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签字前,美商务部叫停一项对华交易,不能为赚钱而出卖灵魂

头号分享 2025-03-26 09:57:22

文|头号分享

编辑|头号分享

距离李嘉诚正式签字的日子越来越近,这笔228亿美元的港口出售案,是他个人商业版图的一次重大调整,更是牵动全球政经格局的敏感事件。

长江和记实业计划将旗下全球43个港口的80%股份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便是巴拿马运河沿岸的关键港口。

巴拿马运河的特殊地位不言而喻,它是世界贸易的“生命线”,更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核心通道。

每天40多艘中国货轮从这里通过,占运河通航量的21%。

换句话说,这里不仅是物流要道,更是中美博弈的重要战场,谁掌控了这些港口,谁就握住了国际航运的一部分命脉。

如果交易达成,美国资本接管这些港口,未来中国商船可能面临更高的通行费、优先级降低,甚至在特殊时期遭遇“技术性刁难”。

所以说李嘉诚要是想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套现,那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间点,偏偏是卖给美国资本?

就连中国官方也罕见发声。

3月14日,港澳办官网转发了《大公报》的一篇重磅评论文章,标题直截了当——《莫天真,勿糊涂》。

文章核心观点更是一针见血:“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对于李嘉诚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被官方点名,早在2015年,他就因大量抛售内地资产,被舆论质疑“撤资跑路”。

但那次的批评,更多是一种挽留的姿态,而这一次,官方的表态明显更为严肃,带有某种警告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的幕后推手贝莱德集团,其背景也相当敏感。

这家全球资产管理巨头曾在2023年宣布大幅撤离中国市场,结果两年就亏损超13个亿。

而且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在华尔街拥有强大影响力,还和特朗普私交甚密,有消息称,这笔交易的进展情况甚至需要向白宫直接汇报,可见其政治色彩之浓厚。

在讨论李嘉诚的交易时,我们来看看美国政府对待本国企业的方式来做个对比。

3月18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公开讲话中直接向美企发出警告,要求它们在对华芯片交易上“守住底线”。

强调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就是在“出卖灵魂”。

这番话的潜台词很明确,任何涉及中国的芯片交易,不管是产品、技术还是合作,只要美国政府觉得不合适,就必须掐断。

这就是美国的做法。

美国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自由市场”的典范吗?为什么当涉及到与中国的商业往来时,所谓的市场原则往往让位于政治考量,政府的干预手段一套接一套?

而且在高科技领域,美国更是出手频繁,动辄以“国家安全”之名,对企业下达各种限制,确保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被中国赶超。

过去几年,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打压越来越严,从最初的提高出口审查门槛,到现在几乎是全面封锁。

英伟达、高通、英特尔这些美国芯片巨头,哪怕想卖些“阉割版”芯片给中国,也得先看美国政府的脸色。

一旦违反规定,不仅企业会遭受巨额罚款,连高管个人都可能被调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8年中国企业收购美企的失败案例,彼时,中资背景的基金试图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莱迪思半导体,结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否决。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至今面临被迫剥离美国业务的威胁,理由也是“数据安全风险”。

可问题是,真的只是“安全”问题吗?还是不愿意看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强?

美国不只是管自己的企业,还管别人的企业,甚至是欧洲、日本、韩国的公司,只要涉及中国市场,美国就想插一脚。

比如,最近几年,美国政府就不断向欧洲企业施压,理由是“人权问题”。

指责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要求欧洲企业减少在华投资,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

这一套说辞的核心目标,其实就是打击中国的制造业,让欧美企业减少在中国采购和生产,从而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还有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生产商,荷兰的阿斯麦(ASML),这几年被美国政府“盯上”了,美国不断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它限制ASML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EUV光刻机。

尽管ASML本身是一家欧洲公司,但美国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最终让荷兰政府妥协,出台政策限制了对华出口。

更夸张的是,美国不仅禁止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进入中国市场,连相对落后的DUV光刻机也要管。

2023年,ASML曾计划向中国出售部分DUV设备,但美国政府立刻向荷兰施加压力,最终导致荷兰政府加强对相关设备的出口管制。

换句话说,美国不仅限制自己公司的技术流向中国,还想管全球所有关键技术供应商,不让中国获得任何可能缩小差距的机会。

回到李嘉诚这次的事,是应该单纯“在商言商”,还是把“国家利益”放在更高的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家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

美国对TikTok施压,但TikTok并没有屈服,而是通过法律诉讼、舆论战和技术调整多方应对,硬生生顶住了四年。

美国制裁华为,但华为顶住了压力,推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

再往前看,霍英东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大陆面临严峻的物资封锁,而霍英东不顾个人风险,秘密为中国提供急需的物资。

所以说企业家并不只是逐利的商人,在关键时刻,他们的决策也可以成为国家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历史的进程。

这样看来,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得有所考虑,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为赚钱而出卖灵魂。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于2025年3月19日发布的——《美商务部长又演上了:卖给中国芯片的企业和国家,出卖灵魂》

信息来源:

11 阅读:3912
评论列表
  • 2025-03-28 16:32

    不怕你有钱!就怕我惦记你[呲牙笑]

  • 2025-03-29 15:15

    对付李嘉诚的最好办法就是国家宣布李家判国罪,判无期徒刑,家族所有资产收归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