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德曲妥珠单抗今天正式商业供货,中国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迎来二线治疗新选择。
2023年6月21日,德曲妥珠单抗正式完成药检流程并实现商业首发,标志着德曲妥珠单抗正式商业上市,理想终于照进现实,为中国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强有力的治疗选择!
抗HER2二线治疗存在未尽之需,亟待新型治疗突破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抗HER2治疗新药辈出,方案迭代,不断改写着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尽管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类(THP)方案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获益,但是大部分患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仍会发生疾病进展。包括二代ADC药物T-DM1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于进一步改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EMILIA研究中,T-DM1二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9.6个月[1]。尽管PHOEBE研究奠定了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方案在国内二线治疗的地位,但其中位PFS约为1年(12.5个月)[2]。总体而言,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仍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德曲妥珠单抗实力破局,重塑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格局
2023年2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德曲妥珠单抗(商品名:优赫得,英文通用名: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在中国上市,其获批适应症为:本品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
德曲妥珠单抗是一款备受瞩目的新一代ADC药物,其治疗获益在DB03研究中得到了充分验证,这是首个ADC药物之间头对头比较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德曲妥珠单抗对比T-DM1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最新数据显示[3],德曲妥珠单抗组盲态独立中心(BICR)评估的中位PFS长达28.8个月,是T-DM1组6.8个月的4.2倍,刷新了目前抗HER2二线治疗的获益高度。尽管两组的中位OS均未达到,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HR=0.64),德曲妥珠单抗组死亡风险下降36%。并且德曲妥珠单抗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疾病缓解状态,确认的ORR(BICR)高达78.5%,是T-DM1组35%的2倍之多。其中两组的CR率分别为21.1%和9.5%,这意味着德曲妥珠单抗组超过1/5的患者或将达到影像学无疾病状态(NED),从而获得疾病治愈的可能。此外,德曲妥珠单抗的整体安全性良好,常见临床不良反应以1-2级的消化道、血液学和乏力等一般性不良反应为主。
基于DB03研究的优异成果,ESMO、ABC6、NCCN、ASCO、CSCO、CBCS指南均将德曲妥珠单抗纳入二线治疗推荐,并且2023年ESMO转移性乳腺癌指南[4]已将德曲妥珠单抗作为无活动性脑转移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唯一推荐方案,2023年V4版NCCN乳腺癌指南[5]也将其作为唯一的二线治疗推荐(1类证据)。
亲民的上市价格,广泛的DTP药房布局,加速造福乳腺癌患者
德曲妥珠单抗的国内上市价为8860元人民币/支,比海外购药降低了约30%。如果叠加当地的惠民保,患者月均的自付费用还可以节省约30%。
目前,德曲妥珠单抗已经商业上市,并且各城市DTP专业药房都有布局,乳腺癌患者可持处方在德曲妥珠单抗的DTP定点药房完成购药,早日从德曲妥珠单抗的治疗中获益。
德曲妥珠单抗布局广泛,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不仅如此,基于强效的旁观者效应,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领域也展现出卓越疗效。DB04研究证实,无论HR状态如何,德曲妥珠单抗能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带来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PFS和OS改善,打破了既往抗HER2治疗仅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有效的传统局面,正式开启了HER2低表达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而德曲妥珠单抗由此成为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首个标准治疗。
事实上,作为一款重磅的明星抗肿瘤药物,德曲妥珠单抗极具临床应用前景。其研究布局从HER2阳性到HER2低表达,从晚期到早期,从后线到前线,并且除了单药探索之外,德曲妥珠单抗还在不断拓展联合用药模式,以期进一步丰富临床治疗决策,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德曲妥珠单抗今天正式商业上市,对于临床、患者和社会带来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随着德曲妥珠单抗正式步入中国临床实践,将真正意义上改变乳腺癌治疗格局,为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此外,作为一种强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德曲妥珠单抗的到来,对于推动我国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Verma S, et al. Trastuzumab emtansine for HER2-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2,367(19):1783-9.
[2].Xu, Binghe, et al.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versus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HOEBE):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22.3 (2021): 351-360.
[3].Hurvitz SA, Hegg R, Chung WP,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versus trastuzumab emtansine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updated results from DESTINY-Breast03,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3 Jan 14;401(10371):105-117.
[4].Curigliano G, Castelo-Branco L, Gennari A, et al. ESMO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Living Guidelines, v1.1 May 2023.
[5].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 Breast Cancer, Version 4.2023—March 23,2023.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