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后,苏军“基辅荣誉师”第44师奉命紧急开拔前线。其实在小小的芬兰面前,苏联当时对自己的军力自然是十分自信的!
但这一年芬兰的冬季却来得非常早,在零下30至40度的极寒天气下,有一条苏军的必经之路:拉特公路,地面积雪已厚达一米多。
更让苏联人感到恐惧的是:当时芬兰的白昼只有不到5个小时。深陷寒冷和黑夜恐惧中的苏军44师,面对芬军在路上设置的重重路障,行军速度变得举步维艰!
而之前苏军先头部队163师已经遭受重创,44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驰援163师。由于对前方芬军的行动当时毫不知情,因此在没有接到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的情况下,44师师长面对恶劣的天气,他只好命令部队就地休整,暂时转入临时防御。
但此时苏联人知道的是:芬军统帅在得知这支苏军精锐“基辅荣誉师”来到芬兰后,他已经将进攻矛头直指该师。芬军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力牵制苏军第163师,主力则开始对困境中的苏军44师展开围歼行动。
芬军十分擅长雪地作战,每一名士兵都能熟练地用雪橇和滑板快速机动。而且他们有大量的狗拉马克沁重机枪雪橇,在大雪中机动能力同样很强!于是聪明的芬兰人便锁定苏军的后勤装备,重点攻击苏军的那些野战厨房。
这种“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让苏军44师上下十分头疼。但当时苏联人并没有多想,他们认为这只是芬兰人的一些干扰战而已,殊不知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在向自己铺来。
短短的一周内,苏军的55座野战厨房先后都被芬军摧毁。在这样极其寒冷的冬天里,苏军44师官兵都吃不上可口的热食了,他们的处境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
随后,苏军44师的士兵由于挨饿受冻,“非战斗减员”越来越多。而芬军则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帐篷里,在里面生上一个烧柴的炉子,静心地享受着暖和的睡眠时光。
1940年1月1号,芬军对已经“精疲力竭”的苏军44师发起总攻。芬军的一支特遣队首先切断了苏军44师的退路,当苏军44师师长知道这个消息后,他才真正意识到“大事不好”!于是44师开始准备撤退,但为时已晚。
芬军士兵就像是冬夜中的“幽灵”一样,开始从各个方向对苏军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已经近乎崩溃的苏军44师内部犹如一盘散沙!
至1月7日晨,苏军44师组织的最后一次抵抗宣告失败。自此,被誉为苏军王牌的“基辅荣誉师”44师全军覆没:全师1.78万人有1.6万多人死亡,阵亡率竟然高达90%,仅有1300名苏军士兵被俘。
芬兰士兵在打扫战场时,他们发现:至少有四分之一的苏军44师士兵,是在睡梦中被活活冻死的!因为在黑夜中苏军当时被芬军的偷袭给彻底整怕了,因此他们根本就不敢轻易生火取暖。
苏芬战争的结果虽然是苏联打赢了,但就整个战争过程来说,苏军确实只能算是“惨胜”小国芬兰!不过,苏军在这场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众多问题,特别是在寒冬天气下作战时苏军的一系列后勤“软肋”,战后还是得到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高度重视。
在不久后爆发的苏德战争中,已经充分汲取了苏芬战争惨痛教训的苏军,已经再也不是那个“瑟瑟发抖”的44师了,而在寒冬中倒下的对手则换成了:纳粹德军。作者:二战靓妞
苏芬战争让德国看出了战斗力不行,这乌俄战争又暴露实力了[笑着哭]
芬兰也是依靠其国内的地形优势。1944年的时候还不是把帮助它的德军围剿了大半。对于这种的小国,不必称颂,一有机会灭其国才是真的。
哦。典型的犹太人模式。乌克兰土著战场流血,右乌克兰的外国政客商人得利。实质为美利坚的翻版。美国军人打仗流血,犹太财团卖军火物资得利。
发现毛子不管和谁打,都伤亡大,貌似没有什么战术。一个经典战例都没有。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条件比苏军还不如,又是怎么打下来的?哪位专家能不能讲一讲?
想起了我们英雄的志愿军,在严寒中赢得太不容易啦,自豪加感动
为啥是这张照片,爱死机里的
苏芬战争是一场进攻方没有做好充足计划 试图直接靠数量庞大装甲集群莽死对方的战争 大量坦克和士兵甚至没有冬季涂装和迷彩 在白色雪地上就如同靶子一样
集中优势兵力靠人海战术,对方意志不坚定,火力差的还好!遇到战斗意志强,火力猛,装备好的美军肯定是伤亡惨重!胜了你还追不上不能扩大战果!一战时英法联军进攻德国时,被刚出来的马克沁重机枪一天就阵亡六万军队!
战争智慧太少,只会硬拼传统战法。
叫总统去战斗,认贼作父
曾经为苏联而战的军人们,在美国的蛊惑下分家,然后内斗,美国人躺在被窝里也在偷笑!
原来美国是犹太财团执政。。。。
当时芬兰军队的总指挥官曾在沙俄官至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