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个唐朝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凭什么只能由他来当皇帝?

曦月谈啊 2025-02-13 16:04:16

李建成代表的是旧贵族,李世民代表的是新贵族,两人实力都差不多,立即开打五五之数,李建成利用太子的地位在不断的削弱李世民的实力,好比温水煮青蛙更有把握再动手,李世民自然不能等被削弱后再动手,就玩了把大的梭哈,结果李世民赢了。别在想什么谁谁念亲情这种屁话,帝王家没什么亲情,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春秋战国开始父子兄弟相残数不胜数,到汉朝八王之乱到西晋八王之乱,南北朝更加乱的不行,隋朝杨广杀兄夺位,难道都是李世民带的头,之所以这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只有极少数人能顶得住诱惑,所以我觉得这种屎盆不能扣在李世民身上

相反我觉得他这么做无可厚非,因为在绝对权力面前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劳苦功高,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唐朝,可为什么皇帝却只能由他哥哥来当?关键他哥哥当了皇帝以后照样会要他命,换你会怎么做?

其实关陇贵族说是李建成的支持者,倒不如说是投机者,他们不支持李建成也不支持李世民,支持的是太子和皇帝,为了家族利益最大化,谁当太子当皇帝他们就要取支持谁,至于谁当,无所谓。反观李世民这边的人,那是真的要靠李世民这个人实现个人和家族晋升的

杨广之所以败,最大的原因就是要挖关陇集团的根基,不论是开科取士还是三征高丽,不论是沟通京坑大运河还是迁都江都,都是为了消弱甚至扑灭关陇集团的影响,只是他高估了自己,也小看了关陇集团。但是关陇豪强是厉害,但人家支持的是太子的职位,也就是他们不是李建成的死士,不是因为李建成个人魅力而支持李建成的

所以他们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而李世民这边刚好相反,他的手下都是死士,可以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干掉李建成,从这个角度度看,李世民胜利的合乎逻辑,另外,李世民胜利后,关陇豪强还不就是那样,也没几个要为李建成报仇的,所以大多数还是墙头草,置身事外的

其实李世民当皇帝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李世民手上又握有兵权,对整个国家来说不是好事,可能压根就没有大唐盛世,反而会有内乱。李世民手下那么多的草莽英雄,跟随他出生入死打天下,不就是要得到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嘛。李世民接不了帝位,他们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只有孤注一掷的发动玄武门事变,“拿”下天下。

李世民还是有超人智慧与能力好,虽在外与冗长兄弟之间有大仇了,但他不急躁一时功成,蓄谋已久,再加上禁军中安插有n位干收将,而自身又有尉迟恭等几位得力干将与谋士助力,才有玄武门功成一天,而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在其父熏陶下,心慈手软一点,不想饭了兄弟杀身来惹天下大笑,又身边平时没有陪护好几位得力干将,才被秦王李世民一呵而成搞定了,把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条杀了,好得干准好将尉迟恭先下手把李渊兵权逼刭手,李渊才死了心,成全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其实李世民也是孤注一掷,彼时他和太子已经水火不容,而太子李建成无论威望、势力都在他之上,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只要李建成、李元吉任何一个逃出去,李世民都很可能全面失败,他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想必也是挣扎很久。

而从另一角度来说,李渊的事业大半是儿子女儿女婿们成就的,子辈个个如龙,他作为长辈应该是尽力亲和的,从考虑二分天下而不是大力协助太子打压李世民也能看出他在尽力维护儿子们之间的表面和谐。

所以李世民即位后应该是很担心臣民作乱且内心有煎熬的。而这些心理矛盾也多少鞭策他努力做个非常杰出的好皇帝,而不是专注于享受皇权带来的快感,为了这个目标可以忍辱负重不辞劳苦,而诸事皆休、他功成位稳之后,对史书上的评价就会极为在意,难以接受已经是天可汗的自己的过去逆子贼臣的形象被揭露,所以忍不住修改史书,虽然已经是极为克制的只修改细节,但也已经为后世官家的文过饰非开了先河。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