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受到晚期各种礼书中绘图的影响,认为“圭”一定要有上端的三角尖。古董界流行这样的观念,也导致充斥如图8这类仿古货。该件明显是一件明晚期作品,浮雕星辰、浮云托日、山岳、海浪,圆璧、螭虎、双凤,质地枯涩、作工粗糙。但皇帝却觉得颇相似于南宋龙大渊《古玉图谱》中的图像,而认定是件姬周时期的玉礼器:“瑑刻台斗山河形,似周镇圭而少铭,姬氏礼乐斯赞经”。
乾隆皇帝虽然笃信《周礼》,却有时对后世增添的各种说法认真考证,因而有了《圭瑁说》《搢圭说》二篇御制文的写成。
《圭瑁说》一文指出,从唐代贾公彦、元代马端临以降,释“瑁”是一种“辨伪工具”,天子用它核对臣子所执命圭是真还是赝,这完全是错误的说法。《搢圭说》一文则认为历代腰带松垮,祭祀时无法将圭插在腰带中。显然乾隆皇帝很重视他这两篇考证,特意制作墨绿玉大圭,分别刻上这两篇御制文。
笔者认为他对“瑁”的考证是对的,也可证明乾隆皇帝聪明理性。但他不应看到明代腰带很松垮,就怀疑历代正史《礼志》记录天子行礼“搢大圭、执镇圭”的记录,且评之为“然予总以为其事渉虚诬,未必实有也”。须知腰带上镶嵌玉带版的习俗,本是在北朝晚期至唐代从西亚、北亚传入的,当初这些骑马民族的腰带是束紧腰身的。[13]流传到明代时,确实常以20片玉带版为常制,因而在画像上常见腰带松垮状。乾隆皇帝在宫中看到明代玉带,以为古代玉带都是松垮。
图9 清中期 绿玉圭 高41.2厘米 刻字泥金《圭瑁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故93560)
图10 清中期 绿玉圭 高40.5厘米 刻字泥金《搢圭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故93561)
(摘转自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