之路上,毛泽东主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突出的、不可替代的——

……从领导秋收起义到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领导工农红军接连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到虽然遭受挫折,但依然坚持自己认准的正确的革命真理,再到遵义会议上被重新确立领导地位……

从大力倡导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到指挥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到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再到积极努力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切,无不昭示着毛主席那无与伦比的伟大功绩!

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图像)

为此,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同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周恩来总理一直非常敬重毛泽东主席。

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回顾与之相关的几件往事。

1948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译电科接到了译发毛主席亲自拟定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任务。

按照中共中央的规定,对这样的电报,一要第一时间译发,二要发后迅速退回机要处。继而,再由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首长传阅。

译电科的同志根据机要处的既定要求,把毛主席拟定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电报稿译发给有关机关、部队后,机要处的一位叫萧鹤的负责同志在这份电报的报头上写了“发后即退”四个字。

毛主席亲自拟写的电报稿(图像)

而且,他还在每个字的下面,画了个圆圈圈,以为强调、提醒之意。

这样,发送完成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原稿又回到了机要处。

该电报刚被退回到机要处,就让经常亲临机要处的时任党中央副主席、协助毛主席指挥全国作战的周恩来总理看到了。

他一见到这份写有“发后即退”且下画圈圈的、毛主席亲自草拟的电报稿,当即紧皱着眉头不高兴地问道:“这是哪个同志竟然在毛主席的电报稿上随便写字、画圈?还搞什么’梅花篆字’,简直胡闹!”

机要处的值班同志见了,立即上前解释说,这是萧鹤同志写的。

周副主席听了,边看那份电报稿,边异常严肃地说:“请你告诉萧鹤同志,今后可以刻一个’发后即退’字样的图章使用,不允许这种’梅花篆字’再度出现在毛主席拟写的电报稿上。

带“即退回”字样的电报底稿(图像)

对来自毛主席的电报稿,我们必须确保其原有的面貌、状态。即便必须添加个标题什么的,也应当使用正规的楷书,绝不可以胡画乱涂。”

萧鹤闻知这一情况后,赶紧去向周恩来总理当面承认错误,并虚心、诚恳地接受批评。

这时,周总理温和而又郑重地对萧鹤说:“凡是毛主席亲自草拟的电报稿,都是要立案存档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

萧鹤听了,频频点头,表示马上改正错误,绝不再犯。

此后,军委机要部门再没有出现过在毛主席的的电报稿上随意涂画的情况。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异常繁忙,但不管如何忙,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都及时向毛主席汇报、请示有关工作。

毛主席、周总理在一起(图像)

1949年的冬季,苏联派出的第一批援助新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来到了北京。

根据党中央的安排,周恩来总理协同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先生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欢迎远道而来的苏联专家。

整个宴会进行得顺畅、和谐,始终洋溢着热烈、欢快、祥和的情调。

宴会结束时,已经是当天晚上十点多钟了。

这时,负责报道此次活动的《人民日报》的记者找到周总理的秘书,请他把自己已经撰写好的新闻稿的草稿,呈送周总理审阅。

新闻稿不长,只有五百来字。记者想当然地认为,周总理很快就会审阅完,他完全可以在报社总编室的截稿时间(当晚十二点)前返回报社,从容排版、及时发稿。

审阅稿件的周总理(图像)

果然,不一会儿,周总理的秘书回来了。不过,秘书告诉记者,周总理已看过他的新闻稿,但让他等一下。

秘书转告完周总理的意见不久,周总理来到记者面前。他边把手伸向记者,边温和地笑着说:“你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吧,辛苦了!

记者同志,如今,中苏关系举世瞩目,有关信息政治性很强。因此,欢迎苏联专家到中国的信息是否发布,我还得回去请示毛主席。这样,请你跟我一起到中南海去等候消息吧。”

周总理带着记者一到中南海自己的办公、居住处,就先把记者安顿到他的秘书的办公室,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和蔼可亲的周总理(图像)

过了一段时间,周总理回来了。他微笑着对记者说:“让你久等了。经与毛主席商议,有关今晚举办宴会欢迎苏联专家的所有消息暂不对外发表。”

此事,让“白忙活”了的《人民日报》的记者清楚了一个事实:重大、敏感问题,周总理不擅作主张,而是要向毛主席汇报、请示的。

自战争年代起,周总理与毛主席有一个相同的工作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把晚上当作正常的工作时间处理。

即使到了深夜,每当觉得有些工作需要向毛主席汇报时,周总理总是先亲自打电话给毛主席的秘书,询问毛主席是否已经休息了、什么时候休息的等情况。

如果毛主席尚未休息,还在办公,他就直接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如果得知毛主席已经休息,他就叮嘱秘书不要去惊动毛主席,让他好好休息。

正在办公的周总理(蜡像)

之后,周总理就改用书面汇报的方式,亲自写信给毛主席,详细表述自己要汇报的工作。

上述几件事,虽小犹大,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对党、军队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主席的纯洁、无私的崇敬之情。

主要参考文献:《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

4 阅读: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