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全国劳模赵春娥后人现状:儿子保安,女儿临时工-淡然若水

淡然若水 2024-11-22 15:01:23

她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煤场女工,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年度授奖的全国劳模,这位伟大的女性名叫赵春娥,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她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几十年过去,她的儿子成了一名普通的保安,女儿则是一位临时工,过着与母亲生前辉煌截然不同的平凡生活。

劳模子女的朴实人生

2013年的清明节,河南洛阳老集煤场,两位中年人静静地站在一座雕像前,手里拿着两束鲜艳的菊花,他们是牛建民和妹妹牛灵芝,是已故全国劳模赵春娥的一双儿女。

雕像上的赵春娥目光坚定,仿佛永远注视着这片她奉献了一生的煤场,兄妹俩把菊花轻轻放在雕像脚下,牛建民低声说道:“妈,我们来看您了。”这简短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敬意。

他们的生活远没有“劳模子女”这个标签那样光鲜亮丽,牛建民是洛阳老城实验小学的一名保安,每个月拿着1300元的工资,牛灵芝则在一家公司做消防器材保管员,月收入只有800元。

微薄的收入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兄妹俩都住在老旧的房子里,屋里没有现代化的家电,家具也十分简陋,一台老式电视机是家里唯一的娱乐设备。

他们早出晚归,为了生计奔波,过着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为柴米油盐操心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与他们母亲生前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春娥作为一位普通的煤场女工,凭借着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年度授奖的全国劳模,她的事迹曾激励了无数人。

牛建民和牛灵芝的童年,是伴随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度过的,赵春娥不是在煤场加班加点,就是在照顾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家里墙上贴满了母亲的奖状,可他们却很少感受到母亲的陪伴。

因为母亲的忙碌,兄妹俩的学业也受到了影响,没能继续深造,早早地就步入了社会,开始了打工生涯,牛灵芝回忆起母亲时,曾略带遗憾地说:“妈妈的奖状贴满了一堵墙,但我却很少看到她。”

这份遗憾并没有转化成抱怨,在他们心中,母亲的形象依然高大而伟岸,他们理解母亲的付出,也为拥有这样一位母亲感到无比自豪。

煤场上的春娥

1966年初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赵春娥毅然离开了洛阳造纸厂的正式工作,来到老集煤场当了一名临时工。

谁也没想到,这片看似普通的煤场,竟成了她燃烧生命的舞台,一待就是16年。在煤场,没有哪个工种是轻松的。拉土填坑,赵春娥总是装得最多、跑得最快,烈日下,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

清理煤底,她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哪怕是细小的煤渣,她也要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手指常常磨破流血,看护煤堆,她风雨无阻,严防死守,确保煤场财产安全。

她从不抱怨工作的辛苦,反而总是充满热情,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1978年初的一个冬夜,寒风呼啸,赵春娥像往常一样去车站看护煤堆。

突然几个黑影鬼鬼祟祟地靠近,原来是几个偷煤贼,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赵春娥没有丝毫畏惧,她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他们搏斗。寡不敌众,她被打昏在地。

直到天快亮时,她大儿子才找到她,把她搀扶回家,第二天她忍着伤痛,用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被打伤的胳膊,又第一个出现在了煤场,赵春娥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还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总是把别人的困难放在心上,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同事崔梦月家里被盗,她二话不说,送去20元钱,曹秀云生病在家,她悄悄地送去钱和粮票,就连煤店托儿所的暖水瓶打碎了,她都用自己的奖金买了一个新的送去。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自己省吃俭用,却总是慷慨地帮助别人,用微薄的收入温暖着周围的人,她对顾客也关怀备至,夏天她自费买来茶缸、毛巾,让顾客喝水、擦汗。

冬天,她又买来带盖的大茶缸,方便运煤工人热饭,她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周到,让每一位来到煤场的顾客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长年累月的辛勤工作,加上营养不良,赵春娥的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医生多次给她开病假条,但她却从未休息过一天。她常说:“我宁肯倒在煤堆上,决不躺在病床上。”

后来煤场领导见她实在撑不住了,强制让她住院治疗,可每天医务人员给她打完针、查完房后,她就偷偷跑回煤场干活,同事们心疼地夺走她手里的铁锨,她就拿起扫帚,夺走扫帚,她又推起煤车在她心里,煤场就是她的家,工作就是她的一切。

1982年4月20日,赵春娥的病情加重,开始吐血,但她仍然拖着病体,联系了市社会福利院8吨冬储煤的任务。

从煤场到全国

回到煤场后,她再次大口吐血,最终被送往医院,弥留之际,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动容的遗言:“我死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把我的骨灰撒在煤堆上,让我看煤。”1982年4月21日凌晨5点15分,赵春娥因病去世,年仅47岁。

赵春娥的生命之火熄灭了,但她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却像一颗火种,迅速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心,最初的星星之火,源于《洛阳日报》一篇题为《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长篇通讯。

这篇报道如实地记录了赵春娥十几年如一日的忘我工作和无私奉献,感动了无数洛阳市民,随后《工人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通讯《她为四化献出了全部光和热》,把赵春娥的感人事迹推向了全国。

很快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各大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赵春娥的名字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赵春娥的事迹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响,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开始迷失方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有所抬头。

社会亟需树立新的道德榜样,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赵春娥的出现,恰逢其时,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奉献、毫不利己的精神,正是那个时代需要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迅速下发了《向赵春娥同志学习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职工队伍》的文件,号召全国人民向赵春娥学习,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赵春娥的热潮。

从工厂到农村,从学校到机关,人们纷纷以赵春娥为榜样,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赵春娥这位普通的煤场女工,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1983年,国务院追授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在西安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肯定了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不仅是对赵春娥个人的表彰,更是对千千万万像她一样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的肯定。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1990年,赵春娥纪念馆在她生前工作的老集煤场落成,馆内陈列着赵春娥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工作笔记、奖状以及各种媒体对她的报道,真实地再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纪念馆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缅怀赵春娥,更是为了让她的精神代代相传,激励后人。

2004年,赵春娥纪念馆被命名为河南省“红色”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又被洛阳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96年,在第二届“中国雷锋”评选活动中,赵春娥和孔繁森、蒋筑英等一同入选,获得了“中国雷锋”的称号。

在赵春娥去世后,同为老集煤场女工的蒋启珍,被大家称为“活着的赵春娥”,她不仅继承了赵春娥的工作,更继承了她的精神。

她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赵春娥的子女,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份跨越时空的友谊和关爱惹人动容,也侧面印证了赵春娥精神的强大感染力。

结语

赵春娥的伟大,并非体现在多么显赫的成就上,而恰恰在于她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无私奉献。她的精神,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而她的子女,虽然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他们对母亲的敬爱与自豪,又何尝不是对这种精神的另一种传承?

他们或许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但却在默默地守护着母亲的精神遗产,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着母亲的教诲。

时代在变迁,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成功的定义或许更加多元化。赵春娥的奉献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

信源

洛阳日报 2008-04-04 追寻赵春娥的足迹

洛阳日报 2008-06-30 赵春娥:一个时代的闪光印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