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差点被炸药埋掉的“国之重器”故事。
1977年,湖北随县的一个小山包下,藏着一座足以改写中国音乐史的春秋战国古墓。当时,武汉军区空军后勤修理所为了建兵器车间开始炸山施工,结果炸出了“褐色土壤”。一位叫王家贵的副所长,凭着一点考古常识,硬是顶住了“没事继续炸”的压力,三次奔走文化馆,最终保住了这座古墓和那套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如果不是他的坚持,这套大国重器可能早已变成混凝土的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专业机构的不专业,差点误导全局。
王家贵发现异样后,时间向随县文化馆汇报。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就说“没古墓,施工吧。”这什么操作?要知道,古墓的发现从来不是光靠肉眼看土色这么简单的事。更离谱的是,这种判断直接导致了工地差点继续爆破。如果不是王家贵三次三顾茅庐,直到找到真正懂行的副馆长王世振,恐怕这座墓早就被炸得渣都不剩了。专业机构的“不专业”,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2. 文物保护意识薄弱,青铜器差点成废品。
爆破开始后,工人们陆续挖出了几件青铜器,不少人直接拿去废品站换钱。这也难怪,那个年代,文物保护意识并不普及,青铜器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破烂”。更让人无语的是,负责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没及时提醒,直到王家贵火急火燎地开会宣传文物保护,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你能想象吗?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大批珍贵文物可能早就进了废铜烂铁堆。
3. 决策的缓慢与拖沓,险些让国宝毁于一旦。
从发现异常到正式发掘,这中间整整拖了大半年!王家贵三次奔走文化馆、请专家、上报文物部门,期间光是等待回复就耗费了大量时间。更夸张的是,直到1978年春节后,施工现场才暂停,考古队才真正进驻。而考古过程中发现,椁盖距离施工面只有1.2米,最深的爆破炮眼距离椁板仅有80厘米!这是什么概念?稍微多炸几次,这座春秋战国古墓就会在历史上彻底消失。这样的缓慢决策,简直是在与时间赛跑。
王家贵绝对是个“有心人”,他用自己的专业敏感性和执着,救下了这座古墓。他的坚持不仅保护了国家文物,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次事件也暴露了当时专业机构的不作为和文物保护意识的薄弱。好在,这座古墓最终得以保存,而曾侯乙编钟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闪耀符号。但从整个过程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慧眼识宝”的故事,更是一场与遗忘和破坏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