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早8点,在西安市临潼区小金卫生院,贾永涛换好白大褂,背起药箱,拿上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记录表急匆匆出发。
“今天要去1户签约家庭和2户重点人群家中开展体检随访,以便密切掌握签约村民的身体状况。”按照惯例,贾永涛开始了每天的入户走访,按时给村民上门巡诊,开展健康服务。
小金街道是临潼区较为偏远的山区街道之一。贾永涛娴熟地驾驶着车辆,行进在山间道路上。“这段路比较窄,前面我会换挡上个坡,要坐稳扶好。”贾永涛一边提醒随行人员,一边减挡准备爬坡。
一路颠簸,贾永涛到了小金街道欠湾村王新庄组马志明家门前。
“叔,今天感觉还好吧?还会不会频繁咳嗽……”刚一下车,贾永涛便开始入户询问。
“高压120mmHg,低压85mmHg……目前血压正常,但还是要注意身体。早晚气温变化极易引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继续规范用药。”脖子上挂好听诊器,贾永涛一边询问马志明的身体情况,一边盯着血压仪上变化的数字。”一番检查后,贾永涛给出了诊疗建议。
今年45岁的贾永涛是小金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从2010年至今他在这里工作已快15个年头了。“刚进卫生院的时候,单位只有临床、护理等6名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大专学历。现在检验、影像、中医、康复、儿童保健等专业更加细化,12名工作人员学历基本都达到本科以上。”贾永涛见证着乡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大变样。
今年67岁的马志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慢阻肺等多种慢性疾病,前不久感冒后气短再次发作,省城的大医院建议他做气管切开手术,进行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但家属坚持要求保守治疗。
马志明的儿子马海龙听说小金卫生院就可以提供家庭病床服务,便提交了申请,请专业的医务人员为父亲进行治疗。
除了每天按时上门治疗,只要病人有需要,不论白天黑夜,贾永涛总是随叫随到。
“我爸呼吸困难,不能平躺……”6月3日晚上10:24,马海龙着急拨通了贾永涛的电话。
“你先做好排痰,我们马上到。”贾永涛立即和当晚一起值班的同事骑上摩托车,朝6公里外的马志明家驶去。
夜晚,深山幽暗星稀,山路蜿蜒盘旋,一盏明亮的车灯划破了村子的静谧。
给药、雾化、排痰……贾永涛和同事紧张而忙碌地对马志明进行急救。待老人病情稳定后,贾永涛他们返回卫生院已是次日凌晨。
自从有了“家庭病床”,马海龙不用带父亲再去医院找医生了,每周都有医生团队上门“查房”巡诊和送药,指导调整用药方案。“在家‘住院’,医生上门,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和住院时的报销标准一样,真省心啊!”马海龙为“家庭病床”服务点赞,并特意向小金卫生院赠送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几个大字的锦旗,以表达全家人的感激之情。
这天,从欠湾村出来,贾永涛又匆匆赶往小金村下埝组。
“患有大病慢病、长期独居的老年人,是咱们重点关注的人群。”拐进一个小院,79岁的孙金泉正倚着椅子闭目养神。贾永涛没让老人起身,他蹲下了身子,拿出听诊器,轻轻放在老人的胸口,凝神静听。听完,贾永涛凑到老人耳旁说道:“心率都好着呢!”
孙金泉患有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为他量身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健康饮食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隔天就来看我爸,还给治病送药,你们就像我家的私人医生!”孙金泉的女儿孙仙娥感激地说。
“这些年,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成了山区卫生院的工作重点。针对村里的老年人,我们建立了慢性病患者管理档案、做起了日常健康保健、办起了健康知识宣讲。”小金卫生院院长孙建成告诉记者,卫生院主要负责辖区5484名常住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服务的重点人群有65岁以上老年人879人、高血压患者583人、糖尿病患者181人。孙建成说,他们的职责就是当好乡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健康的“知心人”。
在西安市临潼区,像小金卫生院这样送医送药进家门、开展乡村家庭病床和签约医生服务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还有许多。截至目前,临潼区共建设253张家庭病床,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慢性病、老年病诊疗和术后康复等方面;拥有包含管理、医护、医技人员在内的家庭病床服务团队医生288人,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达37万余人,其中签约重点人群14万余人;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280个,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773人。
“开展这些服务,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重点人群保障更加有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临潼区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说。(记者:王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