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评价: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
“诸葛亮不会打仗。”这个评价,流传了近两千年,让无数人拍案叫绝,也让无数人拍案反驳。有人说他是“治国能臣、用兵庸才”,有人却说他是“文武全才、无敌智者”。但谁也没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却能一针见血,直戳核心。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空城计”到“街亭失守”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曹魏、蜀汉、东吴各据一方。蜀汉,作为最弱的一方,能在强敌环伺中勉强维持几十年生存,几乎全靠一个人——诸葛亮。他不仅是蜀汉的丞相,还是军队的灵魂和战略的核心。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却一直备受争议。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空城计”。司马懿带着大军压境,诸葛亮却在城头上摆开空城,大摇大摆地弹琴。结果,司马懿竟然真的撤军了。这听起来像是天才的操作,但有人却说,这不过是侥幸,否则司马懿稍微胆子大一点,诸葛亮可能就凉了。
而另一件事——街亭的失守,更是让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深陷质疑。当时,诸葛亮北伐中原,本是志在必得,却因为手下马谡的失误,导致街亭被魏军夺下,整个北伐计划也因此宣告失败。这一仗,直接让后人抓住了“诸葛亮不会用兵”的把柄。
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从这些片段中,真的能得出诸葛亮不会打仗的结论吗?
诸葛亮的战场局限,首先要从蜀汉的国力说起。蜀汉地处西南,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最好的兵源和粮草大多被东吴和曹魏掌控。相比之下,曹魏的军队多达百万,东吴也有长江天险,而蜀汉呢?全国人口不过百余万,能抽调上战场的士兵寥寥无几。诸葛亮一边要守住蜀汉的地盘,一边还想北伐中原,这就注定了他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有丝毫闪失。
他的战略风格更像是在“下围棋”,每一步都在算计,步步为营,不敢冒险。而这种谨慎,也让他看起来“很会算计,但缺乏杀伐果断”。蜀汉的弱小,决定了诸葛亮能打的仗,注定是“稳扎稳打”型的,而不是“摧枯拉朽”型的。
街亭一战,确实是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污点。为了成功北伐,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这个关键点。结果,马谡不听指挥,放弃了守水源的有利地形,反而把军队安扎在山上。魏军从下方切断了水源,蜀军军心大乱,最终惨败。
有人说,诸葛亮用人不当,是他自己该背的锅。但仔细想想,马谡是刘备亲手提拔的年轻才俊,备受器重,连刘备临终前都嘱咐诸葛亮要“用心栽培”。诸葛亮用他,既是对刘备遗命的尊重,也是对马谡能力的信任。更何况,马谡之前在其他地方表现得非常优秀,换了谁也会相信他。
街亭之败,更像是马谡的个人失误,而不是诸葛亮的战略问题。诸葛亮后来挥泪斩马谡,不仅是为了平息军中怨气,更是一次对刘备遗训的艰难告别。
蜀汉的每一次北伐,都是一次赌命。诸葛亮要在短时间内调动军队、筹集粮草、制定战术,但蜀汉的后勤能力实在太弱了。北伐中原的粮草运送路线长达千里,沿途还会被东吴和曹魏骚扰,蜀军经常还没打到敌方老巢,自己的粮草就已经耗尽。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多次北伐,却始终无法深入中原的原因。他的对手曹魏不仅兵多将广,还有稳定的赋税制度和后勤网络。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在打一场“资源不足”的战争,想要“速战速决”,却又不得不“步步为营”。这是蜀汉的命运,而不是诸葛亮的无能。
唐朝时,李世民曾经评论过诸葛亮,说他“治国有余,临机制敌不足”。这句话看似在批评诸葛亮不会打仗,但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在肯定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李世民深知,诸葛亮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他能赢多少场战役,而在于他能让蜀汉这个“先天不足”的国家,撑了几十年。
诸葛亮不仅是个军事家,更是个政治家。他制定了“均田制”,稳定了蜀汉的经济;他建立严明的法度,树立了清廉的官场风气;他还以身作则,吃穿用度都极其节俭,为蜀汉百姓省下了不少资源。可以说,蜀汉能多活一天,诸葛亮就多一分功劳。
李世民的这一评价,让后人重新思考:一个人的价值,真的只能用几场胜败来衡量吗?
最后再回到“空城计”。这个故事,被后人传得神乎其神,但其实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司马懿的谨慎。司马懿作为曹魏的名将,虽然智谋过人,但性格却非常保守。他看到诸葛亮在城头悠然自得,第一反应不是“他在装”,而是“这城里肯定有埋伏”。
司马懿的退兵,更多是出于自己的性格,而不是因为诸葛亮多么“神通广大”。但这并不影响诸葛亮的伟大,因为他能在危急关头保持镇定,把对手的心理吃得死死的,本身就是一种过人的智慧。
诸葛亮会不会打仗?可能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他不是那种能用一场战役改变历史的名将,但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坚韧,为蜀汉争取了一线生机。有人说,诸葛亮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剧;但也有人说,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蜀汉的奇迹。
司马懿也好,李世民也罢,甚至现代的我们,都无法完全定义诸葛亮的价值。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段传奇。有人说,诸葛亮不是军神,却是“人间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