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85年主政江西全力推动九江大桥建设

诗兰谈过去 2024-12-20 06:38:39

万绍芬,1930年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对教育极为重视,这使得她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童年的万绍芬聪慧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凭借优异的表现,她考入了国立中正大学。在大学期间,她接触到许多进步思想,这让她对革命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万绍芬逐渐参与到革命活动中。她协助当地军管会接管学校的工作,这一经历为她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笔。不久后,她进入八一革命大学学习,在这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里,万绍芬接受了更加系统的政治教育,并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毕业后,她加入了江西南昌市共青团组织,正式迈入革命工作的第一步。

万绍芬投身于共青团的建设事业,她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对任务始终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她积极组织青年活动,推动基层建设,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毅力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中央也因此对她进行重点培养,选送她进入中央党校深造。尽管深造后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她却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1957年,万绍芬主动申请到环境艰苦的西北地区工作,成为航空工业部国营514厂的一名职员。初到西北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技术要求,她遇到了重重困难。然而,她并没有退缩,而是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相关技术知识,与工厂的老员工深入交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工厂的生产效率因她的积极参与而显著提升。

在万绍芬的带领下,工厂发展迅速,她也被任命为生产组组长。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她对工厂的运行模式有了全面的理解。工厂在她的指导下,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让她的职业生涯受到了重大打击。在十年动荡中,她因受诬陷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

直到1970年,万绍芬才得以平反,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尽管经历了挫折,她并未气馁,而是迅速投入到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当时国内经济亟需重建,她被任命为第三机械工业部秦岭公司生产部组长,肩负起恢复工厂生产秩序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万绍芬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团队齐心协力,使工厂逐步恢复了生机。

1985年6月,万绍芬被任命为江西省委书记,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省委书记。这一任命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她是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万绍芬大力推动江西的改革开放,启动了一系列农村致富项目,促使江西的经济迅速增长。她主政期间,江西的财政收入稳步提高,GDP增速一度位列全国前茅。

在任期间,万绍芬还积极推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九江长江大桥的兴建是她的一项重大成就。为了推动大桥项目,她多次奔波于江西和北京之间,甚至在1986年特意拜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寻求中央支持。在她的努力下,大桥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万绍芬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她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作风,不畏权贵,也从不以权谋私。尽管长期忙于工作,她却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一生未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她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0 阅读:1