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行业残酷的生死淘汰赛里,有两个公认的“赢家”。
一个是年销量破500万辆的“销量赢家”比亚迪,另一个是“人生赢家”——鸿蒙智行。随着奇瑞、北汽、江淮纷纷加入鸿蒙智行之列,已经凑齐了“四界”,在鸿蒙智行的端到端赋能下(从开端产品研发到末端销售服务),四界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持续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优质体验的需求。不仅仅收获了像问界M9这样50万以上销冠产品,和智界R7这样的年轻人喜爱的现象级纯电SUV产品,还即将发布家族中的时代旗舰产品尊界S800,创造属于中国制造、中国科技、中国人自己的顶奢豪华品牌和产品。
01. 智能网联
在汽车越来越强调智能化的今天,芯片越来越强,车机大屏越来越被重视,尺寸一个比一个大,还衍生出了各种新花样,比如多联屏、旋转屏什么的。但一个反常现象是——很多买了新车的朋友,还是不愿意用车机大屏导航,在很多车上都还能看到手机支架。“习惯”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其实是现在很多车机导航不如手机好用。我碰到的最离谱的事是今年7月份去新疆,朋友开他的车和我一起找一个网红打卡点的时候,他那台车的导航定位一直跳,最后还导了个和目的地毫不相关的地方,无奈我们只能打开手机导航,这才发现地方错了,最后来回得多跑40公里!
02. 800V高压增程
这两年,做增程的车企明显多了,买增程的用户也明显多了。但卖得多,绝不等同于产品完美。有位上海车主,冬天给增程车接上120kW的国网桩,充电功率最高却只能到24kW,想充满电池至少得2小时以上。明明拥有充电省钱的权利,但“龟速充电”也确实心累。
都说800V高压快充技术,让充电拥有了接近加油的补能效率,是拯救纯电动车里程焦虑的救命稻草。那为什么800V不能解决一下增程车主的充电焦虑呢?没错,华为又带着他们的DriveONE 800V高低压共平台增程方案来了。
电池从20%充到80%,一般增程车(2.2C充电倍率)需要半个小时。而有了800V加持,可以做到只要10分钟(5C充电倍率)。更关键的是,现在很多车企铺的快充桩也就适配了,对于增程车主来说,补能范围扩大、速度变快,简直就是福音!
同时,增程车的另一个大痛点就是——噪音大。前不久我也体验了一下智界R7最新推出的增程版,让我惊喜的是,不看仪表图标变化的话,几乎不太能注意到增程器是什么时候启动的。
比如说,可以在高速的通畅路段趁着发动机高效的工作区间提前多发电,这样堵车的频繁起停路段就可以像开纯电车一样安静了,也避免了低效区间发电,带来了更低的油耗。比如首发搭载这个技术的智界R7增程版,馈电油耗官方就说可以做到5.68L了!
03. 智能动力
更合理的发电策略,也算是解决了增程车主们最大的痛点了,对于车主们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是最关注的呢?没错——安全。余承东不止一次说过,“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评判一辆车是否安全,极端危险场景可能最能看出来,比如——高速爆胎。有关部门统计,我们国家高速公路事故有70%都是爆胎引起的,而事故死亡率高达22%左右,尤其是速度快了之后,少了一个轮子的支撑和附着力,一旦爆胎会引起大幅横摆、甩尾,很多高速爆胎事故里都是非死即伤。这个时候,华为即将推出的DriveONE DVP分布式动力总成就能派上用场了。系统算法会实时监测有没有爆胎,一旦爆胎发生,就会瞬间调整两侧车轮的扭矩,让车身姿态保持稳定,就算120的时速也能做到不失控。
除此之外,碰到雨雪天气其实也是挺危险的场景。尤其是动力响应更迅猛的新能源车,比燃油车更容易打滑。而这时候猛踩油门只会导致车突然前窜、车辆横摆,酿成事故。而他们这套动力总成,可以实时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扭矩和路面摩擦系数,快速调整轮上扭矩在合理范围,让车轮牢牢抓住地面不打滑。
与此同时,这套系统对于扭矩的精确把控,还可以大幅提升整车的操控性,比如高速避障、窄路掉头、进出窄车位等等场景,更加灵活。相比传统的电控防滑差速器(ELSD)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准”,二是“快”。“准”指的是,传感器搜集信号不止只有原本的轮速信号,还加上了轮胎传递给电机的扭矩信号。而“快”指的是,通过提高控制器集成度,大幅缩短了信息传递链路,原本200毫秒的响应时间,被缩短成了80毫秒。
04. 写在最后
燃油车时代,博世依靠精密的喷油点火系统、汽车电子系统这些“细活”,成长为世界顶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如今的华为,虽然业务重点是为车企提供算法和解决方案,而不只是单纯卖卖硬件,走了和博世不同的路。但本质上,华为做的事,仍然是在一点点把用户痛点拆分,通过一丝一毫的细节打磨,用赋能车企的方式,带动整体进步,让车企打造出的新能源车能更好地解决用户痛点,让用户能把车开到更远的地方去。就像攀登山峰一样,越是接近顶峰的路,越面临着更多艰难险阻。但,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上,恰恰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做难而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