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的人常说:“种大番茄比种小番茄难,大番茄脾气大得很。
”可大多数人没想明白一件事:裂果、烂屁股、病毒病频繁“登场”,真的是天灾多,还是种法不对?
有人会觉得天气难控,病害难防。
但其实,方法对了,很多问题能规避。
这次,我跟大家分享些经验,希望对你的大番茄种植有帮助。
番茄裂果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如何抢救?
一些菜友种大番茄,看到果子即将成熟时裂了一条条痕,心疼得直呼可惜。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尤其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时候。
主要原因是果实个头大,皮又薄,一遇连续降雨,土里水分忽多忽少,果皮就撑不住了。
加上肥料使用不当,比如氮肥多了,磷钾肥跟不上,同样容易诱发裂果。
裂果的问题其实现实好解。
种之前,选排水好的土壤,一旦遇上连续的雨天,记得赶紧人工排水。
转色期施肥时注意比例,氮肥少放点,多补磷钾肥,如果条件允许,再加点钙、硼等中微量元素,效果会更好。
另外,有菜友表示想通过喷钙来改善裂果,这方法理论上对果实坚固性有帮助,但并非在所有阶段都适用,建议根据果实情况灵活应用。
看到番茄屁股烂掉,你是不是心想:“是不是浇水多了?
”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脐腐病惹的祸,而根本原因是缺钙。
很多人种大番茄的时候,有时候会忘记给土壤补钙,特别是在种的时候不施底肥。
加上西红柿对钙的吸收需求很大,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了。
如果你的番茄已经出现脐腐病,记得先把有问题的病果摘掉,别犹豫,不然它还会消耗植株的养分。
接下来,及时补钙是关键。
喷叶面钙肥,比如螯合钙,能让植物更快吸收,同时可以向土壤中施加一些固体钙肥,这样能从根部改善植株状况。
在这里还要提醒一句,不要想着用鸡蛋壳、骨粉这种“土办法”去补钙。
它们释放时间慢,作用几乎等于无效。
另外,钙肥单独用效果更好,别和其他肥料一块混用,避免影响吸收效果。
病毒病防治关键:预防胜于治疗病毒病可以说是番茄的小“噩梦”,而且一旦感染,基本没救。
很多新手菜友心疼病株,总想补救挽回。
但实际上,番茄一旦得了病毒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干净利落地拔除病株,防止感染蔓延。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番茄那么容易染上病毒病?
通常和修剪过多、植株自身抗病力减弱有关。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预防。
开花前或遇多雨季节,可以喷一些杀菌类药物,比如百菌清、代森锰锌之类的,每周喷一次,雨天间隔时再补喷,总之不能偷懒。
如果不想用农药,可以尝试提高栽培条件,比如适度修剪、不种太密等。
但说实话,这样只能降低风险,完全防住病毒病还是很难的。
高温多雨,番茄种植避坑秘籍总结下来,大番茄种植过程中,高温、多雨是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要想种得好,以下几点尤其重要:
种菜其实和生活一样,不是碰到问题就认命,而是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
很多情况下,种不好番茄不是因为做得不够复杂,而是忽视了一些看似简单却关键的小细节。
换一个心态,对番茄的呵护更像是一场有趣的互动。
它不会说话,但经验会告诉我们它需要什么。
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去观察和调整,也许它会用丰收回应你的付出。
种番茄的人往往越种越有乐趣,越学越有方法。
愿你也能在这一点一滴的尝试中,种出属于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