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都知道江湖中最厉害的两个门派,就是武侠和少林。但是江湖中群众基础最广,人数最多,覆盖面积最大,堪称“江湖第一大帮”却是丐帮。古今往来,要饭的人最多,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一个类似的,将乞讨人员组织在一起的帮派呢?
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有懈怠,众所不容“。从这句话,我们就知道,在两宋时期,乞丐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要不然也不会有规矩(规格),如果从事这个行当,不守规矩(懈怠)的话,这个行业就不让你来做(众所不容)。
从《东京梦华录》中来看,宋朝因为开放宵禁,繁荣了城市经济和夜市经济,因此依靠乞讨为生的人们,也就有了更多的活动时间和场地,于是他们走到一起,结成了自己的组织——丐帮。丐帮在春秋战果就有,宋朝兴起,经过元、明发展,到清朝、民初达到鼎盛。因此金庸小说中,那个会降龙十八掌的洪七公,说不定在还真的存在过。
社会上有三百六十行,每个行业都要拜自己的祖师爷,丐帮也不例外。不过,丐帮的祖师爷比较多,比如范丹,秦琼,伍子胥,朱元璋等。你或许会问,怎么丐帮这个祖师爷这么多呢?对于这点,其实也容易理解。这些我们所熟悉历史人物,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都去要过饭。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丐帮用这些人来当自己的祖师爷,无非就是变相宣传,不要看不起我们这个行业哦,这个行业藏龙卧虎,说不定那个以后就是一代豪杰,称为乞丐中的霸主哦。
丐帮镇帮之宝—打狗棍
丐帮的打狗棒法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来自于祖师爷范丹。相传,孔夫子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的君王宣传自己”仁爱“的学说。但是那个年代,各国之间彼此征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谁又会去听孔子那套说法呢?没人待见,加上干粮耗尽,孔老夫子和门徒就被困在在陈、蔡两国小国之间,生命岌岌可危。此时,孔子的弟子颜回站出来,说他来想办法。在跟随孔子学习之前,一直在江湖上做生意,因此社会关系比较广,路子多。颜回在当地的一个朋友那里得知,这次的危机是有人向陈,蔡两国国君进谗言,没有人敢帮助他们,而唯一敢帮助他们的,只有一人,此人就是该地丐首范丹。
颜回前去借粮,范丹要去要借粮可以,必须要孔子亲自来一趟才可。没有办法,颜回只好回去请老师孔子来见丐帮魁首。范丹对孔子说,你们不是本地人,吃完了粮食后走了,我去找谁要?孔子苦笑道:“凡门头上有字的,墙上有画的,家有藏书的,尽是孔门弟子,你去讨要准没错。”孔子问范丹 :“麻烦问一下,你的门徒是什么样的人?”范丹说 :“凡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者,皆范氏门下。”范丹听完孔子介绍自己的门徒之后,无不忧虑地说 :“书香读书人家多是富裕人家,这样的人家多有看门狗,如果我的门徒上门讨要,遇到那些看门狗,要怎么对付?”孔子一本正经的说道:”狗咬的话,就让你的门徒拿棍敲。”从此之后,乞丐们都手持棍棒打狗,称之“要饭棍”,乞丐落得一个“杆上的”的名号。
关于这打狗棒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来自于丐帮另外一个祖师爷朱元璋。当年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当小沙弥,因为社会动乱,加上连年灾荒,寺庙就把他赶出去自行解决。朱元璋从此落魄江湖,沿街乞讨。在朱元璋乞讨最无助的时候,曾被两个乞丐接济过食物,朱元璋平定四海,南京登基为帝,遥想当年要不是那二位乞丐恩德,也没有我朱元璋的今日。不忘二丐昔日恩情,朱元璋就下令寻找他们,召入皇宫封赏。二丐入宫后,朱元璋问他们要官还是要钱?这二位谢绝封赏为官。朱元璋被感动,就御赐他们各持一根一尺长的木棒,棒上缠布,垂有穗,一色黄,一色蓝,赐名曰 :“杆”。后来,这御赐的杆子,就成了丐首权威的信物。这种杆子通常要漆成红色,外面再套上红色的丝绸袋,高高悬挂在帮主家中,或帮众据点最显眼的地方。
新任的帮助,要带着帮内弟子,对着祖师爷画像和这根棍子行磕头大礼。如果有新人要入伙,也要先对棍子磕头。这种杆子在丐帮中对于丐帮魁首的意义,好比皇帝的玉玺,因此不便携带,有时丐首就以一根极粗极长的旱烟管代行其权威。到了清代,传说北京城内的杆子分为黄、蓝两种,北京丐帮的两大派也就各自以此得名了。“黄杆子”就是“乞丐”中的“皇家至尊”,成员大都是落魄的八旗子弟。蓝杆子,就是普非贵族的乞丐,那也是乞丐中的“葬爱家族”。
但是,无论是作黄杆子的帮主,还是作蓝杆子的帮主,能当上“丐首”,可都不要小瞧了,那绝对是乞丐中的霸主。这些人平时不会上街讨饭,只在三大节日的时候,出来向商铺乞讨。如果不给的话,就会找一群“皇家至尊”或者“葬爱家族”的非主流,在你家门口唱“错,错,错,是我的错”这样非主流的歌曲,你日子怎么过?
丐帮的经济来源
以前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某一个街区,如果有新店开张,都会专门准备一个红包,给过来唱曲敲板的乞丐。这个红包不但要提前准备好,还要掌柜的特意出来迎接,客客气气的钱用双手放在鼓板上。不仅要如此客气,且给的红包不能少于五枚。如果这么做了,一切平安无事,否则你的生意就别想安生,为啥这样说呢?
首先,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乞丐有乞丐的规矩,也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人家能在你开店的时候上门,就说明你的店开在人家的的势力范围。其次,人家在这里混,那自然是什么关系通着,要不然早就被人给点了。最后,人家敢来你店里要财,自然是早就把你的底细察的清楚。懂得规矩还好,不懂规矩,第二天就会来四个人,第三天来八个人,就此每天翻倍,反正丐帮人口多。这些人,在店铺门口从早上呆到晚上,也不说话。只要有人来店里,这群人就会上来围观盯着,你说生意怎么做?去告官,人家也没做啥,只是看着,难道看着犯法吗?这时店主人出来求饶,那就不是几枚大钱就能打发的了,不给个几千上万,这事是搞不定的。
其次,丐帮另外的收入就是帮人平事。比如,你在某条街开了一个饭馆。结果另外一家看你做的好,也在你家隔壁开了一家饭馆。那么只要你愿意花钱,就可以请当地的丐帮过去砸场子,搞破坏。甚至你想要除掉对方都可以,只要出的起银子。毕竟,人家丐帮吃的就是这碗饭,打架杀人进局子,那是家常便饭。当然了,干这行的规矩就是不能吃两家饭,除非是另一方也势力很大。因此,每当一个地方丐帮的帮助过生日,当地警察局的局长都要亲自道贺,如果那个不懂事的清高,接下来的就是不断会有恶性案件发生,人家丐帮抓不尽,杀不完,反正已经是要饭的,有啥豁不出去呢?
乞丐中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