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在最近一场“欧佩克+”的会议上,明确建议,“欧佩克+”的成员,继续维持石油减产的政策不变。而当天的早些时候,沙特和俄罗斯也宣布继续维持减产政策。很显然,有些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俄乌冲突后,世界石油市场因为美国的种种行为,陷入了混乱。说到底,美国一直觉得,国际石油市场,是为自己服务的,美国政府自然可以为所欲为。这一点,从它对沙特颐指气使的样子,就能看出,它根本没把人家放在眼里。
但伴随着美国军事实力的衰退,霸权已经得不到根本保证,最重要的点在于,中国的出现。中国可以为这些“欧佩克+”成员提供两样最需要的东西:保护和市场。有了中国变相的保护和中国庞大的市场,沙特这些国家就在想,既然我们不怕美国打我们,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又那么大,我们为什么还要听美国的话呢?
所以,这些产油国们,在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时候,都表示不站队。美国为了抑制通胀,下令让沙特等国增产,但是这回,沙特不仅不增产,还搞起了减产,甚至整个“欧佩克+”都在推动减产,美国的通胀不降反增。这一下,整个“欧佩克+”,倒是和俄罗斯站在了同一战线了。
这就导致了美国和几大产油国的“分道扬镳”,为了对抗美国,基于“欧佩克+”这一平台的产油国们团结在了一起,这一团结,事情就出现了更大的变化。
在可见的未来,世界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是呈现上涨态势的,就单单拿中国来说,对石油的需求一年多过一年。
在这种形势下,谁手里的石油多,谁的话语权就更大,以沙特为首的石油国家,自然想趁此机会,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所以,这些产油国在背地里的动作,挺俄也好,反美也罢,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全世界的蛋糕就那么大,美国分走了最大的一块,沙特带着一众产油国想分,不容易。怎么办?
只能让美国让一点出来,所以在美国通胀高企的当下,各国纷纷表示继续减产,为的就是不让油价掉下来,想让美国出点血,但是,石油国家又不想美国彻底完蛋,因为在它们的构想中,最佳的状态应该是中国和美国保持战略上的平衡。
石油市场的博弈,实际上是世界格局变化的映射,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正所谓百舸争流,世界上只要手里有点资本的国家,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被霸权掩盖的矛盾也在爆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纳卡地区冲突……
而沙特作为阿拉伯世界的代表,在“欧佩克+”、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金砖国家等等国际组织中非常的活跃,它的目的就是想让阿拉伯世界成为未来世界的一极,但问题在于,地区问题和美国霸权仍然笼罩着阿拉伯世界,沙特任重而道远。
在这个时代,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际原油供不应求,卖家当道的时代,谁也不知道未来美国会不会向产油国妥协,在各国态度暧昧的当下,我们中国能做的不多,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肯定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