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地段变“地摊战场”,门店老板生意被抢如何生存?

整点薯条去 2025-04-22 12:03:37

晚上七点,南宁的街头,还未真正入夜,不过已然被那汹涌的人潮以及璀璨的灯光挤得满满当当的。

三轮车一辆接一辆地停在机动车道上,路边原本两三车道的马路,一下子就被地摊给挤得,只剩一条窄窄的道了,电动车骑行起来很困难,汽车难以通过,行人也只得绕着走。

但这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南宁市民,每天晚上都在面对的“常态”。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而且大家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地摊老板。

说实话他们不是什么恶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守规矩?”他们往往一句话就能把人噎住:“我也只是想多赚点钱,家里还有娃在上学。”

你无法反驳。毕竟那一辆辆三轮车后面,是一家人的生活,是一顿还没着落的晚饭。

可你又不得不,皱眉。你开车路过,一路被堵得,火气直冒;你是门店老板,辛辛苦苦租下,黄金地段,结果晚上三轮车一停,顾客被抢了,招牌也被挡了;你是普通行人,走在人行道上得,随时躲避油锅热气,或干脆被赶下,机动车道。

有人说把他们赶走就好了。可真有那么简单吗?

你赶得了一条街,他们就挪到另一条路上;你不让摆在人行道上,他们就转头上机动车道;你设了规则,他们就钻了空子。

甚至就连卫生,质量价格也常常让人提心吊胆——小吃没健康证,地上满是油渍,垃圾收不完,称重缺斤少两。有市民调侃:“7两称都算是厚道的,有的用5两,而且你还笑嘻嘻地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是整个城市在夜色下暴露出的“纠结”。

一边是城管的执法压力,一边是普通人谋生的本能;一边是商户要生存,一边是地摊想生计。所有人都在拼命,但却彼此成了对方的“绊脚石”。

说到底这件事没有简单的是非对错。

地摊经济不是不能发展,但得有规则、有空间、有底线。

否则所有人都在“用力活着”的背后受苦的只会是更多普通人。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