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队大战马仲英的部队,双方胜负如何

慧言史说阿 2025-01-27 17:11:10

1934年,掌握新疆地区的军阀盛世才遇到一件麻烦事。

那就是马仲英带着大军要来讨伐他,并且部队已经开到了迪化。

盛世才

马仲英手下有骑兵部队,这在当时的西北战场上是一支重要作战力量,凭借灵活机动性能够将敌人拖死。

一番交手下来,盛世才的人马果然敌不过马仲英,只能被迫向外界求援,而盛世才挑选的求援对象就是苏联人。

因为新疆与苏联的领土接壤,在从新疆地区的崛起过程中,盛世才就与苏联人打好了关系,双方签署有秘密条约。

其中就包括扶植共产主义思想,以及给予苏联矿山等资源的开采权。

对于这些利益交换,苏联人也做出秘密承诺,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兵帮助盛世才作战,所以在与马仲英作战的关键时刻。

一支名为“阿尔泰志愿军”的苏联军队杀入新疆境内,用坦克、飞机和大炮,对着马仲英的骑兵部队开火了!

那么,有关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如何?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一 盛世才掌控新疆

在知晓这场“中苏大战”以前,我们先来了解两个关键人物,新疆军阀盛世才和少年英雄马仲英。

马仲英

盛世才在1917年的时候被亲友资助,有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

后来回到中国成为了奉军名将郭松龄的学生,这个郭松龄就是率兵倒奉的那名奉军军官。

郭松龄

当时盛世才和郭松龄有着很好的交情,所以是跟着郭松龄一起反奉的。

郭松龄被杀以后,盛世才就慌忙逃到了日本,在孙传芳等人的资助下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大量名人在此期间登场。

但总体上就是分为两个阵营,以国民党为首的国民革命军,以共产党为首的红军。

虽然盛世才后来在新疆,支持过一段时间的共产主义革命。

但从一个小人物到新疆实际掌控者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国民党的力量。

盛世才与家人

从日本学成归国以后,盛世才就在国民革命军中效力。

直到1930年有了一个机会,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派人招募盛世才,希望他能到自己麾下效力。

对于这个机会,盛世才是十分看重的。

金树仁

因为内地连年战乱,对于他而言发展空间太小,到了新疆这种偏远地区,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在加入金树仁政府以后,盛世才通过镇压反叛获得了军队掌握权,在底层士兵心中有着很强影响力,还被称之为“常胜将军”。

有了兵权以后,盛世才就不再安心在金树仁手下效力。

通过两次倒戈,成功将金树仁赶下了台。

虽然在名义上还没得到蒋介石的任命,但盛世才已经成为了新疆的实际掌控者。

在这个过程中,盛世才对于新疆的情况有着很强的分析。

这一点也是源自老师郭松龄的教导,懂得如何依靠外部力量来壮大自己。

当年奉系军阀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方是日本人,这是因为日本关东军掌控朝鲜半岛的缘故。

在新疆地区,能够获得的最大合作伙伴就是苏联。

成为新疆地区的“土皇帝”以后,盛世才预感到外部强敌环绕。

包括马仲英和张培元这些西北地区的实权人物,虽然在名义上都是国民党麾下部队。

可在实际的争权夺利上,不管是马仲英还是张培元,都不会管蒋介石的号令,自己能够占得多少资源都是枪炮说了算。

二 16岁的“尕司令”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盛世才在1933年和苏联代表波哥丁签署了秘密协议,其中内容主要是利益交换和军事保障。

利益交换上,苏联给予了盛世才三百万卢布的军火,以及飞机、机枪、通信器材等军事装备,盛世才则许以对方开采矿石、石油的权利。

军事和政治保障上面,苏联答应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会派出军队帮助盛世才与张培元和马仲英的军队作战。

但盛世才要允许共产主义革命在新疆发展。

这就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员能够到新疆打通国际路线的一个背景,也是因为有着这个秘密条约,有了苏联军队和马仲英作战的契机。

马仲英出自西北马家,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马家军,按照辈分关系,马仲英和马步青、马步芳这些人都是堂兄弟。

不过马仲英比他们性格端正一些,不愿意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所以从家中独立而出,长年在西北地区打击国家分裂势力,寻找回民生存空间。

因此在后世史学家的评论上,马仲英是区别于马步芳这些同族人的,在维护祖国统一的功臣行列。

马步芳 右一

马仲英属于少年英雄,在16岁的时候就在达河州拉起两万人的民众,组建了“黑虎吸冯军”,自称司令。

因为年纪太小,被世人称为“尕司令”,尕字就是小的意思,常用词为尕娃。

马仲英在甘肃、青海地区和马步芳等人发生大规模战斗,最后兵败,只能前往新疆地区寻找机会。

这一过程中,盛世才也是刚到新疆,在三年之后成为当地军阀。

而马仲英则在杨虎城将军的帮助下,获得了国民党新编三十六师的番号,与盛世才正式开战。

马仲英1933年1月带领六千人进军新疆东部,成功占领该地,时年21岁,此番锐气很快就惊动了盛世才。

双方同年在新疆紫泥泉地区展开大战,期间盛世才的位置不稳,属下发生密谋反叛,导致这位“常胜将军”吃了败仗。

盛世才这时候就想到承诺给予自己军事保障的苏联人,所以向苏联方面求援。

苏联人相比较于马仲英,自然希望新疆在盛世才手里维持现状。

就拉起一支“阿尔泰志愿军”出兵新疆,为了避免发生国际影响,这些苏联士兵都有着乔装打扮。

至于带着的武器十分精良,坦克、飞机、大炮全部具备。

三 马仲英战败

迪化之战中,马仲英带兵围困盛世才的过程中,苏军赶到了战场,先头部队与马仲英率先开战。

苏联人本想着靠着大炮就能驱赶掉马仲英的骑兵部队,所以首战炮兵脱节,有着很大的轻敌成分。

被马仲英的骑兵部队冲散,缴获了大量苏军装备。

首战胜利以后,轻敌的就变成了马仲英,他觉得仅凭骑兵部队就能战胜苏军,对方也没有多难打。

可随着后续苏军大部队赶到现场,一场地面坦克、火炮,天上轰炸机的立体化战斗方式,就已经不是马仲英的部队所能应付的。

对于这种装备实力上的过大差距,特别是新疆地区大部分都是戈壁平坦地带。

苏军的坦克装甲集群对上马匹这种骑兵部队,完全就是碾压。

马仲英的部队一退再退,而苏联人用飞机轰炸,摩托化集群进行追击,这场战斗在最后已经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