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有段河南某早餐店的事流传到了网上,并迅速被顶上热搜。
白哥认为这个热搜很不光彩,让众多网友愤愤不平,唾沫星子满天飞!
内容是这样的:
在河南某个早餐店内,一位老人拿起包子砸向店员并转身离开。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头发已经斑白,估计也是上了年纪的人。
那么她为什么要用包子砸店员呢?
是包子有什么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后来据包子店老板称:
这位老人他已经认识很久了,以前只要她来到店里,店员都会免费给她提供食物。
就这样持续了有一年多的时间,想必这位老人的生活也是很拮据。
但是这一天,当店员把肉包子给她时,其中有一个肉包子的馅漏出来了,
没想到这位老人不领情不说,还嫌弃包子不好,一怒之下就把包子砸向了店员!
这下网友们可炸开了锅!评论区成了发泄不满的最佳场地。
我们先来看看网友的态度都是怎样的。
02
有网友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的老人看着很可怜,其实内心非常可恶!”
还有网友说:“这是典型的坏人变老了,这种人不值得同情。”
更有网友打趣道:“这下好了,下次连漏馅的包子也没得吃了。”
不过亦有理性的网友说:
“可能是老太太家里出了状况,或者受到了刺激导致精神失常,那么大岁数的老太太了,生活确实不容易,大家多一点包容之心吧。”
网友的态度虽然不一样,但是几乎90%以上的网友都是指责这个老太太的,这也在意料之内。
卖包子的店家肯定是寒了心了,老太太砸的不是包子,而是善良之心!
03
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网上也流传了很久了,甚是经典:
以前有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有一个好心的男人每天路过他面前都会给他两块钱,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而这一天,这个男人只给了乞丐一块钱。
乞丐质问男子:为何给我的钱变少了?
男子答道:“我结婚了,要养家,开销变大了,所以不能给你那么多钱了。”
乞丐听后大怒:“为何要用我的钱来养你的家人!”
街头乞讨的人
很显然,这个乞丐把男子的施舍当成了理所当然。
从男人的角度来讲,自己因为经济原因不能继续施舍那么多钱,但是善举并没有停止,男人的内心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从乞丐的角度来讲,他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
街头乞丐
一开始的时候,他会感激不尽,但是当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时,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天你不对他好了,亦或是好的程度减轻了,他便产生怨怼。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别人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谢谢不是每个人都会说
04
我想大家肯定都读过“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
在一个严寒的冬季,一条蛇被冻僵在路边,这时一个好心的农夫恰巧经过。
农夫发现了这条奄奄一息的蛇,就把它放进了怀里。
可是等蛇渐渐苏醒时,它受到了惊吓,本能地咬了农夫,最后农夫中毒而死。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但是,往往恶人并没有长着一张恶人的脸。
现实生活中这种“农夫与蛇”的故事屡见不鲜。
比如几年前在广东深圳,一则真实版的“农夫与蛇”曾经让无数网友心寒:
当时深圳某工业区附近一条河流因暴雨而导致水位暴涨,有三人被困在桥洞下,
一位50多岁的安徽籍男子帮助另外2人爬上桥洞,自己却滑倒被水流冲走,另外2人自行离开,没有留下来帮助他。
当时这则新闻一度霸占热搜,让众多网友愤愤不平,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
以后就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绝不会再爱心泛滥了!
之所以“农夫与蛇”的故事会在现实中上演,本质上是人性使然。
05
其实在人性这方面,寺庙的僧人们拿捏得恰到好处。
比如古代寺庙会设立施粥日,他们不是天天都会施粥,而是专门选定几个固定的日子施粥。
在这几个固定的日子里,也不是24小时全天施粥。
这样的做法,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规矩,寺庙成为了善意的主导者,人们都很感激寺庙。
比如针对这家包子店,可以设定每周二四六免费给老人提供食物,其它时间不提供,这样的话就会让她形成一种心理暗示。
她就会逐渐按照店家的规矩来做,从而默默地形成了服从性。
如果天天给她免费食物,那么店家和她的地位就反了,老人就成为了主导者,因此发生视频中的事件就成为了早晚的事。
这其实都是人性在作祟。
人都有两张面孔
06
当然,可能有些朋友会反对,反对做善事还这么理性,还这么斤斤计较。
但是现实情况容不得你太感性,而且往往太感性的人都容易受伤。
关于人性的善恶,向来都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孟子曾经说过:人性即可善亦可恶;
孔子这样描述人性:“性相近,习相远也。”
孔子肖像图
其实人性可以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一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二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曾经也有哲人说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说,是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自私和贪婪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这点我不否认,这其中需要把握一个度。
太过于自私和贪婪的人,必定会因此而最终吃了大亏!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就想表达一个意思:
人要懂得感恩,而且感恩是一种品质,它是一种极好教养的产物。
当然,我们也要敢于直面人性中的恶,无需刻意追求那种完美。
善举,我们该做的还是要做,权当给自己积德,
我也愿意相信,随着社会的愈加进步与和谐,“农夫与蛇”的故事会越来越少。
最后再送大家一句话,共勉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