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男篮在常规赛第二阶段引入了超级外援,“詹姆斯韦伯三世”,并被寄予厚望。他身高2米06、体重92公斤,三分投射精准、机动性强、团队配合意识突出。他加盟辽宁队后,共出战17场常规赛,场均8.8分4.7篮板,三分命中率35%。尤其在第三阶段其中六场比赛,他场均可得13分5.3篮板,三分命中率高达48.3%,一度成为了球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常规赛最后三轮,这位优秀的外援却一共只登场16分钟,直接跌出了轮换阵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本文将从五大关键点进行分析。

韦伯的定位是四号位球员,但对抗能力偏弱,防守端易被对手强壮内线针对,如上海队洛夫顿。
他与奥利弗、付豪等人搭配都收不到理想效果。只有韩德君坐镇五号位,同时锋线搭配张镇麟,能增强侧翼防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韦伯的优势。
不巧的是,3月23日辽宁与上海的比赛中,张镇麟和韩德君都遭遇了伤病,随后缺席了后面的比赛。这就间接的放大了韦伯防守端的护框短板,自然登场时间下降。

大外援奥利弗与韦伯同时登场时护框效果不佳,这就决定了两人不可同时使用。而直接最近六场比赛,奥利弗成功融入球队体系,场均高效轰下19.8分7.7篮板,进攻端与赵继伟的挡拆,起到了奇效。他与李晓旭的搭档,一攻一防,在攻防两端都有出色的统治力。正是由于奥利弗的亮眼表现,才使得存在竞争关系的韦伯无法登场。
3、防守端存在软肋在球迷的印象中,韦伯的防守能力非常出色,他能够凭借灵活的机动性,进行协防补位,抢断对手球权,帮助队友完成反击。
但高阶数据显示,韦伯在场时,辽宁队每百回合失分可达120.8分,而当他不在场时,球队百回合失分只有112分。这一数据反差说明,韦伯在防守端虽然偶有亮眼表现,但对抗能力差,还是影响了球队整体防守体系。尤其是在韩德君缺阵时,这一问题将被放大。
4、进攻特点单一韦伯的球风属于典型的欧洲团队型球员,擅长无球切入,外线能拉开空间投射以及策应助攻队友得分。
但CBA对外援的要求是,关键时刻要能接管比赛,要具备持球强解能力的大核打法。而韦伯的进攻手段却过于依赖团队配合,在辽宁队需要得分时,他的杀伤力明显不足。

韦伯加盟后,他超高的球商,使得很快就理解了杨杨鸣的战术安排,适配了辽宁的体系。尤其是与韩德君、张镇麟、赵继伟等本土核心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可能由于韦伯与球队体系适配性已得到验证,加上韩德君、张镇麟的突发伤病,杨鸣就趁机隐藏了韦伯,把他当做季后赛密码武器使用。

辽宁男篮整个赛季在外援寻找方面下了大功夫,尤其是在大外援的选择上,始终未能找到莫兰德替代品。从选择韦伯开始,辽宁管理层就是有意改变了用人思路,既然合适的大外援找不到,就不如寻找功能型外援,改变球队体系以及未来建队思路。或许韦伯在季后赛中,真的能给辽宁男篮带来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