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调动和激发我国广大作家创作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现代文化网(报)、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郦道元文学院、南国文学社联合开展了“2023南国文学优秀作家”推选活动,鼓励广大作家用手中的笔书写和讴歌伟大的时代。
刘运德,笔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中国现代文化》杂志、“郦道元山水文学院”签约作家,南国文学社副主编,《青年文学家》南国文学会作家理事,《文笔精华》研究会特邀会员。先后有500余篇诗、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平台发表,其中80余篇奖励。出版《剑与盾》《警魂》《忠诚》三部选集。
岳父的染坊生涯
作者 /刘运德
我的岳父张振山家住界首市田营镇吴桥西村,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家中一直贫穷,从小在外地染坊打工,学得一手染布手艺。
1940年,正值我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界首处在黄泛区,国民党驻军和新四军都十分活跃,日本鬼子很少进犯。但因为农业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加之吴桥村穷人较多,同宗的亲邻纷纷搬到外村给财主种地,空出一些宅基地。看到自己的大儿子逐渐长大,有了帮手,他便征求亲邻的同意,在这些空地上临时盖起了几间棚子,购置了染缸和工具,开始自己的染坊生涯。
染坊的设备缸(左)、锅灶(中)、木架(中、左)、高脚板凳(左)等
逢集的上午,岳父推着独轮车,到邻近的集市接来要染蓝颜色的白布。下午回到家,开始整理。他两臂张开,扯起一块块白布丈量长度,验证账本,并在每块白布的边角处,用毛笔写上布主姓名和尺寸,再把布角卷起来用线系紧,外包面疙瘩。等白布染成蓝布,晒干后再拆开面疙瘩,蓝布边角会出现白底黑字,布主姓名及尺寸数码清晰可认。
岳父用的染料,开始是自己种植的草本植物板蓝根,从它的叶子中提取小蓝靛,再加工成颜料“靛青”。由于工艺复杂,加工费时,后来岳父就通过靛行购买已加工好的“靛蓝”。再后来又改用从城里买来的化学染料“洋靛”,染布就简便、快捷多了。
染布多在夜间,十余口染缸并排放在屋内四周,上支木架,用以挂控印染布的水,减缓人力劳累。中间砌有锅灶,以便使用温水融化染料,冬天给缸水加温,防止结冰。吃过晚饭,岳父便在长子的帮助下向缸内注温水,然后亲自按布主要求颜色深浅放入不同量的染料,搅拌稀释均匀。只见他两手上下紧握木棍,用力搅拌,缸水立刻飞速旋转,陡现深水窝窝。灯火照着,氤氲袅袅的水气打着团往上升,才将整理好的白布浸水泡湿,再分别下到不同的染缸里浸染。
第二天凌晨,浸泡在染水缸里的布,被染成深浅不同的蓝颜色。父子二人就开始从水缸里捞布,为了不让染料丢失,他们把染缸里的湿布一头挂在木架上,用两个木棍夹住,左手握紧,右手狠拉染布,把染料水又收回缸里。几百丈染好的布,需抽拉几个小时,十冬腊月穿着单衣还淌汗。两只手由于长时间在染水缸里浸泡,已变成深蓝色,冬天更加皲裂。
根据村民需求,岳父的染布技艺不断改进、提高,增加了印染花布。这是一项十分精细和耗时、费力的技术活。在晴朗的白天,院子里摆上一张大平板桌,桌前放一堆白布,岳父坐在桌旁扯开布平放在桌面上,先在布面铺上硬质印版(城里购买),与布幅等宽,一张张花鸟、龙凤图案在上面镂空,再用刮刀把豆面加石灰(1:0.7比例)调和的浆呈45度均匀、快速地刮在印版上,然后从印版一角揭起,布面上就印满豆面和石灰浆的图案。待整个布面全部印好,挂在阴凉处自然晾干,再放入由靛蓝加石灰、酿酒调配的染缸中染色,20分钟取出,氧化半小时变色,经反复多次,直至达到所需颜色为止。
染好出缸的湿布需要洗净浮色。清晨,岳父和长子用高腿长木板凳扛着染好的湿布,来到杨广河边,扎着马步,两手攥着长木棍,挑起湿布在深水处用力涮洗。随着搅棍在水中翻飞,古运河卷起蓝色的浪花。那印花布的豆面石灰浆叮咬得结实,搓洗更加费力。特别在冬天,朔风呼叫,打开冰冻,在冰窟窿里涮洗湿布,一干几个小时都不觉得寒冷。
只要天不下雨,染好的成品湿布就搭在院内的高架上晾晒。那一架架长条深蓝、浅蓝和印花布,在璀灿的阳光下随风轻歌曼舞,婀娜多姿,用缤纷的蓝白色彩,传递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朴实向往和追求。特别是高挂的印花被面布,有“孔雀开屏”“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色调朴素大方,图案清淡典雅,令人心广神怡。那挂在低处、排列有序的碎花被面布,又显得古朴明快,清新俊逸,让人目酣神醉。而雍容华贵的“凤戏牡丹”被面布,更使人感到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岳父高超的印染技艺,展现了华夏千百年来手工艺品的无穷魅力,凝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朽精神。
染布在高架上晾晒
为了把染好晒干的家织布碾压平整,岳父添置了一套笨重的平布设施,占据了大半间房子。前方是木辊车,后方是光滑的凹面青石碾盘,长约2米,宽半米,底部长1米,中间低、两边高,重约200公斤,深嵌在地面上。在碾盘旁边,斜立着长约1米、厚半米、重约70公斤的马鞍型青灰色碾石。下面常与布辊接触,光滑照人。碾盘对峙碾石,大有“虎踞龙蟠”之势。围绕着碾盘、碾石搭成结实牢靠的木架扶手,便于操作。
平布师傅双脚踩在碾盘(下)上面的碾石(上)两翼,左右来回碾压布锟(中),平整布匹
平布多在凌晨,是力气活,由岳父亲自操作。在不太明亮的油灯下,他一身短装打伴,轻盈敏捷。先上木辊车,把染成的布喷上雾水,卷到木辊上,再把布辊放在碾盘中央。他踏上碾石,两手握紧高架扶手,两脚都放在翘起的碾石一翼上,用力齐蹬,只听“扑嗵”一声,碾石稳稳地平落在碾盘上面的布辊上。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分出一只脚,蹬住碾石的另一翼。于是,驾驭着碾石,在半空中左右腿轮番均匀用力,掌握着平衡,布锟便在碾盘、碾石中间来回滚动......等布平好了,他把两只脚收拢到碾石一翼上,用力齐蹬,“扑嗵!”碾石像驯服的雄狮,又温顺地斜卧在碾盘边的原位上。松开扶手,下了碾石,把布辊搬到辊车上,将那平整亮丽的成品布卸下、叠好,放到成品布堆上,然后再去碾下一个布辊,直至平完为止。
吃过早饭,当岳父推着小车赶集,将印染好的布发给布主时,人们无不为他精美的染布质量和周到服务而赞叹。加之价格公道,岳父的“张家染坊”名声传遍十里八乡,有口皆碑,生意越来越红火,家庭生活也不断好转。加之岳母过日子精打细算,家中渐渐有了积蓄,租种了十几亩土地,直到新社会土改后,岳父家才结束租种土地的历史。
岳父秉性刚直,嫉恶如仇,对待乡亲平易近人,慈善诚信。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虽然辛勤劳动,但种地、开染坊既受封建地主的压榨,又受官府多如牛毛的税费盘剥,仍难脱离苦海。加之兵匪的抢掠,更使企求挣钱糊口的农民手工业者天天惴惴不安,诚惶诚恐。久而久之,岳父磨炼出了坚贞不屈、敢于抗争的顽强性格。
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又发起内战,界首一度社会混乱,盗匪肆起。岳父在染坊大门里侧,停放着刀枪剑戟,后来又买了两支长短猎枪,用以保护染坊和布主财产的安全。
1946年秋天一个漆黑的夜晚,外地的土匪突然从吴桥西村南头往北冲来。“贯啊—”“贯啊—”的吆喝声夹杂着“砰、砰、砰”的枪声由远而近,还点燃了两座麦秸、高梁秆垛,火焰冲天,令人畏惧。岳父家住在村北头,他勇敢沉着,迅速拿着长、短枪,隐藏在染坊前杨广河北岸的土坑里,与土匪隔河对着开枪,接连打了几十发子弹,土匪看到对岸长、短枪俱全,威力巨大,害怕伤亡,慌忙逃逸。
邻村布主夜里听到从吴桥村传去的枪声,看到熊熊燃烧的火光,惊恐不已。第二天蒙蒙亮就前往染坊看望,当得知自家送染的布未受损失时,千恩万谢地称赞岳父“诚信、勇敢!”“是个大好人!”还说:“你若坑害我们,不就一下子发财了!”岳父铿锵有辞地说:“拼命保护你们的布,是我的责任。手艺人要讲信誉,做生意得凭良心!”
后来,一群国民党劣兵趁黑夜抢劫吴桥东村,眼看就要抢到吴桥西村。岳父和本村几名枪手依托杨广河桥面石墩的掩护,机警地组成火力网堵截,劣兵始终未能踏进吴桥西村半步,灰溜溜地逃跑了。
还有一次,土匪大白天抢窃邻村黄庄,岳父带领本村有枪的村民前往支援,奋勇抗击,打死一个叫“淘气”的惯匪,其他的都狼狈逃窜,保护了黄庄老百姓的安全,受到全村人的高度称赞。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路经界首,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政权,岳父的染坊得到政府支持、保护,生意愈加兴旺,直至新中国成立,全家人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但随着我国百业欣荣,大力发展印染纺织工业,供销社里机器织的“洋布”花色绚丽多彩,琳琅满目,价格便宜,农村的家庭织布逐渐减少,“张家染坊”生意受到影响,直到1953年关门停业。
岳父(左1)生前和女儿张玉英(中)、外孙女刘方方(右1)合影
于是,岳父和孩子们安心种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女们在老人坚强不屈精神的影响下,各尽其才,奋发有为。大儿、四儿曾任村、队干部,二儿成了兽医,三儿当了人民教师,女儿(我爱人)成为市人民医院医生,令村民们刮目相看。
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中原大地,为岳父家庭注入新的活力。老人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仍然含饴弄孙,为支持、教育、培养第三、四代尽力。19个孙辈中,先后10个大学毕业,其中2人是博士、硕士,1人成为全国闻名的民营出版企业家,1人成为全国著名书法家,7人参加工作,5人当了企业老板。重孙辈有36人,25人上了大学,14人是研究生,6人去国外留学,20人成为公务员,“张家大户”真正成了远近闻名的佼佼者。
岳父(二排中)生前与三儿张文化(二排右)、儿媳李秀芝(二排左)、女儿张玉英(后排左)和作者(后排左2)等家庭成员合影,张家连续两届荣获“安徽省五好家庭”称号
1983年,岳父和岳母由于常年辛劳,先后患了冠心、肺心等疾病,便跟随三儿张文化、儿媳李秀芝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全家人团结一心、勇战病魔,爱党爱国、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助人为乐,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九十年代前后,张家连续两届被授予“安徽省五好家庭”光荣称号。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