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皮卡拉柴油被罚3万后续:行政复议获通过,罚款已退回

豹影狂飙傲草原 2025-01-06 11:08:12

门口堆着几个空油桶,顾先生站在田边抹了把汗。

秋收时节,被罚的3万块钱终于退回来了,几个月的烦心事总算有了个说法。

这事儿还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前不久,安徽寿县一条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 村民顾大哥给自己的收割机加个油,愣是被罚了3万。

这要是搁谁谁能咽下这口气?一桶柴油的事儿,怎么就成了"违法运输危险品"了呢?

说起这事儿,可把顾大哥给气坏了。

那天他正在地里忙活,收割机半道没油了。

眼瞅着天气不错,这活儿要是耽误了可不得了。

谁知道开着自己皮卡去加油站打了点柴油,半路就被路政拦下了。

扣车、扣油,还罚了3万。这下可好,卖秋收的粮食才一万多,剩下的钱还得东拼西凑去借。

"你这车没有运输资质啊!"执法人员一个劲儿地说。

村里干部都来证明了,这点油就是自家收割机用的,可人家就是不听。

更绝的是,他们还说这已经是"很人性化的处罚"了。

然后这事儿网上一传开,立马引起轩然大波。

你说说,农民伯伯种地容易吗?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好不容易盼到收获季节,就因为给机器加个油就被罚这么多,这不是要了农民的命吗?

不过这事儿还真让人琢磨出点意思来。

按理说,执法部门处罚违规行为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农机要用油,你总不能指望每次都让加油站派专门的车送吧?

这不是增加农民负担吗?这种情况下,农民自己想办法解决,怎么就成了违法行为了呢?

有意思的是,执法部门一开始可是态度坚决,说这处罚"合情合理"。可随着舆论发酵,态度开始松动了。

2025年1月1日,好消息终于传来,顾大哥申请的行政复议通过了,3万块钱退回来了。

这不禁让人想到一句老话:"法律不外乎人情"。

执法刚性很重要,但也得考虑实际情况。

农民伯伯给自家农机加油,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地里干活的必需。

这种情况,与其一味处罚,不如想办法建立合理的规范和指导。

在农村,小打小闹的加油行为屡见不鲜,说白了就是为了干活方便。

与其动不动就掏出罚单,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既保证安全又照顾实际需求。

这事儿到这儿算是有了个圆满结果,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可不止于此。

这么说吧,咱们农村的事儿,光靠一纸规定可不行,得接地气。你说是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