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怀着满心的期待,从老家来到城里,帮着儿子和儿媳照顾刚出生的孙子。那时,儿子刚结婚不久,房贷压力大,儿媳工作忙,家里确实需要人帮忙。我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来了。原本想着,一家人在一起,日子再苦也是甜的,可谁曾想,五年过去了,我却越来越觉得心累。
刚到城里时,儿媳对我还算客气,虽然话不多,但至少表面上还算和谐。孙子出生后,我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孩子,甚至每个月还主动帮他们还三千块的房贷。儿子工作忙,经常加班,儿媳下班回来也是累得不行,我理解他们的辛苦,所以从不抱怨。可渐渐地,我发现,儿媳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甚至有时候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了。
有一次,我感冒了,发烧到38度多,实在没力气做饭,就想着让儿媳回来帮忙做一顿。可她却皱着眉头说:“妈,我今天特别累,您自己随便弄点吃的吧。”说完就进了房间,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我躺在床上,心里一阵酸楚,但想到孙子还小,家里需要我,我只好忍着难受,自己爬起来煮了一碗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孙子上幼儿园了,我的任务也轻松了一些。可就在这时,我发现儿媳的朋友圈里,经常发一些出去旅游、聚餐的照片,有时候还配文:“生活需要仪式感,偶尔犒劳自己。”我看着那些照片,心里五味杂陈。我和儿子省吃俭用,每个月帮他们还房贷,她却拿着钱去享受生活,甚至从没想过要感谢我一句。
更让我寒心的是,有一次孙子的生日,我特意做了他最爱吃的菜,还买了一个小蛋糕。可儿媳却嫌蛋糕太小,说:“妈,您这也太寒酸了吧,孩子的生日怎么能这么随便?”我愣了一下,心里委屈得不行,但还是笑着说:“下次我买个大的。”可她却没再理我,转身带着孙子出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坐在餐桌前,看着满桌的菜,一口也吃不下去。
从那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多了。我每个月帮他们还房贷,包揽所有家务,可儿媳却从未对我有过一句感谢,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想,也许我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儿媳的朋友圈,她发了一张和闺蜜喝下午茶的照片,配文:“生活不易,偶尔放松一下。”我看着那张照片,心里一阵刺痛。我每天辛苦操持家务,她却有时间去享受生活,甚至连一句“妈,您辛苦了”都没说过。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外人,这个家似乎并不需要我。
我决定回老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儿子,他有些惊讶,但还是尊重我的决定。儿媳听说我要走,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妈,您要是想回去就回去吧,家里的事我们会自己处理。”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最后一点期待也破灭了。原来,在这个家里,我始终是个外人。
收拾行李的那天,我看着孙子,心里有些不舍。五年了,我从他出生就一直陪在他身边,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可现在,我却要离开了。孙子拉着我的手,问:“奶奶,您要去哪儿?”我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奶奶要回老家了,你要乖乖听爸爸妈妈的话。”孙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心里一阵酸楚,但还是强忍着泪水,提着行李走出了家门。
回老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五年我到底得到了什么?是儿子的理解,还是儿媳的感激?似乎都没有。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换来了冷漠和忽视。也许,我早该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
回到老家后,我的生活变得简单了许多。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去院子里种种菜,下午和邻居聊聊天,晚上看看电视,日子过得倒也自在。虽然偶尔会想起孙子,但我知道,他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我时时刻刻陪在身边了。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去城里,而是留在老家,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我会过得轻松一些,至少不用每天看别人的脸色。可转念一想,这五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对谁,付出都要有度,过度的付出只会让自己变得廉价。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老家的生活,虽然少了些热闹,但至少心里踏实。我知道,儿子和儿媳有自己的生活,而我,也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