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游记:夜宿川主寺镇

四川庆洪旅游 2024-11-06 21:55:08

川主寺镇处于松潘、红原、九寨沟、黄龙四条公路的交叉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镇上建有川主寺,因而得名川主寺镇。

都江堰

川主寺镇

川主寺有两个意思。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得到灌溉变成了沃野千里的粮仓,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四川也因此得名“天府之国”。为了纪念李冰,四川人称他为“川主”,并建寺庙供奉,寺庙便称川主寺。在四川纪念李冰的川主寺就有好几座。但川主寺镇的这座寺,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它始建于1270年,简称“卓仑贡巴”。解放初该寺占地很广,达27亩,大殿雄伟,雕梁画栋,异常壮观。里面有泥塑、铜塑菩萨几千尊,有唐卡几百幅,经书几千卷,舍利塔两座,木雕菩萨一百多尊,大小转经筒也有几百个。另外还有黄金白银等财产。在文革期间,寺庙遭到了破坏损毁,保存下来的仅仅只有镇寺之宝、部分文物和经书。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川主寺进行了维修,现在,它不仅是一座寺庙,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到镇上,正下着雨,从九寨沟方向回来的车流汇在一起,很堵,到街上只有一步一步的移动。

到镇上,虽然堵,但好在住宿不难。找到一家比较大的酒店:金源大酒店。里面的空间很大,停车方便,询问下价格,标间140元,我们就住了下来。

雨终于停了,餐后,决定去逛川主寺。

转了一个角,进入大道,尽头,一座颜色鲜艳的牌楼横跨街道,上面三个镶金大字金光闪闪:川主寺。

穿过牌楼,左拐,就是川主寺。

寺的大门口,有对石狮子。母狮左前方足下托着一个小狮。右边雄狮,足下踩着彩球,张牙舞爪,迎接游人。

进入寺里,里面不是很大。右前方是一座三层金壁辉煌寺庙,底层廊柱靠墙壁的,是一排转经桶,沿着过道一直延伸出去。

由于刚下雨,又是下午,人不是很多。我们也去转转经筒,据说,转一下经筒,就相当于念一篇佛经。

围绕庙转了一圈,来到它的正前方,门虚掩着,可能是下班了吧?

我顺着大门,跨进去,里面也没有人,很暗。前方,一尊高大菩萨供在那里,宝相庄严。里面又是一道大门,也是开着的。我伸头往里面看,黑森森的,几盏油灯亮着,也没有人,四周什么也看不见,感觉头皮发麻,脊背有些发凉,联想到农奴制下的种种行为,有些害怕,赶紧退了出来,回到广场。

又下雨了,大家相约,去参观红军纪念园。

当年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川主寺实现了“三军会师”、经过短暂休整后,强攻松藩。松藩虽小但却易守难攻,红军激战十余日后退回毛儿盖。此时红军北上抗日之路被阻,西边是渺无人烟的大草地,南边又被敌军围困重重,被迫开始了过草地、爬雪山的悲壮之举,物极则必反,历经艰苦磨难的红军不畏强敌以退为进,走过最艰险的漫漫长路,来到了充满光明的陕北根据地,完成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的故事说不完,红军长征的颂歌唱不尽。那是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理想主义颂歌,那是一幅震山河、撼心灵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画卷。林莽沉沉,裸山如刃,激浪长河,刻下红军征服一切困难的铿锵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关隘重重,矗立起永恒的英雄雕像。漫漫征途,用顽强意志征服人类生存极限,红军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红军纪念碑屹立在川主寺的元宝山顶。碑身上方,一个高大的红军战士,双手向上欢呼,高大威武。

碑身为三角形,象征红军三大主力紧密团结,坚不可摧。

纪念碑碑园,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园名。

整个纪念碑,整体风格富有悲状气势,表现出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前赴后继,英勇向前,历尽艰险,流血牺牲,付出了极大代价的主题,庄严肃穆。同时也反应了当时红一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的历史。

雨越来越大了,我们只能隔河瞻仰纪念碑园,缅怀先烈,回顾历史,学习长征精神。

回到酒店,心里很是担心,九寨沟是否下雨,道路是否畅通?翻看手机,有网友发了九寨沟路上泥石流视频。查一下九寨沟天气预报,也不如意,不知明天能否进去,心里十分忐忑。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