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一路繁花》中,74岁的刘晓庆吃鱼名场面火了:
“我一个人就要吃一整条鱼。”
表示“一天只吃一顿”的李小冉考虑到团队经费有限,不断劝阻:“够了够了,吃不完。”
刘晓庆坚持说:“不,我要吃,我真的一个人就要吃一条,我只是考虑,要不要给你们剩点的问题。”
这让屏幕前的观众大呼“太爽了”“太喜欢需求明确、内核稳定的庆奶了”:
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如此坦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但这可把李小冉整郁闷了,晚上她向刘晓庆表达看法,觉得她没有当好领队。
刘晓庆的回答也很坦然:
“谁让你们选了?我是被动的,其实我也是尽了义务的。”
敢做自己,敢直面成见,会表达的人就是活得如此痛快鲜活,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与之相反,不会表达的人像是泡在欲言又止的愁苦里。
小到吃饭不敢加鱼,大到工作不敢加薪,关系里不敢提需求,人生过得拧巴憋屈,又谨小慎微。
谁不想像刘晓庆那样,痛痛快快地活呢!
那些明确表达需求的人,的确更容易被爱。
那么,为什么有人没有办法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呢?
怎样才能学会表达自己呢?
看《再见爱人4》时,很多人被麦琳的一句话给惊住了,她说:
“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
甚至,不少人都在网上开始玩梗,表示不喜欢麦琳表达需求的方式。
一开始我们对麦琳扭曲的表达非常不理解,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原来她是“弃儿”。
她被养父母捡来抚养,“被抛弃”的痛深入到骨子里,导致她总是被不配得感、不安全感裹挟,连要杯咖啡都那么拐弯抹角。
对这样的人来说,直接表达需求,不仅不能支持他们活出自己,反而会给她带来更多痛苦。
“我怎么可以有这样的需求?这太羞耻了。”
“万一我说出来后,大家讨厌我怎么办?”
“我一定会被拒绝的,因为我根本不配得到大家的爱。”
一表达,就激活了内心深处那些负面声音。
而这些负面的声音,大多数源于童年早期。
那些在早期没有被很好的“看见”和照顾的孩子,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一时刻:
渴望需求被满足时,得到的却是父母的冷淡、苛责、否定和忽视。
所以,当一个人无法开口说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其实是“内在小孩”无法突破童年痛苦的卡点。
不表达,是他们的另一种“自我保护”——我不说,那么我就不会被拒绝,也就不会受伤。
所以,每一个不敢表达需求的人,都请先学会拥抱内在那个不敢表达自己的小孩吧。
然后,我们才能够走到下一步。
接下来,我们需要先觉察一个事实:
当一个人不能自我满足时,他就会在最亲密的关系里不断地寻求满足。
因为在亲密关系里有一种叫“同频感”的体验,它会勾起我们早年缺失的需要。
我刚刚觉得冷,他就脱下了外套给我;
我脸色一变,他就过来哄我;
我看上一款戒指,但我不说,他默默记下,偷偷买了送给我......
我们一动念,对方就能猜到我们想要什么,并给与满足,是不是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的隐形追求?
是不是很多人对“Mr right”“懂我的人”“灵魂伴侣”的判断标准?
但若你真的把这当成真理来追求,就会陷入“同频感”的陷阱,因为同频感的真面目是母婴之间的链接——
婴儿没有办法表达自己,只能靠咿咿呀呀地哭闹,来吸引母亲的关注,使母亲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母亲大部分时间能够满足,那么婴儿会感到有安全感;
如果母亲大部分时间无法满足,这份不满足就会留在婴儿脑中,形成“创伤”,并等待一个得到“二次补偿”的机会。
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伴侣就成了那个进行“二次补偿”的人,我们会把未被满足的需求丢给伴侣,渴望TA像父母一样,把我们重新养育一次。
只有“那个人”,感知到我们的需要,并且主动满足,我才能感觉到:
我是被看见的、被爱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一进入最亲密的关系,依然会渴望那个最深处、最早期的“补偿”。
但是亲爱的,你想过没有:99%的伴侣都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即使我们在关系里有互相懂得的时候,但更多时候,对方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自我满足。
清晰的洞察自己内在的需求,学会对自己需求负责,这才是真正疗愈自己的关键前提。
当我们可以不带需索的表达需求时,关系才会发生松动。对方才会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而不是被迫去满足他人。
当你能够拥抱自己内在的受伤的小孩,同时可以不带“需索”地表达自我后,接下来会进入到需求表达非常关键性的一步:
温柔坚定地要求。
它意味着:我坚信自己值得,但也不害怕拒绝。
我们可以从虞书欣在综艺《中餐厅》中的表现,清楚地看见这一过程:
虞书欣肚子疼、很虚弱,她没有忍着,而是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
“我肚子不舒服,需要大家照顾一下。”
大家都力所能及地给与照顾,没有不情愿、被捆绑,因为在场的人都知道:
人都有不舒服、需要被照顾的时候。
在脆弱的时候表达自己需要帮助,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值得拥有。
还有采访中,主持人为了让她讲一些成名过程中的辛酸坎坷,多次质疑她“积极乐观是假的”“演出来的”,认为她在“营业”。
虞书欣听了很不开心,直接表达出来:“你再说我要发火了”。
停了一下,她又继续表达得更清楚:
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原本在自己这里平衡得很好,差点被你质疑到怀疑自己;但我2秒钟之后就清醒了过来,我这样做就是最快乐的,我不会被洗脑。虞书欣的这一系列输出,让人感受到:
她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得清清楚楚,让我们看到那些人之常情的需求,是理所当然该被看到、被接纳、被满足的。
所以,能够好好表达需求的人,其表达的力量源自于内心深处“我值得”的态度。
他们会说:“亲爱的,我想喝一杯咖啡,帮我带回来好吗?”,而不是“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
因为内心深处,坚信自己是值得的,于是对自己的需求,觉得理所当然。
即便被质疑和拒绝,也可以完全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当你的表达不再纠结拉扯时,听到的人,也会觉得舒服自然。
因为对方知道,即使被拒绝,你也有能量稳稳接住自己。
有需求时不忽视不压抑,认真且耐心地向内链接,和自己的需求“做朋友”;
精微地捕捉“此时此刻,我需要怎样的满足”,并表达出来。
这便是一个有能力为自己负责,懂得自己的需要的成年人,在关系中表达需求的方式。
如果此刻你还是没法做到如此畅快的表达,受困于拧巴、害羞、不安。对此,不妨套用一个表达公式:
你的处境/感受+需求+清晰的解决方案。
比如:我胃里有点不舒服(处境/感受),想喝点热水(需求),你能帮我倒一杯吗?(解决方案)
如果对此感到压力,可以再加一句“可以吗”,态度更柔和,也给足了对方尊重,和还转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从“带着孩子气的创伤表达”,转化到“成年人当下的需求”。
早年的创伤不因此被触痛,内在的不安、羞耻、拧巴也会缓解很多。
看,这就是一个在关系中受尽委屈的人,稍微转转思路就能拥有的幸福;
这也是一个受伤的小孩,真正学会照顾好自己、爱自己的捷径。
坚持一段时间的练习,你就会在一次次坚定表达中,感受到自己内在深处的爱与自信。
所有的“不敢”“不配”“不值”,在正确的表达方法面前,都可以慢慢被抚平。
即使对方说“NO”,你也心知肚明:
我的表达没问题,做好我自己该做的,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亲爱的,所有真实的表达,是对于自我如实的看见。
每一次需求的表达,都是在抚慰那些没有被看见的伤痛;
每一次需求的满足,都是在修复那些没有被满足的匮乏。
爱会流向善于争取爱的人,撬动地球只需要一根杠杆,撬动关系,有时也只需要一句正确的表达。
学会了解自己的需求,清晰地表达它们,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学会了尊重自己的需求,和尊重他人的选择。
他人并不总是地狱,也可以是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