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涨停之后,上方还有多少空间?

顺为星瑞 2025-03-12 04:58:31

菜粕期货昨日全合约封涨停后,市场对其后续上涨空间的判断需结合政策、供需、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点梳理:

一、短期上涨动力的驱动因素

1. 政策反制的直接冲击

中国自3月20日起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含菜粕)加征100%关税,直接影响菜粕进口。2024年中国菜粕进口中74%来自加拿大,这部分缺口短期内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如俄罗斯、乌克兰等)完全填补,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推升价格。

替代渠道的局限性:尽管中国已与乌克兰达成豌豆进口协议,但菜粕进口调整需要时间,短期内市场情绪可能继续发酵。

2. 豆粕强势的联动效应

近期豆粕因国内大豆到港量偏低、现货基差走强,带动菜粕需求替代。豆粕与菜粕价差扩大至900元/吨以上,菜粕性价比提升,进一步刺激采购。

3. 国际油料价格支撑

加拿大菜籽库存降至2017年以来次低水平,叠加美豆增产不及预期,国际油料市场偏强,ICE菜籽价格走强对国内形成传导。

二、上方空间的压制因素

1. 政策调控与市场降温措施

郑州商品交易所已调整部分合约的最小开仓量至10手,并发布风险提示函,表明监管层可能通过限制交易量、引入替代供应(如应急进口通道)等方式抑制过度投机。

2. 国内库存压力与替代效应

当前菜粕库存仍处高位,且菜籽进口虽受限,但前期到港量较大,短期内供应未完全收紧。此外,豆粕若因南美大豆丰产恢复供应,可能削弱菜粕的替代需求。

3. 长期国际油料宽松格局

南美大豆丰产预期持续,全球油料供应整体宽松,可能限制菜粕的上涨持续性。若中美加贸易摩擦缓和,加拿大菜籽出口政策调整,市场情绪或快速反转。

三、后市推演与关键观察点

1. 短期(1-2周)

市场情绪可能推动菜粕价格继续冲高,但需警惕政策干预(如启动替代进口)带来的回调风险。若加拿大未就关税问题妥协,3月20日关税落地后,菜粕或再迎一波上涨。

2. 中期(1-3个月)

需求端:随着气温回升,水产养殖旺季启动,菜粕消费回暖可能支撑价格。

供应端:需关注国内菜籽种植政策落实情况及多元化进口进展。

3. 长期不确定性

中美加贸易关系及全球油料供需变化是核心变量。若加拿大新政府调整对华政策,或美国大豆产量超预期恢复,菜粕价格将承压。

结论

菜粕短期上方空间受情绪和政策影响较大,预计仍有5%-10%的潜在涨幅(对应主力合约可能上探至3000-3200元/吨区间)。但中期来看,政策调控、替代供应启动及国际油料宽松格局将限制其持续上行,价格或逐步回归基本面驱动。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以下信号:

- 中国对加拿大菜籽反倾销调查的进展;

- 国内菜粕库存消化速度及豆粕供需变化;

- 国际贸易政策动态(如美加关税谈判)。

0 阅读:0

顺为星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