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5》姐姐团带来第一次团队舞台审判的同时,也到了每季的必备科目:姐姐们在训练过程出现观点冲突而产生的“抓马秀”。
本季第一个口碑翻车的是琼女郎陈德容。
起因是陈德容在排练时与王蓉产生冲突。
王蓉觉得陈德容是初学者进度太慢但首次训练只有3个小时,便希望先让老师把整个舞蹈过一遍大家再回去细学。
她的言行惹怒了作为队长的陈德容,陈德容认为王蓉太“自我”,没有尊重她的努力、没有爱,并对组员王蓉“着急”的心态十分不满。
过程中陈德容用“你来当队长”、“像个机器”等言语怼王蓉的行为,也让观众觉得她耍大牌、把自己当“太后”,同时她对王蓉持续冷脸的反应也引发吐槽。
舆论发酵后,陈德容公开回应此事,表示自己的确不是一个称职的队长,理解王蓉的着急,但她的能力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自己也很崩溃。
虽然陈德容表态自己会继续努力,网友却明显都不愿意买账,评论区几乎都被批评霸屏,并首次出现了观众要求浪姐嘉宾退赛的情况。
顺带同组的黄英也被吐槽“和稀泥”。
不过网友对黄英的态度多是认为她“好心办坏办”,觉得黄英在王蓉与陈德容冲突中拱了火,出发点却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对。
之于王蓉,大家基本上都是支持力挺,觉得王蓉在节目中被前辈“霸凌”了。
当然,网上各种观点掰头之后,也有小部分声音认为陈德容虽然不对,但王蓉的沟通方式的确太着急,理解陈德容作为舞蹈小白的压力。
客观来说,陈德容的浪姐之行会翻车那么快,还挺让人意外的。
毕竟大众印象中的老艺人往往都比较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心态方面也比年轻姐姐更豁达,很难预见到她会率先和其他姐姐起冲突,并成为情绪化的那一方。
而对三位本来应该拥有坚实团魂的姐姐会变成如今局面,到底谁责任最大,舆论又是否放大了她们的冲突?还需要捋一捋姐姐们矛盾产生的过程。
《乘风2025》本季训练不是持续录制,姐姐团在分组后会有一次3个小时的集体训练,唱跳团先学习舞蹈,声乐团学习音乐。
开完制作人会议后,再有7天左右的自由练习时间(姐姐们各回各家练习,通过线上沟通或私下约在一起进行训练),一公前一周再进行线下合体集训录制。
陈德容团的冲突,便发生在第一次的3小时练习中。
当时王蓉作为专业唱跳歌手学习速度很快,黄英虽然有点慢但也能跟得上,陈德容则是纯粹的舞蹈小白,开头动作便需要老师手把手一点点的抠。
时间过了三分之一,才学了八分之一的内容。
王蓉觉得效率太差了,提议让老师先把全部舞蹈都过一遍,这样她可以快速学会,回去后再找老师一点点教大家,此时黄英明确表示认可。
陈德容其实也是认同的,她在王蓉说完后也说了一句“对”,但字幕没有放出来。
但接下来的训练中,陈德容仍旧卡在抠动作上。
黄英也多次因陈德容动作不熟叫停。
王蓉估计也有点懵,不是说好先过一整套动作咱们再回去细练吗?便在黄英一次喊停时出来说之前的计划,强调按现在的节奏3个小时只能学个开头。
黄英可能此时才真正明白王蓉的意思,但她与王蓉有不同的观点。
黄英认为需要把开头动作打结实了,有利于陈德容后续的学习。
王蓉则认为陈德容学习困难是因为找不到感觉,整个人刚接触舞蹈还是懵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在练习室是练不出效果的,需要回去慢慢找感觉。
黄英觉得陈德容不可能回去自己练,需要老师教(节目组提供的老师)。王蓉认为这个很好解决,她可以找老师带陈德容(私下找老师)。
两人都认为陈德容的瓶颈在身体还没找到律动的感觉,但黄英认为应该是大家帮陈德容找感觉,而王蓉则认为在练习室不可能找到感觉,需要很多天才行。
两人商量过程陈德容完全没有发表建议,看到王蓉坚持自己的观点后,黄英便向陈德容转达王蓉的提议。
此时王蓉再向陈德容解释为什么如果一直在练习室找感觉会没有效率。
陈德容便直接向王蓉输出:我有这么讲吗?(意思是她并没有要求让自己先找感觉,耽误其他人学习)。
意识到陈德容不爽,王蓉赶紧上前安抚,试图缓和关系。
陈德容认为自己很认真在训练,并没有想要耽误大家的进度。
随后陈德容让其他姐姐按自己的步调练就行,她自己会慢慢吸收,王蓉的理解是她同意自己前面的练习方案,虽然有点慌但觉得这事解决了。
结果王蓉在推进练习的时候,黄英突然又出来说今天便不追求速度了。
王蓉听完反应很无奈,她内心OS应该是:怎么又回原点啊。
站在王蓉视角,第一次沟通两个队友都答应了,结果中途变卦,黄英与自己唱反调,第二次沟通虽然过程有尴尬但陈德容也是答应的,结果黄英又变卦了。
这里大家应该懂为什么会有网友觉得黄英在“拱火”了。
王蓉第一次提议出方案时陈德容和黄英都明确表态同意,结果中途黄英却多次叫停等陈德容单练,后续王蓉再次提出并解释原因,陈德容也没出声反驳。
是黄英先一步反驳王蓉,坚持认为应该等陈德容,在三人面对面的情况下,也是她在中间来了个中译中,原本同意王蓉方案的陈德容火气便瞬间被拱起来了。
在陈德容的角度,自己练习很刻苦,之前也支持王蓉的方案,结果突然两个人在她面前因为她的练习进度问题“争吵”起来,很难不觉得自己被“嫌弃”。
后续陈德容向王蓉说硬话,内心虽然不爽王蓉明面上却是仍旧同意王蓉方案的,是黄英又出来打断王蓉的方案,导致王蓉产生沟通无效的反应。
而看到王蓉无奈的反应,黄英又擅自向陈德容强调王蓉想坚持原有方案(她似乎没注意陈前面已经答应了),陈德容怒火再次拔高,便有了后面的让王蓉当队长怼她。
客观来说,黄英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甚至,她的处理方式其实更合适女团初步融合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成员之间的破冰比效率更重要一点。
只有成员之间有一定的熟悉、了解并产生惺惺相惜的友谊时,团队融洽的氛围才能出来,就像祝绪丹队,前期一边练习一边打闹,感情便快速升温。
反面案例则是房琪队,由于房琪队长全程执着于PUSH进程不太重视成员破冰,导致她们三人练习、唱歌时都无交流,团魂从头到尾都没立起来。
但黄英的处理方式,明显跟不上她的好意。
无论是当着陈德容面跟王蓉讨论照顾陈德容的进度还是擅长替陈德容发声,都只会激发陈德容被王蓉“嫌弃了”的不爽,激化陈、王之间的矛盾。
而且,黄英和王蓉在讨论专业问题时,都太严肃了,没办法像其他团一样乐乐呵呵地一边讨论一边贴贴,氛围便一降再降。
但,黄英虽然处理方式不完美,对人情世故的敏锐度的确是胜过王蓉的,因为陈德容嘴上虽然同意王蓉的方案,内心却是不满的。
这一点,备采时陈德容对王蓉的控诉便能看出来。
黄英不擅长处理问题,却知道谁的情绪最大,后续也一直试图安抚陈德容。
陈德容内心希望的“有爱”,讲直白点便是希望队员能“哄”着她,多给她提供点情绪价值鼓励支持,而不是点出她的不足,给一份高效率理性的练习方案。
这也是三人里陈德容口碑翻车最严重的根源。
因为观众想看的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而不是姐姐们供奉的太后,王蓉不那么会察言观色,工作方面没有快速从单打独斗中转过来,性格也不像其他姐姐那么甜美会搞好氛围。
在专业方面,对舞台的敬畏方面,都是没得挑的。
而陈德容作为队长,应该做的是整合队员的优点,协调团队氛围,凝聚出团魂,也给出好的舞台,争取把团队力量放的更大。
而不是对队员破冰不管不问,对提升舞台效果也不那么在乎,更重视自己的感受,甚至在队员们为舞台努力商讨意见时,把过多的自尊心放在团队之上。
队长在乎自己多于团队,最终的结果都体现在了《免我蹉跎苦》上面。
这个舞台是一公最遗憾的舞台。
王蓉、黄英两位姐姐的声线与气质都很适合这个舞台,两人的镜头很有韵味,陈德容虽然是唱跳小白,却也有颜值和情怀加成。
如果三人练习时亲密无间,陈德容能够从王蓉和黄英身上学习到这支曲目需要的气质,客观来说,都不应该会像现在一样声音与舞蹈都显得格格不入。
努力与团魂都是飘渺的东西,却又总会在舞台中呈现出来,一个队伍队长与队员有没有凝聚互补,相互融合,舞台都会给出答案,希望陈德容能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