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大局与总统唱反调,违反美国宪制,麦克阿瑟终于求锤得锤

斜阳洒在军武 2024-11-30 13:44:55

在1950年11月,麦克阿瑟因为过于轻敌,对志愿军的实力产生误判,贸然发动了“圣诞节前凯旋攻势”,从而导致联合国军在12月退出了朝鲜。此后,随着李奇微就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联合国军才算找到对付志愿军的方法,并转入反攻。这样一来,战局看上去又回到了战争刚刚爆发时的样子。随着战局的稳定,美国高层开始考虑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韩战这场战争,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对于这一问题,充满斗士性格的麦克阿瑟一直持有激进的立场,认为解决朝鲜问题的唯一出路就在于通过大规模的攻势,彻底消灭朝鲜半岛上的志愿军。1951年2月,麦克阿瑟制定了一项长期计划,旨在彻底切断朝鲜境内中志愿军的补给线。

根据他的设想,联合国军应当对鸭绿江对岸集结的志愿军实施空袭,从而彻底切断志愿军兵员和补给物资从东北源源不断地进入朝鲜的可能。此外,麦克阿瑟还希望扩大美国投入战争的兵力,并将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投入战争,从而在朝鲜东西海岸同时发动两栖登陆和空降作战。这样,缺乏补给、遭到侧翼进攻的中共军便只剩下两个选择:饿死或投降。

对于麦克阿瑟的这一宏大计划,华盛顿方面反应冷淡。1951年2月6日,美国国务院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召开座谈会,讨论韩战的出路。在会议上,国务院代表提出,此后的韩战战局有通过停战谈判进行政治解决的可能,但谈判如果要顺利开启,取决于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态度。

其后,艾奇逊国务卿在2月23日发表谈话:“联合国和美国都不对用军事手段统一朝鲜负任何责任,并相信大多数在朝鲜驻军的政府(包括美国的主要盟国),都会继续拥护把统一朝鲜作为一种政治目标,而不是战争的目的。”

艾奇逊

在这之后,杜鲁门总统决定发表一份公开声明,用于表示联合国军希望与共产极权阵营进行停战谈判。3月20日,参谋长联席会议致电麦克阿瑟,提醒他总统正在起草这一声明。得知这一情况后,麦克阿瑟在不与华盛顿方面打招呼的情况下,独自在3月23日发布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声明:

“共产党军队,实际已消灭了。敌人的补给线不分昼夜地遭到了我军的攻击,所以其前线的补给经常中断,兵员开始丧失持久力。敌人的人海战术,对于已经习惯了的我军来说,也失去了效果,其渗透战术也遭到了各个击破……现在,联合国军正在对其行动加以限制。因此,中国军队能够无视国际法,发动奇袭。但尽管如此,它想以武力征服朝鲜的企图已完全化为泡影。所以,如果联合国取消现在的限制,决定把军事行动扩大到中国的海岸线和腹地,中国就一定会立即痛感到自己面临着军事崩溃的危机。”

从这些话中,不难看出麦克阿瑟与华盛顿方面对战局的看法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华盛顿方面希望以谈判停止战争,麦克阿瑟则希望将战事扩大到中国的海岸线和腹地。对华盛顿方面而言十分严重的是,麦克阿瑟在已经得知总统正在起草声明、准备呼吁以政治手段结束战争的情况下,依然擅自发表了与总统观点迥异的声明。

对于杜鲁门总统而言,更令他担忧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在3月中旬从西班牙、葡萄牙驻日本外交官处截听到的电报内容。在这些电报中,西、葡两国外交官向上司汇报,表示他们和麦克阿瑟进行了谈话,麦克阿瑟满怀信心,表示他能够把朝鲜战争转化为一场大规模冲突,并一劳永逸地解决掉中共问题。

杜鲁门

为什么麦克阿瑟独自发表声明,会令华盛顿方面和杜鲁门总统如此担忧?在1951年时,麦克阿瑟不仅只是援助韩国的联合国军总司令,也是驻日盟军总司令。而在当时,由于同盟国与日本的《旧金山和约》还未生效(生效时间为1952年),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其主权尚未完全恢复。这就是说,此时的麦克阿瑟不仅是美国军队在远东的最高指挥官,也是日本的实际掌权者。

可以说,麦克阿瑟及他在东京的司令部已隐然成为华盛顿之外的又一权力中心。对于美国而言,文官控制军队是立国的基石之一。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在建国以来才从未变为军事独裁国家。如果任由麦克阿瑟继续擅自行动,那么美国的宪制就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除此之外,麦克阿瑟还有一项行为令华盛顿方面感到非常不安。3月20日,麦克阿瑟致信众议院少数派(共和党)领袖小约瑟夫·马丁,对华盛顿方面试图进行有限战争的战略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胜利。

4月5日,马丁在众议院宣读了麦克阿瑟的信。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便达到了摊牌的地步。到这时,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的关系已经无可挽回,个性强硬的杜鲁门总统已经下定了做出决断的决心。

4月6日,杜鲁门总统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的全体成员,在不表露自己态度的情况下征询了众人的意见,与会者大都表示同意将麦克阿瑟立即免职。艾奇逊国务卿向总统表示,将麦克阿瑟免职事关重大,最重要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全体成员要有一致的意见。

此后数日内,杜鲁门又连续召见国家安全会议成员,进一步听取了他们的看法。4月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告诉杜鲁门,参联会的各位参谋长已经全体一致地同意麦克阿瑟应该被免职。

直到这时,杜鲁门才表示早在麦克阿瑟于3月23日擅自发布那份关于扩大战争的声明时,他就已经下定了将麦克阿瑟免除职务的决心。4月11日0时,由杜鲁门总统起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签署的免职令被发给了麦克阿瑟本人。

“我奉命将杜鲁门总统的以下指示转达给你:作为美国总统和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我有责任撤销你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联合国部队总司令、远东总司令和美军驻远东指挥官的职务,并对此深感遗憾。请将你的指挥权立即移交给马修·B·李奇微中将。你将有权发布必要的命令以完成你所选择的归国旅程。”

一小时后,杜鲁门在白宫召开记者招待会,将罢免麦克阿瑟的消息公布了出去。结果,在麦克阿瑟从官方渠道收到对他的免职令之前,他的夫人珍妮便首先从广播中知道了他被免职的消息。当麦克阿瑟得知自己被解职时,他的反应还算镇定的。在他收到正式命令时,他拥抱着妻子说道:“珍妮,我们终于要回家了。”

4月12日,李奇微飞往东京与麦克阿瑟进行了最后一次会面。根据李奇微的回忆录记载,麦克阿瑟在此次会面中同往常一样镇静和彬彬有礼。4月16日,麦克阿瑟飞离日本。第二天,他抵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如凯旋的英雄一般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4月19日,麦克阿瑟抵达华盛顿,受到了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迎接,并再次遇到了大批民众的欢迎。在当天于国会举行的告别演讲中,麦克阿瑟以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

“甚至早在本世纪初以前,当我参加陆军时是为了实现我童年的所有希望和梦想……希望和梦想早已消逝,但是我仍然记得那时最流行的军营歌曲的一句副歌歌词,它最为骄傲地宣布: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隐去。”

这算是麦克阿瑟对自己52年军旅生涯的一句总结,1964年,麦克阿瑟在华盛顿去世,享年84岁。

华盛顿方面之所以拒绝扩大战争规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破坏冷战初期脆弱的外交平衡。华盛顿方面担心,一旦对中国直接发起进攻,那么苏联将很可能加入战争,对这种局面,可能会受到苏联直接核打击的西欧国家是不愿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由于麦克阿瑟的行为直接违反了文官控制军队的原则,造成了美国的宪制危机,杜鲁门总统是不可能不对他进行免职的。在这场总统与将军的斗争中,两人都在身不由己而又充满责任感地承担着自己的角色,共同上演了一出历史悲剧。

随着麦克阿瑟被免职,李奇微指挥联合国军跨越三八线打算继续向北推进,中朝联军也集结了一支拥有135万骇人兵力、规模空前的大军,朝鲜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决战——第五次战役即将来临。

0 阅读:6

斜阳洒在军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