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最困难时刻,俄副外长送来一句话,向美释放强烈政治信号

石江月 2025-04-17 17:10:30

美国强征关税,导致中美脱钩。中美石油贸易归零,中国能源安全可能陷入危机?关键时刻俄罗斯挺身而出,副外长一句话给中国吃下定心丸的同时,向美国释放强烈政治信号。

自4月2日开始,特朗普为了所谓“制造业回流”的野心而举起关税大棒,对所有贸易伙伴进行了无差别“对等关税”征收。

中方带头反制,美国不断加注。中美之间关税壁垒越堆越高,贸易往来无利可图,实质性断供已然无法避免。

也就是说,这次中美开战的范围是全覆盖的。像石油、天然气这种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和产业,也无法避免“开战”带来的消极影响。

因此有分析认为,随着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和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很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选择主动脱钩,彻底停止从美国进口石油。

倘若中美石油彻底脱钩断供,中国能源安全该如何保证?俄罗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给了中国一个郑重承诺——

日前,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彻底对华断供石油,且中国真的需要石油进口,那么中国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出口多少石油给中国。

“中国的行动必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国家需要求购买石油,中国当然会这样做,这是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鲁登科随后补充到。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中国的友好和尊重。

坦白说,相比于提气或暖心,俄外长这番表态给人的感觉更多地是惊讶:

特朗普“二进宫”以后拼命拉拢俄罗斯,可不是什么新闻。俄罗斯也有意愿修复与美国的外交裂痕,更不是什么秘密。

如今正值特朗普滥征关税、全力向中国施压之际,俄政府高官发言力挺中国,这不是给美国人找茬吗?俄罗斯这一次,确实是跟特朗普对着干。而且他们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前段时间好到“蜜里调油”的美俄关系,出现了不小的裂痕:

先是美俄前些时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的会谈。这场6小时的闭门会议,就已经体现了双方的貌合神离。

从会晤后双方公布的谈判结果来看,白宫方面片面强调双方在外交上达成了所谓“谅解”,对双方核心利益分歧解决情况却是绝口不提,颇有些避重就轻的意味。

相比之下克宫的声明更加含糊不清,抛下一句“俄罗斯和美国将迅速研究会谈中的建议”之后便再无下文。

之后,双方更是直接撕破了脸: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4月12日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将针对俄罗斯的6500项制裁续签。

很显然,俄罗斯副外长在这时候发声力挺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制衡美国,并利用“中俄携手”的姿态向特朗普政府施压。那么,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是怎么对待俄副外长的此番示好呢?

首先,时值中美贸易战、关税战刺刀见红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间点上,不论好言好语背后藏着什么目的,俄罗斯政府这时候站出来声援了我们,这是实打实的。

其次,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相比于推心置腹地保证,俄外长这番表态更偏向于官方层面的外交辞令。但从面子上说,人家笑脸相迎,我们不能不领情。

而从里子上看,这番外交辞令也可以视作俄罗斯人投石问路的敲门砖:多年以来,俄罗斯一直想扩大其出口原油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但中国出于能源安全考虑一直没松口,有意无意地把俄进口原油的市场份额控制在一定比例。同样出于能源安全考虑,中方这一次也不会有过多松动。

最后,我们更不会因为俄副外长的一句话而彻底放下心来。

假如中美之间真的因为脱钩而断绝石油贸易往来,我们也不能在石油进口上完全依赖俄罗斯,而是继续奉行“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能源安全策略,继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进口石油,满足需求。

但需要强调的是,如今的中俄面临着共同的对手,两国之间固然有些分歧,但中俄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矛盾,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了俄副外长这番表态,诸如“美国联俄抗中、俄罗斯背刺中国”此类谣言的炮制者,可以老老实实闭嘴了。

0 阅读:50

石江月

简介:深度防务分析,看西方如何评论中国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