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对友人随口的一句感叹,点燃了人类心中对于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的那份好奇与期待。
时光荏苒,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探索和聆听,最初那份火热的期待早已被浓浓的无奈和失落所取代,人类仿佛是浩瀚星空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无论怎样的放声“大喊”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他们究竟在哪呢?
在这种悲观的阴霾笼罩下,许多人开始怀疑人类可能确实是宇宙中的唯一,不然为什么每次竭尽全力地呼喊都没有丝毫回应呢?
然而,随着对宇宙认识的不断加深,这种观点渐渐偃旗息鼓,因为许多人渐渐意识到宇宙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浩瀚、人类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渺小。
更何况生命的诞生只在“0”与“1”之间有差别,而“1”和“多”之间从本质上看并无区别。既然宇宙中已经诞生了人类这种智慧生命,那么从宏观尺度上来看,类似的事情几乎必然会再次发生,这也就意味着存在人类之外的智慧生命。
即便是不从生命诞生概率的角度来看,一个连在家门口转悠都要穿上厚厚防护服的文明,哪来的勇气觉得自己是无尽星空中的唯一呢?
既然宇宙中有人类之外的智慧生命,也有人类文明之外的外星文明,那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终有一天会和他们在星空中相遇,而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若人类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低级或落后的外星文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换句话说,如果人类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科技水平远不如自己的外星文明,人类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其实参照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情,以及人类自身面对一些事情的选择,我们或多或少能够想到几种可能:
一、直接毁灭
毫无疑问,如果真的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低级文明,那么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将他们直接毁灭,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能够威胁到我们安全的东西。
不过,在现实中真的做出这种选择的概率很低,毕竟人类是一种好奇心强烈的生物,直接毁灭无疑是对好奇心的强烈折磨。而如果这个文明是人类进入宇宙后发现的第一个外星文明,那么就更不可能直接毁灭了,因为和他们交流必定能够解开心中许多困惑。
二、殖民
“善良”从来都不是生存的第一选择,人类(智人)的残暴是有无数个例子能够证明的,比如地球上其他16个人属的消失。
倘若真的在宇宙中发现落后的智慧文明,印第安人曾遭受过的苦难和绝望非常有可能会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上演的地方从地球的美洲大陆搬到了某个未知行星,而主角也从印第安人变成了某种弱小的智慧生命。
当然了,这种推测是基于当下文明程度做出的,当未来人类可以跨越星辰大海并在其中找到其他文明时,或许道德观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在类似普世精神的加持下,人类面对弱小的文明可能不仅不会屠戮和掠夺,反而有可能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三、抓起来研究
每当发现一种新的物种,生物学家们最想做的事情一定是将它们无伤害的抓起来观察和研究,而这或许也是人类面对弱小文明而做出的选择。
人类可能会研究他们的生命形式、身体结构、社会形态以及文明进程等等信息,因为获取这些信息对于人类自身来说也意义重大。
研究是肯定会研究的,但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就不一定了。有可能会直接掠夺,也有可能会和他们的掌控者进行交易或交换。
四、不接触、不打扰,只观察
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曾蹲在地上观察过蚂蚁筑巢,一旦在宇宙中发现了低级文明的存在,人类大概率也会像小时候观察蚂蚁筑巢那样默默地观察他们。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因为地球上就有这样的例子。
在印度有个名为“北桑提内尔岛”的地方,岛上生活着一群几万年没有和外界有过接触的原始人。
为了保护这群地球上最后的“人类活化石”,当地政府已经禁止任何人靠近和登陆小岛,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就是不打扰、默默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宇宙的“寂静”和庞大天体基数之间的矛盾,有科学家怀疑地球就是宇宙中的“北桑提内尔岛”,而人类则是岛上生活的土著,此时此刻正有那么一群“人”正在默默观察着人类的文明发展。
五、合作
无数个例子告诉我们,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如果人类发现的外星文明仅仅比人类落后一点,合作必然是人类最好的选择,而如果他们落后人类太多,那么只会是第一种可能。
总的来说,人类是一种自私和残暴的生物,所以帮助和引导低级外星文明发展的可能性不大,而最有可能的或许还是殖民和掠夺。
穿越火线的图片[笑着哭]
小编直接配种
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