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张国焘在背叛革命后,曾跟时任国民党军统要员的沈醉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长征途上,要是我心狠手辣一点,我在共产党内的地位就不是第三第二了。”
从历史上看,张国焘这话的确不是口出狂言。长征路上,他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的确是中央红军的数倍,只要他决定了,是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的的。
当时,张国焘执意南下,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加之形势恶化,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等人接到密报后,连夜率领红一、红三及军委纵队北上,这才脱离了险境。
当时,红四军中还有人提出要阻拦毛泽东等人北上,后在徐向前的制止下才作罢。否则,张国焘恐怕真的可能会一举成为党的一把手。
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展开反分裂斗争令毛主席终生难忘。在被问道“一生中有没有最黑暗的时刻”这一问题时,毛主席便表示“是在1935年长征时与张国焘的斗争中”。
从毛主席的答案中,足以看出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
实际上,张国焘早在1920年便加入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他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并长期以来担任着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职务。
当年,在鄂豫皖苏区,张国焘领导的红四军达到了8万人,能有这样的成就,也说明他也是得到了将领们的忠心拥护的。
不可否认,张国焘也是有一定能力的,讲话富有强烈的煽动性,能够直击人的心底,鼓动性强。这一点,跟毛主席很像。
此外,在走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点上,张国焘也有着跟毛主席一样的看法。
然而,张国焘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背叛革命呢?
相较于毛泽东而言,早期,张国焘在党内的资格、地位是比他高的。早在北大的时候,毛泽东还在北大图书馆打工,旁听一些课程的时候。张国焘就已经是北大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时,张国焘和毛泽东都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但张国焘是一大的核心人物之一,毛泽东是大会书记员。
按理说,在这种差别下,张国焘的优势是大于毛泽东的,加之他还年轻几岁。然而,张国焘最终还是选择了叛党而去。
因为有一点,张国焘是比不上毛泽东,他缺少“一意孤行”的泼辣。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对于中共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这个要求,张国焘是表达过强烈反对的。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会让我党失去独立性。但是,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他最终选择了妥协,甚至还出席了国民党一大。
再看看毛主席,德军入侵苏联后,由于担心日军同德军合作对苏联形成夹击之势,斯大林曾要求中共向日军主动发起攻击,以达到牵制日军的目的。
对于斯大林的要求,毛泽东并没有同意,他迟迟没有出兵。
针对毛主席这样有魄力的决定,曾有人感慨说: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共领袖换成陈独秀、王明,哪怕是张闻天、刘少奇,它也还是很难走到它的1949年。”
说张国焘没有“一意孤行”的劲儿,实际上是说他的性格中有着软弱、妥协的成分在,缺少血性,缺少宁为玉碎的牺牲精神。从这一点上看,就不难理解他为何最终叛党而逃了。
张国焘背叛革命,投靠蒋介石后,并委身军统任职,从事反共特务活动。全国解放前,张国焘随蒋介石集团逃往台湾。
在台湾期间,他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他自然不会受到国民党重视。于是,1949年冬,张国焘携一家人离开台湾前往香港。
在香港谋生并不容易,加之妻子因病住院治疗急需用钱,张国焘一家的生活变得更加窘迫。就在这时,美国方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作为曾经的中共高级领导人,美国人希望能够通过它获得更多关于中共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
就这样,64岁的张国焘开始写起了回忆录,后来,他的回忆录《我的回忆》出版。该书出版后,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因为他在书中写到了不少关于中共方面领导人、高级将领的事,毛主席还曾找来这本书读了读,看后,毛主席只说了一句话:
“这本回忆录,真是满纸荒唐言!在他的眼里,我们可都不是好人,只有刘伯承是好人了。”
其实,张国焘在香港期间,还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等人写过信,甚至提出了“想要回到党的身边,为新中国做一些事。”
中共方面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必须先公开承认错误”。这一要求遭到了张国焘的拒绝。
1958年,张国焘再次向中央提出“愿意在香港为新中国尽一些绵薄之力”,此外,他还要求“中共向他提供一些生活补助”。
由于当时张国焘已经和美国方面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毛主席在收到有关张国焘的来信后,批示道:
“应劝张国焘割断同美国人的关系。如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予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
然而,张国焘再次拒绝了这一要求。此后,有了美国人帮助的他,开始投入到了回忆录的写作中。
1968年,张国焘携一家人离开香港移居加拿大。晚年的张国焘,在加拿大的生活很是艰苦,尤其是他在79岁时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被送进位于多伦多郊区的老人病院。
多伦多的冬天很是很冷,而张国焘所在的老人病院又没有足够的供暖设备,这让生病的张国焘很是受折磨。
1979年12月,张国焘逝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从他的妻子杨子烈与友人的谈话中,我们能够得知他死前的情况:
“(1979年)12月初,当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转身时毯子掉在床下,自己无法拾起,想叫人也无人来助,暖气关闭,只有咬紧牙关受冻。12月3日5时起,他忽然大吐大呕两小时,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护士欲叫医生诊断,竟已气绝。”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