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事业单位精简超60%,河南要砸碎“铁饭碗”?很多人想错了

才话连篇 2024-04-15 03:51:31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真的要砸碎铁饭碗了吗?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们直接看改革后的结果,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撤销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137个,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市县层面,市、县纳入改革范围的事业机构精简44.3%,事业编制精简23%,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精简13.7%。

从改革力度来看,除了学校和医院外,其它事业单位都要动刀,涉及面非常广。

比如将省地矿局、省有色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核工业地质局及所属35个地勘类事业单位,整合组建“一局一院一集团”,也就是将原来的4个局组建为省地质局,将各个科研相关的单位组建为省地质研究院,将经营性业务组建为豫地科技集团。

再比如市县层面,将5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整合为“一窗通办”,直接让全省市、县两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数由602家减少为177家。

精简了这么多单位和编制,是不是意味着很多人的饭碗要不保了?其实并没有,在改革文件中没有一处提到精简了多少人。实际上,只是精简了编制,并没有精简人数。

而且,编制也不一定会减少多少,只是发生了转移而已。在文件中就提到,改革后收回的事业编制和机构限额,由市、县本级统筹使用,比如省直改革收回5638名编制,下沉到县区,3300余名编制充实到省科学院等科技创新平台。

所以,很多人明显误解了,体制内是不会轻易动饭碗的,编制和合同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不过,河南也不容易,财政实力并不强。

从GDP来看,河南一个经济强省,长期排在全国第五,去年被四川反超,降至第六。但实际上,河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强而不富。GDP创税能力不高,税收占GDP的比重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一。

2023年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512亿元,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却高达11062亿元,全年财政自给率只有40.8%,对全国财政的净贡献为负。

所以,这几年,河南拿到的中央转移支付一直排在全国第二。2023年对河南的转移支付预算数是5095亿元,但最终执行数却是5908亿元,增加了800多亿元。

而在前段时间,财政部发布最新预算数据,2024年河南又将获得5335亿元转移支付,继续排在全国第二。

中央多次提到要“过紧日子”,总是向上面伸手,肯定是不行的,自己也要想办法。其实,地方财政吃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楼市低迷,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也就是卖地收入。2023年河南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935亿元,同比下降12.7%。

楼市为什么低迷?除了信心不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口减少。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出生人口大省。

但这个最爱生的省份也不愿意生了,2019年出生人口还有120万,到2023年下降至69.5万,几乎是断崖式下降。常住人口也是连年下降,2023年减少了57万人。

河南还面临一个麻烦问题,那就是富士康产能转移风险加剧,导致河南外贸失速。今年1-2月,河南进出口同比下降30.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6.3%。作为中流砥柱的富士康进出口同比下降53.1%,其中,出口同比大降63.7%,拉低河南外贸增速31.5个百分点。

目前,每7部iPhone中,就有1部来自印度,印度产能提升至14%,未来苹果将继续增加印度iPhone产量。不难看出,苹果转移产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对河南经济和财政收入都将带来很大的影响。

当然,从债务率来看,河南不是最高的,像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贵州等省份的债务率都超过了300%。这么来看,在河南打响事业单位改革第一枪后,应该会有更多的省份跟进。“过紧日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大动刀子了。

5 阅读:1711
评论列表
  • ZSY 11
    2024-04-16 09:53

    关键把公务员队伍减50%一切都好办了,真正干活的是事业编人员!

才话连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