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七年冬,前首辅夏言被捆猪般绑在木杆上游街示众,最终血溅西市。这位曾执掌内阁十二年的重臣,成为明朝唯一被公开处决的首辅。更诡异的是,从定罪到行刑仅用三天,连审问程序都未走完。当刽子手刀落之时,紫禁城方向传来阵阵道乐声——深居大内的嘉靖帝,正沉浸在他的修仙大业中。
夏言之死的官方罪名是“结交边将”。陕西总督曾铣提议收复河套时,夏言作为首辅予以支持,这本属正常政务。但次辅严嵩抓住嘉靖帝畏惧战事的心理,诬告二人“密谋造反”。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曾铣部将仇鸾在严嵩授意下,谎称截获夏言写给曾铣的密信。嘉靖明知证据造假,仍下旨处决夏言全家,这种反常态度暗示着更深层的杀机。
嘉靖十八年南巡途中,皇帝行宫突发大火,险些将嘉靖烧死。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冒死救驾时,发现门窗竟被人从外反锁。《万历野获编》披露,火灾前夜曾有官员看见夏言亲信在行宫周围活动。
此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中,16名宫女险些勒死皇帝;嘉靖二十六年方皇后寝宫再起大火,这三场蹊跷火灾构成催命符。虽无直接证据,但夏言与方皇后联手弑君的疑云,已让嘉靖如芒在背。
夏言与嘉靖的矛盾,远不止政见不合。皇帝要求内阁大臣佩戴香叶冠参拜三清,夏言却将御赐道冠锁进木匣;嘉靖为求长生闭关修炼,夏言竟在奏折里批注“方士之言多虚妄”。更致命的是,夏言掌握着嘉靖最恐惧的秘密——皇帝为炼丹强征处女经血,导致多名宫女暴毙。
当《明史》记载的“红铅案”牵连到夏言门生时,嘉靖终于动了杀心。
夏言的悲剧折射出明朝内阁制的畸形演变。自嘉靖将批红权交给太监后,内阁首辅既要替皇帝背锅,又要防同僚捅刀。严嵩后来写给儿子的密信中坦言:“杀夏言非为权位,实乃自保。”这种扭曲的权力生态,最终在万历朝催生出“倒张(居正)运动”——首辅越是能干,越难善终。
史学家在故宫档案中发现,夏言临刑前曾嘶吼“修仙误国”。这句话随着他的死亡被尘封,却道破了嘉靖朝最大的荒唐:当皇帝痴迷于炼丹续命时,整个帝国正在权力绞杀中走向衰亡。夏言之死不是终点,二十年后,另一位首辅严嵩被饿死街头,重复着同样的历史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