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ICT产业,运营商咋办?华为杨超斌MWC带来重磅“利器”

海峰看科技 2025-03-03 23:24:45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2025年,云化、智能化技术蓬勃发展,特别是大模型的加速普及。今年初,随着DeepSeek火热发展,AI大模型市场掀起降价潮,开启普惠时代,让AI技术从云端走向大众。比如,文心一言宣布将免费,字节跳动、阿里云等企业下调旗下大模型产品价格。

与此同时,AI应用加速落地。据非凡产研发布的《2024年Q3全球AIGC行业月报》,2024年9月与生成式AI(AIGC)相关的应用程序,单月使用量达552.67亿次。

“AI技术正在以超乎每个人想象的速度发展,AI应用和创新井喷式涌现,形式和内容层出不穷,这也给ICT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MWC25巴塞罗那盛会现场,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面向全球运营商观众分享。

产业的变革驱动网络的变革,网络变革的特征是以AI为中心,包含通信网络等都需要智能化并能够支撑好各类智能业务。运营商网络该怎么做,才能抓住智能时代机遇?

就在这场盛会中,笔者在现场见证杨超斌重磅发布AI - Centric Network解决方案。该方案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大会焦点。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需求裂变:AI应用浪潮下,网络需求迎来变革风暴

回首过去,应用的发展总会对网络提出新需求,推动网络持续演进。比如,社交应用的兴起,要求网络具备低时延性能;视频平台的火爆,需要网络具备高带宽性能;物联网设备激增,呼唤网络具备广连接性能。

智能时代,伴随AI应用发展,对网络提出新需求。对此,杨超斌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层面介绍了智能应用的发展对网络性能提出的新需求。

在个人层面,网络需助力用户实现差异化业务体验。迈入5G时代,用户网络需求愈发多元:大型手游玩家渴望超低延迟网络,畅享酣畅淋漓的操作体验;在线办公群体依赖高速稳定网络,确保会议高效顺畅开展;直播爱好者追求高带宽网络,实现高清画面无卡顿流畅传输。

杨超斌认为,随着AI加速发展,个人应用对网络需求的差异化将进一步拉大。各类AI应用落地,对网络带宽、时延等需求不尽相同。

这些不同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AI驱动流量持续跃升,如车载AI智能助理与AI娱乐应用,使得智能车DOU超200G,达个人用户10倍;AI驱动上行成为普遍需求,如AI眼镜落地加速网络大上行需求激增;AI驱动交互实时性需求扩展,如AI实时通话,为达成真人级交互体验,要求空口时延小于50ms。

种种迹象表明,个人用户对网络需求正从单一走向个性。这就要求网络具备差异化能力,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其次,组织层面,网络需驱动组织向智能化协作演进。“AI驱动组织协作方式从人人协作、人智协作到智智协作,带来连接数量、交互频次和响应速度的变革。”杨超斌强调。

比如,在物流配送场景,无人机与机器人每秒至少交互一次,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1Mbps,决策时间不超过100ms。比如,在智能制造场景里,多机器人要实时同步动作防止碰撞,因此算力得下沉到边缘,借助云-网-边-端协同,保障极致体验。

这些变化促使网络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杨超斌概括为:“网络连接从预配置走向按需泛在,网络带宽从下行为主走向立体超宽,网络时延从准实时交互走向实时交互。”

最后,社会层面,网络需助推社会向AI普惠化升级。AI时代,各类AI应用颠覆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与运行方式。

比如,在城市治理领域,部分试点城市运用AI智能交通系统,已使交通拥堵时长缩短了20%-30%,有效提升了城市通勤效率。在智能汽车层面,到2030年,L3/L4智能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其渗透率有望突破70%。

在社会康养层面,AI同样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超过25%的康养护理服务将实现线上化。老人通过AI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数据,数据上传频率可达每分钟1次,异常预警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伴随AI应用的发展,将加速社会AI普惠,也将激发连接的全场景覆盖和海量需求。杨超斌给出如下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连接需求将达到2000亿。

破局之道:AI时代网络的四大“绝技”

据英伟达对全球450多名电信专业人士调研后发布的《2025全球通信业AI发展报告》,84%的受访者坦言AI直接拉动了年营收增长。面对AI业务给运营商带来的巨大商业契机,运营商该如何建设网络,以满足AI业务对网络的新需求?

此时,华为成为焦点。在过去,华为以创新投入大而知名,服务全球绝大部分的运营商,总是为运营商铸就破解网络难题的“利剑”。4G时代,华为优化网络架构与参数配置,降低时延提升应用流畅度;5G时代,华为构建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助力运营商开拓新业务领域。面对AI时代,华为再次亮剑。

在本次MWC上,华为面向全球运营商,发布AI-Centric Network解决方案,意图助力运营商抓住智能时代新机遇。

杨超斌介绍:“为AI-Centric Network通过跃升网络能力实现全域连接、跃升智能化水平实现面向应用的运维运营新范式,打造一张坚实的ICT网络底座,加速业务重塑和商业模式重塑,抓住智能时代新机遇。”

大家一定好奇,华为发布的AI-Centric Network解决方案这把“利器”是否“锋利”?我们或许能从连接、运维和业务三个维度,感受到这把“利器”的四大绝技。

绝技一:重塑连接,实现全域全融合网络连接。连接是通信的基础,需求永无止境。华为依托AI Core与5G-A前沿系列方案,全面激活网络潜能,实现跨越式能力进阶。具体而言,华为通过高稳智能调度,让网络资源分配精准高效;通过1-5-20ms确定性时延圈,保障数据传输稳定如一;通过万兆接入的泛超宽能力,使信号覆盖无远弗届,带宽拓展超乎想象。

杨超斌在演讲中进一步指出,华为通过AI与网络的深度协同,实现智能编排最佳网络路由、带宽等资源,为智能应用提供确定性SLA保障。

绝技二:重塑运维,带来面向应用的运维运营范式。当前运营商网络越来越庞大且复杂,运维难度大。华为通过构筑面向应用的运维运营架构,搭建起从感知、决策到执行、优化的端到端闭环链路,实现运维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杨超斌提到,华为凭借即刻式、多维度体验保障体系,精准适配不同用户需求,达成千人千面的精细化运营;借助基于流量预测的7×24小时调优机制,依据网络流量实时变化,实现应用级别的动态优化;运用Agent闭环自愈与Copilot辅助上站技术,实现预测式主动运维,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故障。

比如,在网络运维场景,Agent自动规划编排任务,自主闭环40%的软件类问题;针对剩余60%的硬件类问题,Copilot通过专业知识问答,辅助现场工程师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绝技三:AI为中心网络赋能业务重塑。AI正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华为以AI为中心网络,重塑新业务活力。为业务重塑注入全新活力。个人层面,华为基于带宽、时延以及可靠性带来的精准适配,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体验升级。组织层面,华为突破连接规模与实时交互瓶颈,推动协同模式从“人人”协同,逐步向“人智”协同甚至 “智智”协同模式演进。社会层面,华为凭借广覆盖的泛在化连接,加速AI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渗透,让AI普惠大众。

绝技四:拓展边界,共探新机。以AI为中心网络让运营商从“流量经营”单一模式向“差异化体验经营”多维模式跨越。比如,运营商推出的5G网络差异化速率套餐、网络切片定制服务等多种体验经营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深度挖掘网络连接潜能的商业模式,将为运营商开辟新的增收空间。

笔者观察:携手同行,开启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

通过聆听杨超斌的介绍,笔者认为华为发布的 AI-Centric Network解决方案,为华为、运营商与社会带来深远价值。

对华为而言,该方案是其通信技术持续创新的有力见证。它不仅为ICT产业树立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标杆,更让华为在全球舞台彰显强劲实力,巩固其技术引领者地位。

对运营商而言,华为积极与之合作,赋能运营商挖掘新商业契机,繁荣通信行业生态,提升运营商在AI时代的竞争力与适应力,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对社会而言,华为助力运营商应对AI应用网络需求,推动智能普惠。通过满足个人、组织及社会的AI网络需求,提升个体体验、助力组织协作、升级社会治理,加速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全面智能化转型。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华为深知,智能时代机遇无限,但凭一己之力难以把握,需与全球运营商携手共进。诚如杨超斌所呼吁,华为期待与各方紧密合作,以创新为笔,共绘智能时代壮美画卷,携手开创智能新纪元。

0 阅读:7

海峰看科技

简介:关注5G、手机、AI、云等技术和产业发展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