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1836年出生于合肥西乡(今肥西县)大潜山麓的刘老圩。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父亲刘惠共有六个儿子,刘铭传排行最末。童年时期,刘铭传曾患天花,因而在乡里被称为“刘六麻子”。他11岁时父亲去世,随后大哥和三哥也相继去世,家境愈发贫寒,刘铭传与母亲周氏相依为命,靠贩私盐为生。
刘铭传的性格特征中,最为显著的是他的豪爽和勇敢。据史料记载,他曾因乡里土豪的侮辱而夺刀将其劈杀,并振臂一呼,拉起一帮人开始了团练生涯。这一行为展现了他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性格。此外,刘铭传还具有强烈的领导能力和号召力,能够在动荡时期组织乡民自卫,维护地方安全。
刘铭传的早年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敢于斗争的性格。他的这些特质在他后来的军事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刘氏宗谱》记载,刘铭传曾自叹:“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安能龌龊科举间?”这反映了他对于功名的渴望以及对传统科举制度的不满,也预示了他将通过非传统途径实现个人抱负。
刘铭传与太平军及捻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他的军事行动中。1862年(同治元年),刘铭传加入李鸿章招募的淮军,成为“铭字营”的营官。在随后的战斗中,刘铭传率领的淮军与太平军多次交战,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淮军的精良装备,屡战屡胜,逐渐崭露头角。
在对抗捻军的过程中,刘铭传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1864年(同治四年),曾国藩督师剿捻军,刘铭传奉令率军北上。在与捻军的战斗中,刘铭传采取了保存实力的策略,最终在杨州瓦窑铺将东捻军战败,被清廷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在东捻军垂危之际,西捻军闻讯驰援,直逼天津,刘铭传向李鸿章献计,成功引诱西捻军至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的狭长地带,铭军与之决战,导致西捻军全军覆没,刘铭传因此晋爵一等男。
刘铭传在对抗太平军和捻军的战斗中,展现了其军事指挥上的才能和对清廷的忠诚。他的军事行动对太平军和捻军造成了重大打击,尤其是对捻军的镇压,更是直接导致了捻军的失败。在这一过程中,刘铭传的个人声望和军事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晚清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
尹隆河战役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军事冲突之一,发生在1867年(清同治六年)2月,是东捻军与湘军、淮军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关系到捻军的生死存亡,也是刘铭传军事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场战役中,刘铭传与鲍超分别率领淮军和湘军,计划对东路捻军形成夹击之势。根据史料记载,刘铭传与鲍超约定在正月十五日上午七时同时出兵,但刘铭传为了争头功,提前至上午五时出发。这一决策导致“铭军”与捻军遭遇,初战不利,刘铭传几乎成为俘虏。关键时刻,鲍超的“霆军”赶到,不仅救出了刘铭传及其残部,而且反败为胜,最终清军取得胜利。
此战中,捻军伤亡及被俘超过8000人,其西进四川的战略计划被粉碎,捻军被迫东走,最终走向覆灭。尹隆河一战对东捻军军事上是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打击,更为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使东捻主要首领认为自己无法击败霆军,丧失了实施入川联陕计划的决心。
2.2 刘铭传的行为及其后果
刘铭传在尹隆河战役之后的行为,对其个人声誉和军事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史料记载,刘铭传在战役后推卸责任,责备部下刘盛藻“浪战轻敌”,并指责鲍超未能按时赶到合击敌军。李鸿章据此上奏朝廷,导致刘盛藻和鲍超受到严厉处分。鲍超本应受到嘉奖,却因刘铭传的行为而差点丧命,最终抑郁成疾,回乡养病,一蹶不振。
这一事件引起了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湘军将士对刘铭传的强烈不满,李鸿章也不得不出面上奏朝廷为鲍超请功。虽然事情最终得以平息,但刘铭传以怨报德的行为让包括同僚旧友在内的人们觉得过分。他以后长期赋闲在家不被起用,与此事件不无关系。
刘铭传的这一行为不仅毁掉了太平军最后的翻盘希望,也严重影响了湘淮将领之间的团结,削弱了清军内部的凝聚力。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刘铭传虽然仍有建树,如在中法战争中保卫台湾,但其在尹隆河战役后的行为,始终是他个人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刘铭传在对抗太平军和捻军时,展现了其战术上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对抗捻军时,他提出的“河防”方略,成功地限制了捻军的流动性,使其陷入困境,这一策略的运用显示了他深刻的军事洞察力和战术布局能力。
在多次战役中,刘铭传均能有效地指挥部队,取得战斗的胜利。特别是在尹隆河战役中,尽管初期遭遇不利,但他的部队最终在友军的支援下反败为胜,这一战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指挥能力。
刘铭传在晚清政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他的军事行动直接削弱了太平军和捻军的力量,有助于清廷维持其统治。然而,他在尹隆河战役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湘淮将领之间的团结,也削弱了清军内部的凝聚力,这对晚清政局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