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末临近,凛冽的冷空气愈发频繁地侵袭,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也就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悄然成为心梗的高发期,尤其在北方高寒地区,这一心血管“杀手”正蛰伏在寒冷之中,伺机而动,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心梗的发生绝非偶然,环境因素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冷热交替的急剧变化,更是诱发心梗的关键“扳机”。冬季的特殊性,宛如一张复杂交织的“风险网”,将心脏置于重重危机之下。
从人体自身生理机能角度而言,冬季仿佛给身体机能按下了“迟缓键”,人们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寒冷的气温如同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身体启动应激反应来维持体温,心脏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泵血负担陡然加重,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就像一台过度劳损的机器,故障风险急剧攀升,为心梗的发生埋下隐患。
室外温差堪称心梗发作的一大“帮凶”。当人们裹紧棉衣踏出家门,寒冷空气瞬间扑面而来,体表血管首当其冲,受到强烈刺激后骤然收缩。这种收缩如同给血管“勒紧缰绳”,使得血流供应受阻,一旦重要脏器供血中断,心肌梗死、脑卒中这类凶险疾病便可能接踵而至,严重危及生命健康。
再者,冬天的生活习惯变化也在悄然推高心梗风险。户外运动因寒冷天气而大幅减少,人们转而偏爱室内“蜗居”,运动量匮乏的同时,食欲却往往不减反增,吃得多、消耗少成为常态。长此以往,能量摄入与代谢失衡,血液黏稠度如同被搅稠的“米糊”,缓缓流动的血液里,血栓极易趁机形成,仿若潜伏在血管中的“暗礁”,一旦堵塞心血管主干道,心梗便会迅猛来袭。
面对心梗这一隐匿而致命的威胁,学会精准判断其发作迹象至关重要。心梗最为典型的表现是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仿若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胸口,令人喘不过气,同时还伴有发热、面色苍白、心慌意乱、气促胸闷以及冷汗直冒等一系列症状,恰似身体拉响的“警报器”,警示心脏正深陷险境。此时,若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持续超过15分钟仍得不到缓解,急性心梗的可能性极大,必须争分夺秒就医诊治。
值得留意的是,心梗还擅长“伪装”,常以不典型症状示人。胸背、肩颈、胳膊等部位不明缘由的疼痛,或是胃疼、牙疼等看似毫不相干的不适,都可能是心梗在身体里“暗度陈仓”,稍不留神就会被忽视,延误宝贵救治时机。
在这心梗高发的凛冬,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外出时做好保暖防寒,穿戴足够厚的衣物、围巾、帽子,减轻冷空气对血管冲击;合理调整饮食,荤素搭配、控制食量,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过度摄入;即便室外寒冷,也要坚持适量室内运动,如瑜伽、原地慢跑等,维持身体代谢活力与血液循环。唯有从生活细微处筑牢防线,时刻警惕心梗“信号”,才能在寒冬守护心脏健康,安稳度过这一高危时期。
在冬季预防心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各器官包括心脏得到良好的休息,避免熬夜。例如,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
- 适量运动:尽管冬天寒冷,但不能忽视运动。可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像瑜伽、太极拳等。如果天气较好,也可以在中午等比较暖和的时候外出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黏稠。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心梗风险。戒烟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血管内膜的刺激,降低血管痉挛的可能;适量饮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减半。
饮食调节
- 均衡膳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的摄入。比如多吃菠菜、苹果、燕麦这类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和腌制肉类。
- 控制食量: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要注意避免过度进食,防止能量摄入过多,维持能量摄入和代谢的平衡,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
环境适应
- 注意保暖:外出时做好保暖措施,穿戴足够厚的衣物、围巾、帽子等,尤其要注意头部和颈部的保暖。这可以减少冷空气对血管的刺激,避免血管突然收缩。
- 避免温差过大: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或者反之,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在进出房间时,先在门口停留片刻,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后再行动。
情绪与压力管理
-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像焦虑、愤怒等强烈情绪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情绪。
- 减轻压力: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减轻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如冥想放松,每天花10 - 15分钟进行简单的冥想,让身心得到放松,降低应激状态对心脏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