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破案了!为什么他们要联合绞杀 DeepSeek?
那是因为 DeepSeek 的出现,它撕碎了英伟达 CUDA 这张西方限制打压中国 AI 行业,甚至是芯片行业最后的一张王牌。
就在昨晚,刚刚被华尔街拉起来的英伟达股价又一次重挫。而导火索就是全球各大 AI 研究机构通过复现 DeepSeek 模型,证实了它在开发中的确绕过了英伟达的 CUDA 中间层,直接使用了更底层的 PTX 编程哲学。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英伟达刚刚宣布禁止华为等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使用 CUDA,更不允许他们将自己的 GPU 适配 CUDA。
老美本以为通过这一招就可以掐灭中国 AI 芯片刚刚燃起的火苗,但是他们永远不理解中国的斗争哲学,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硬件上看似牢不可破的护城河,竟然被算法一招破解,让英伟达布局几十年的算计落得一场空。
这里我用大家都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一下为什么 CUDA 这么重要。说白了,它就是人工智能软件和算法,控制英伟达 GPU 芯片的工具。
而由于先发优势,几乎所有的 AI 应用程序都是在 CUDA 平台上开发的。而 CUDA 又紧紧地跟英伟达自家的芯片绑定。
如果你想用其他品牌的芯片,那几乎相当于要把应用重做一遍。这就是为什么英伟达的 GPU 能一家独大的原因。
但如果它只是把芯片卖得贵一点,割我们的韭菜,那咱还能忍。但随着美国对我们封锁高端人工智能芯片,甚至到最近,连阉割版的也不卖给我们了,这几乎等同于三体当中的质子锁死了我们的科技发展。
所以,解决 CUDA 带来的困境,就成了摆在华为、摩尔线程等一系列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企业面前最深的一道坎儿。
但难的是,CUDA 它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商业问题。说白了,它跟安卓和 iOS 一样是个软件生态。所以芯片公司很难说服人工智能企业付出巨大的额外代价迁移到新的开发平台。
要么你就得便宜卖芯片,甚至是亏钱卖,用硬件去补贴软件。那结果很显然,没有超额的利润就不可能支撑顶尖科技的研发。所以你想一下华为搞鸿蒙有多难,就明白像 CUDA 这个坎儿有多么不容易。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DeepSeek 横空出世。它的成功证明了绕过 CUDA 直接进行 PTX 的编译,能够大幅提高模型的性能和速度。
而这在 AI 应用企业眼里,远比开发成本要重要得多。这相当于给了所有人一个抛弃 CUDA 的理由,并且把所有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重新拉回到了统一的起跑线上。
那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把 CUDA 这个号称天堑一样的护城河给填平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 DeepSeek 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对 AMD、华为的硬件生态提供支持。
那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在 PTX 上做开发,一旦想使用新的 GPU 就要重新做优化。但就连这个,DeepSeek 也已经做好了准备,R1 模型自己就可以为 DeepSeek 编写底层优化代码。
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评价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现在回头来看,说 DeepSeek 是国运级别的创新,那真的是一点也没有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