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能冠以"人文荟萃"的城市并不多,常州就是其中一座。从南朝齐梁萧氏"帝王文学集团"在此复兴北方中原文化开始,再到北宋文豪苏东坡的终老地,逐步淬炼出这里延绵千年的文脉和后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常州历史上,共出了2000多名进士、状元22名(包括特科第一)、60多名院士,还有数不尽的文化、艺术、科学、农业等领域名人,而百年难见的全能型人才在这里并不罕见。

唐荆川像
明代的唐荆川,22岁获得会试第一,因不愿臣服权贵错失状元。殿试未列一甲前三名,仍获皇帝御批,成为明代第一人。弃官回乡后,让他有了充足的学习、研究时间,涉及众多领域,且皆取得成就。文学上,他是明代文坛唐宋派领袖之一,现代课本中的“唐宋八大家”,就是他竭力推崇的结果;数学上,通晓“回回术法”,著书《勾股弧矢论略》、《勾股六论》等;天文上,国际天文联合将编号273936的小行星命名为“唐荆川小行星”;武功上,“唐枪俞棍”武术与吴大猷齐名、戚继光向他讨教军事,54岁成为在征途中殒落的抗倭名将,崇祯皇帝追谥“襄文”。

孙星衍像
清代的孙星衍,34岁考中榜眼前,就因书法、文字、经史、音训等闻名天下。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科学经典的《物理论》等众多领域名著,他都有整理、编辑过,可见才能有多全面。

赵元任像
近、现代的赵元任,博学多才的胡适在他面前也自认是“学渣”。留美27岁任教康乃尔大学物理系,回国至今保持在清华大学开设课程最多的教授记录。在语言学、音乐、数学、物理、哲学等诸多方面,皆成为所在时代的大师,常州500年来最后一位闻名于世的全能型人才!
任何人,只要拥有这三人某一个领域的成就,便可以留名历史,足见他们有多“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