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在称呼历史上的皇帝们时,有的叫某某帝,如汉文帝、汉武帝,宋武帝;有的叫某某宗,如唐太宗,宋太宗,宋仁宗。那么您可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叫法?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像汉文帝、汉武帝这样的叫法是按照谥号来叫的,像唐太宗、宋太宗、宋仁宗这样的叫法是按照庙号来叫的。所以归根结底是庙号和谥号的区别。所以我们就来说说庙号和谥号。
1、庙号所谓的庙号,就是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汉武帝商朝500多年的历史上有30位王,但是仅有三位王有庙号,当时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宗武丁)、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没有沿用商朝的庙号制度,所以周王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原因是庙号和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
刘邦建立汉朝后,又恢复了庙号和谥号,汉朝也是历史上庙号制度比较严格的一个朝代,两汉四百年历史上的28位皇帝仅有7位有庙号,分别是高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自三国起,庙号开始泛滥,后世的皇帝们无论有没有功绩都会被冠以“某某祖”或“某某宗”的庙号,所以庙号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2、谥号所谓的谥号指的是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谥号始于西周,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
所以纵观历史,您就会发现除了亡国之君外,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谥号。而我们经常所说的汉文帝中的文,汉武帝中的武都是谥号。
谥号分“美谥”、“平谥”和“恶谥”,文、武、高都属于美谥,愍、怀属于平谥,炀、厉则属于恶谥。
唐太宗然而谥号也有泛滥的时候,唐朝以前,皇帝的谥号一般都是一个或两个字,自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天宝十三年,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清代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所以以唐朝为分界线,如果再在皇帝前面加上谥号作为称呼,那就太麻烦了,所以从唐朝开始,以后的皇帝都称庙号。
不过较真的朋友们可能也发现了,明清时期的皇帝既没有称庙号,也没有称谥号,如称呼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呼朱棣为永乐皇帝,称呼清圣祖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呼清高宗弘历为乾隆皇帝。而洪武、永乐、康熙、乾隆是年号。
年号始于汉武帝时期,在后来王朝中每个皇帝都有年号,但是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朱元璋继位后规定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清朝也继承了朱元璋的这个规定,所以明清两朝的皇帝都有一个年号(朱祁镇和皇太极除外,朱祁镇是因为做过两次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皇太极做过后金大汗和大清皇帝,所以也是两个年号)。
因为明清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也就以年号来称呼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