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到七月七了,据说这一天鬼门开。很多之前为人的要回家探亲了。
有一部温暖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放在中国来看,就是每年七月初七,很多人回来看望亲人,而那些没有人记得的人,将会没有回来的机会。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离别。
记得《瑜伽师地论》对于生离死别有这样的记载:“一离别所爱盛财宝故,二离别所爱盛朋友故,三离别所爱盛眷属故,一离别所爱盛财宝故,四离别所爱盛自身故,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很好理解,离别就是要和一切告别,和你的财富、你的家人、你的事业、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了,因为要和这个世界告别,而前途未知,前路黑黑,想起来都觉得让人哀叹。毕竟,这个世间即使活的太痛苦,也比离开痛苦。
离别,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是每天都在告别,只是你自己不觉得而已。其实,离别时时刻刻威胁着每一个人,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温情,缓慢变老,然后缓缓的和这个世界告别。这样的离别已经是离别中的最好的离别了。现实的残酷是有时候死神来的时候,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人正在人生的鼎峰,财富、美女、甚至还打算让未来的自己冷冻,当一切都设计好了的手,以为可以对抗死神的时候,其实在死神的面前微不足道,似乎是一伸手之间,就将这个人从世界拿走了,这个世界继续,而这个人永远的消失了。
在佛教看来,如同恒河的一粒沙子,在他身边的沙子看来玩的挺好,但放在一条河流之中,这些又都算得了什么呢?
堂堂的男子汉,绝世佳人、纵横天下的帝王,哪一个舍得离开这个世间,到最后还不都是在死神的面前和草木同腐朽,和世间的一切动物一样腐烂离开!
很多人在死亡面前都是百般的掩盖,转移恐惧,而佛教的态度却是直指人心。
首先就将死亡摆在世人的面前,让每个人敢于直视人生的苦难,人活着不但有生老病死,仇怨哀苦,把人要面对的问题都毫不留情的揭示出来。有生必有死,要想活着就要解决死亡的问题。所以,“了生死”就是佛家的重要课题。
在佛教来看,人活着也是苦,死了也要转到六道轮回之中,永远没有止息,如果有机会再生为人那就是幸运的了,如果进入了地狱,进入了畜生道,那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来生就会更加的痛苦。毕竟,人是食物链的顶端,活着还有些短暂的幸福。如果是畜生道,地狱,那就是是时时刻刻的遭受痛苦和命运的煎熬。
所以,佛法除了教人间看到时间的苦,发出离心,菩提心,以了生死为终极目标,但也不主张世人逃避现实,佛法的根本其实就是解决人心,将人正确的依照生活行事,所谓人间佛教的道理也就是双修福慧,让社会净化,世界和平。
当然了,这是世间法。
还有出世法,人生不为之苦,精进修持,还有一种脱离了死亡之苦的修行之路。
那就是得道正果,用自己的修行求生净土,最后通往极乐世界,永远离开生死的轮回,列入佛座,今后回到世间也可以度化众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至少少之又少,世间留下姓名,毕竟,在世间修行成佛之路,不是恒河沙海的普通人能做到的,只有那么少数的沙子可以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