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读读《科幻电影教父:雷德利•斯科特的造梦之路》,聊聊老雷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1)》
《读读《科幻电影教父:雷德利•斯科特的造梦之路》,聊聊老雷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2)》:
8、不为人知的广告创业
雷德利来到了人生岔路口。他可以选择留在英国广播公司,靠着这个庞大的机构,或许他能无缝转入电影行业。但另一条路是广告业:他早在1963年就受邀拍过商业广告片,这个全新的世界正在向他招手。1961年,雷德利回到英国,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了两年半,参与了很多节目制作。
他来到了人生岔路口:他可以选择留在英国广播公司,靠着这个庞大的机构,或许能无缝转入电影行业;另一条路是广告业,他早在1963年就受邀拍过商业广告片,这个全新的世界正在向他招手。
雷德利将在业内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半是理想幻梦,半是怀旧乡愁,一种以微缩的形式讲故事的艺术。他一直觉得眼瞧着就要拍出一部电影来了。
可他做广告做得实在太开心了,一直没有停下来好好琢磨拍电影的事。广告公司就是他的电影学校。在这里才他学会了电影摄影和剪辑,学会了通过组织图像来创造意义,他的风格就是在商业领域摸着石头过河时找到的。
一些同行同辈人的转型刺激了他。雷德利的广告界朋友艾伦·帕克已经抢先一步实现了从广告导演到电影导演的飞跃,他从广告公司的收发室开始干起,一路做到了文案,直至导演,并凭借电影《午夜快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雷德利坦承:“发现他拍了部电影之后,我难受极了。难受得整整一礼拜睡不着觉。”
这一代广告片导演为何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他们的电影是高级风格和商业直觉的结晶,他们都抱持着一种想法,即可以通过外在视觉讲故事,借此让现实高于现实,化为神话。他们不像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一代那样破除旧习、追逐真理;而是执迷于拨开纷繁纠结的类型片迷雾,在类型片的枷锁中寻求尽善尽美。
雷德利在这个追求至美独特风格的广告帮中担任“总设计师”。但令人不解的是,在这群积极展示作品、招徕垂青的才俊当中,竟然是雄心勃勃的斯科特被一连串的功败垂成和闲杂人等拖入困境、停滞不前,作品迟迟未能面世。
在经历一系列的立项、夭折、立项、夭折之后,雷德利终于开拍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决斗的人》。一切令他着迷的东西都汇集于此片:时代的细枝末节、行动的最佳时机,以及对人之荒谬的剖白,一应俱全。
如今该片已被视为雷德利最好的作品之一。连他自己都对影片保存状况之好深感惊讶。“我无意中在网飞上看到了《决斗的人》,我看到他们给片子调了色,调得特别精美,我彻底看惊了。我基本不会回看我的老片子,可我决定停下来看十来分钟。结果,要命的是我看了整整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