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早上10点,国务院新闻办开了个会,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会上,海关总署的二把手王令浚讲了些话,结果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
当被记者问及“中美贸易关系是否会出现断裂的风险”时,他直接回应说:“美国那边乱加关税,已经给全球贸易添了不少乱子。中国这边呢,会严格按照法律来,对美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手段。”
根据最新数据,就算美国那边一直增加关税,2025年第一季度咱们跟美国的贸易总额还是有1.11万亿元,跟去年这个时候比起来还多了4%。这个情况出现,主要是因为美国最近对中国又搞了个“对等关税”。
从2024年开始,美国找了个“国家安全”的借口,对咱们中国的半导体、新能源等货物加收关税,最高能达到46%。他们还使劲儿让他们的盟友也跟着这么做。
中国海关那边给出的回答,就是为了保卫咱们自己的权益,同时也是再次强调国际贸易的那些规矩。
王令浚明确指出:“美国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关税上的霸道欺凌。中国会跟其他国家站在一起,一起保护多边贸易的这个大框架。”
要说一下的是,中国在应对方面可不仅仅是在贸易上动手脚。海关那边也在搞大动作,像是什么“智慧海关”啊,“国际合作监管新方式”这些,说白了就是用高科技手段来更好地管住那些重要的东西。
据分析,这个行动可能会对美国的军工供应链产生震动,像稀土、尖端芯片这类重要资源的出口如果被限制,很可能会对美军的装备制造造成直接的打击。
中国采取的反制手段,没想到让日本也受到了影响。到了2025年3月20号,有消息传出美国国防部打算停止对驻日美军司令部的升级计划,说是为了省下大约11亿美元的开支。
这个方案原本打算把驻日美军司令部提升,从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变成一个有权指挥作战的“联合作战指挥部”,好让美国和日本两边的军队能够配合得更加顺畅,没有缝隙。
这次变化让日本左右为难。一方面,日本这些年一直在加大防卫方面的花钱,想要不再受“和平宪法”的限制,到2024年,防卫的费用都占到GDP的2.3%了。可另一方面,它在军事上想要自己说了算,却又非常依赖美国的帮助。
美国突然改变立场,给日本的军队扩张计划来了个措手不及,同时也把美日同盟的裂痕暴露无遗。日本《读卖新闻》发表评论说:“要是美军把指挥权撤回到夏威夷,那东亚的安全局势可就得重新洗牌了。”
经济上的深层次问题更为棘手,到了2024年,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总额超过了6万亿日元,这占到了其出口总金额的三成。不过,因为美国对日本实施的24%的“报复性关税”,像日产、马自达这样的日本车企,它们的利润大幅度下滑,甚至跌破了原本的盈利水平,降幅超过100%。
同时呢,日本半导体最大的买家就是中国,一年的交易额超过100亿美金。
如果日本跟着美国一起限制中国技术,那它自己的产业肯定会先遭殃。东京大学有个叫川岛真的教授就说,日本现在就像是被中美两个大国的较量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中国海关采取的应对措施,表面上看是关于贸易的较量,但实际上背后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思考。
从统计数字上来看,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咱们国家对东盟和欧盟的进出口贸易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东盟那边涨了7.2%,欧盟则是5.8%。这种多元化的市场布局,确实起到了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中美之间摩擦带来的影响。
现在,美国跟中国“断开联系”的坏处开始冒头了。他们国家的物价上涨已经连续18个月超过5%了,那些相互加的关税让老百姓的日子更难过,搞得大家心里都不痛快。
对于日本来说,困境其实也是改变的好时机。有些日本专家提出“得跟中国在经济贸易上多合作,这样风险才分散”,不过,政治上他们还是更多地跟着美国走,这种老习惯不容易改。
2024年6月份,日本跟着美国一起,对7家咱们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实施了制裁,结果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货物量一下子就少了12%。这种冲突在美军驻扎日本的事情上看得特别清楚——要是美国减少了在日本的军事力量,那日本可能就得重新考虑他们的安全保护了,说不定还会试着跟周边的国家找找新的合作路子。
当美国想要靠加关税来保住自己的老大位置时,中国却在悄悄发力,靠着供应链的强大、技术自给自足,还有和各国的联手合作,努力打造一个更公平的全球贸易环境。
美国在搞单边行动,这使得他们的领导地位在一点点削弱。中国呢,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不光显示出了自己的立场坚定,还悄悄地为地区的长远稳定做了打算。
对日本来说,要想在未来十年里国家发展顺利,关键是要在安全保障和经济实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十年间,日本得好好琢磨,怎么在经济需求和安全保障之间摆平关系,因为这事儿关系到它以后的国家命运。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想要“断开联系”的想法最终都会跟经济规律唱反调,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找到解决全球难题的出路。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